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垃圾分类 户户轮值 人人行动 全民参与

来源:海淀区文明办

时间:2021-12-08

  “这个纸盒子要和剩饭分开,果皮属于厨余垃圾。”这是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小营联合社区老党员王芝荣参与小区垃圾分类家庭轮值活动的工作场景。这天,她是小区家庭轮值的垃圾分类指导员。

  为持续推动社区垃圾分类工作,今年来,小营联合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鼓励社区的退休党员、在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辖区志愿者、物业公司工作人员等各方力量,凝心聚力,通过户户轮值、人人行动、全民参与,形成垃圾分类的“共治力”。

  8月,社区开启垃圾分类工作新模式——在退休党员、在职党员以及志愿者为主的家庭中,开展“家庭轮值1小时”活动,提升辖区居民垃圾分类的参与率、自主投放准确率,做好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

  为方便居民开展值守工作,社区自行设计值守预约小程序,制作每日值守表。社区工作人员按照就近安排的原则,结合工作日与休息日、垃圾投放的高峰时段与常规时段、投放垃圾数量等因素,将值守分为早7:00-8:00、8:00-9:00,晚6:00-7:00、7:00-8:00四个时段,做到科学配置值守人员,实现早晚高峰分时段轮值。

  10月,社区将悦秀路80号院、福美苑、华北电力大学家属院、信息大学清河校区南院4个小区列为试点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家庭轮值我先行”第一期活动,引导居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

  报名程序发出后,社区居民积极响应,踊跃报名。值守过程中,志愿者使用文明用语,对分类不正确的居民进行劝阻、指导正确分类,宣讲垃圾分类知识,同时保证桶站周围干净整洁,发现有桶站满冒等情况时及时通知物业。

  截至目前,社区已有50余人参与家庭轮值活动,100余人参与桶站值守工作。通过对分类和投放有错误的居民进行再宣传、再指导,帮助居民重新分类和正确投放,提升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和自主分类投放准确率。此外,社区不断完善垃圾分类户户值守机制,通过“看桶”“守桶”“护桶”,做好垃圾分类的宣传员、引导员、示范员、监督员。

  为鼓励居民参与桶站值守,社区制订并通过垃圾分类积分奖励办法。社区工作人员以一个月为一个周期,每人每次参与值守1小时记1积分,4个积分可兑换小礼品一份。社区在试点小区制作垃圾分类先锋榜,并张贴在每个单元楼的门口,用于公示楼内家庭参与桶前值守情况。

  开展积分兑换活动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积极性和荣誉感,又以一人带动一家、一家带动一楼、一楼带动一片的方式,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培养垃圾分类的行动自觉,形成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效果。

  接下来,社区将于年底开展垃圾分类“先锋个人”“先锋家庭”“先锋楼门”的奖励表彰活动,强化居民垃圾投放的自觉性,进一步深化垃圾分类桶站值守效果,恒心恒力做好做细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推进社区垃圾分类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王宇静)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