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房山区:脱下“战袍”,他们是谁?

来源:房山区文明办

时间:2022-05-19
  “大白”“小蓝”“红马甲” 是疫情期间人们对身着防护服、隔离服和志愿马甲等工作人员的昵称,因为他们的存在,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才有了安全的保障、有了充足的物资。有这样一群活跃在燕山地区向阳街道宏塔社区的“大白”“小蓝”“红马甲”,他们从各行各业奔赴而来,换上不同颜色的“战袍”,化身不讲条件、不计得失的战士,义无反顾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脱下“战袍”,他们的身份各不相同。
  脱下“战袍”他们是心系学生的人民教师
  
  “我们得赶紧走了,孩子们还在等着我们上网课呢……”下午两点多,刚刚结束志愿服务工作的李红利和吕保荭匆忙脱下“红马甲”,甚至连饭也来不及吃上一口,就即刻飞奔回家中为下午三点的线上教学做准备。
  
  李红利和吕保荭是向阳中学的教师,得知宏塔社区因解除健康宝弹窗需求激增需要紧急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他们主动要求报了名。走下三尺讲台,前往抗疫一线,他们毫不退缩,志愿工作虽然看似简单,但长时间在户外与大量居民不断沟通交流,引导居民有序排队、戴好口罩、扫码测温、保持2米线间隔,对体力和耐心都有不小的要求。中途休息时,他们连口水都来不及喝,就急忙打开工作群、班级群,立刻恢复自己教师的身份,和家长们沟通居家学习相关事宜,密切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情况。5个小时的志愿服务结束后,他们来不及多做休息,脱下“红马甲”,他们又变身成为心系学生的人民教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李红利和吕保荭把这次志愿实践当作特殊的“教学任务”。在课堂上,他们是在“言传”,社区抗疫一线,他们是在“身教”,相信学生们会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未来,一定有人接力。
  脱下“战袍”他是物业工作者
  
  “我家有车,我可以给你们当司机。”看到宏塔社区在职党员群中发布的“现急需一名会开车的在职党员来居委会支援”的消息后,中燕物业的穆晓峰第一时间联系了居委会,连具体工作任务是什么都顾不上问就主动报了名。
  来到居委会,穆晓峰得知部分居住在燕房路片区的高龄老人无法前往集中核酸检测点做核酸,需上门为他们采样。于是,穆晓峰开着自家的车载着医务人员和社区工作者前往燕房路社区为高龄老人逐一上门做核酸。
  结束服务,脱下隔离服,穆晓峰早已汗流浃背,但能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他依然感到十分满足。“采核酸这种专业的事情我不会做,当当司机也算是上一线做贡献了。”穆晓峰感慨道。
  此次疫情发生以来,作为一名物业工作者,穆晓峰驻守在社区战疫一线,全力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他时而化身维护秩序的“大白”,时而化身核酸采样的“司机”,时而又化身为居民答疑解惑的“接线员”,为守护好宏塔社区,默默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脱下“战袍”他们是企业职工
  
  “书记,我报名。”这是燕化公司的张利和姬联合在宏塔社区在职党员群中回复最多的一句话。无论是核酸检测时维护现场秩序、登记人员信息还是为居家隔离人员送快递、送物资,只要群里发布需要招募志愿者的信息,他们总是第一时间报名。
  “现在在我们社区已经没有张利和姬联合不会做的工作了。”这是宏塔社区副书记李杨金娜对两人的评价。在社区卡口,他们协助检查出入证、扫描健康宝;在核酸检测点,他们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提醒排队的居民戴好口罩、保持2米线距离;在居委会办公室,他们忙碌地接打电话,耐心地向居民解释防疫政策,叮嘱居民遵守各项规定;在社区里,他们推着手推车,将大包小包的生活物资和快递运送到居家隔离的居民家中……
  “都是街坊邻里,能帮上点忙挺开心的。”姬联合说。北京前几天气温较高,一天的志愿工作干下来,张利和姬联合穿在隔离服里边的衣服湿透了一次又一次,脸也被太阳晒得通红。张利却笑着说:“做志愿者就是一边为大伙儿服务,一边当锻炼身体了,心里很踏实,也不觉得累。”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他们的故事简单朴实并不耀眼,但却能带给人一种踏实的温暖。
  像这样默默守护宏塔社区的在职党员还有很多很多,有房山中医院的医生杨月芝,有在校大学生黄定江,有云智谷公司的袁聪聪、刘卫涛……接到“党员召集令”后,这些原本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第一时间亮出党员身份,成为守护大家生命健康安全的“守门员”“防疫员”“服务员”,他们用无声却铿锵的脚步,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铮铮誓言,用点点萤火汇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责任编辑:王博可)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