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石景山区承恩文化传习大讲堂展现“面人彭”的艺术人生

来源:石景山区创城办

时间:2018-07-09

 

  7月7日,由北京燕京八绝协会、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石景山区文化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燕京八绝承恩文化传习大讲堂”再度开讲。本次讲堂,特别邀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的北京市非遗传承人彭小平先生,讲述他的“面人艺术世界”。北京燕京八绝协会副秘书长杨宁主持讲堂。

  讲堂伊始,彭小平就以他朴实真诚的语言和诙谐幽默的表达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观众。他从小时候淘气精灵又独爱橡皮泥游戏的往事说起,建议所有的家长要注意从小引导孩子们的兴趣,“四岁孩子的大脑就已经发育了70%”。小时候让孩子们多动手、多动脑对孩子的一生发展都有意。

  接着,他又详解了面人的发展历史。面人又称“面塑”,自唐代就已出现,面人行业一般以三国时期诸葛亮作为鼻祖。今天的面人主要以面粉和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等九种成分共同构成。老北京面人有三大流派,写意传神的“面人汤”汤子博先生,炫彩极致的“面人郎”郎少安先生,细致入微的“面人曹”曹仪策先生。而彭小平正式曹仪策先生的再传弟子。

  彭小平1981年就成立了“彭记面人加工铺”,继而发展为“北京面人彭艺术厂”,可称得上是北京非遗传承人之中最早的下海经营者。经过不懈努力和不断创新,小小的面人被彭小平做出了大名堂,他还因经营有方获得了“全国先进个体劳动者”荣誉称号。

  如今57岁的彭小平在非遗领域算是正值盛年,因其在非遗传承中的突出贡献,彭小平多次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多件作品被选为国礼。如今彭小平已经有了1000多个徒弟,可称是桃李满天下。他教育徒弟“学艺先修身”、“做事先修心”,要坚定自信,充分挖掘自身技艺的独到优势,小面人也可以做出大文章!

 

  讲堂结束后,彭小平还与多名青少年进行交流互动,展演面人绝技,并让小观众亲自体验面人的“揉、捏、搓、捻、拧、挤、掐、拉”技法,从中体会匠心的不易。彭小平说:青少年是非遗传承的未来,一定要把我们民族的绝技传下去。

  石景山区青联主席吴智鹏、北京燕京八绝协会常务副会长柏群与多位石景山区青联委员,民盟北方工业大学支部成员和近百位传统文化爱好者参加了讲堂和技艺展演活动。

(责任编辑:张俊朋)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