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城区文明办
时间:2018-11-26《西花厅的故事》、《年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文学读本》《红墙颂》……围绕“廉”字,区文联近年来积极创作优秀文化作品,丰富表现形式,讲好廉洁故事,传播廉洁思想,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廉洁文化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文艺表现手段多种多样,且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区文联充分利用辖区丰富的文化资源,配合全区开展的各级各类专题教育,动员广大艺术家积极参与创作廉洁文化作品,用文艺精品传播廉洁文化,营造风清气正氛围。”区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明责任 讴歌廉洁新风尚
“正风反腐是时代主旋律,区文联作为党领导下的文艺团体,在讴歌廉洁风尚的精品创作上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广大艺术家们以文艺作品营造崇廉尚洁的社会氛围,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打造一批优秀廉洁文化作品,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和风细雨地开展廉洁教育与引导。”该负责人说。
著名书画家、文联副主席都本基先生为中央电视台《鉴史问廉》和《法律讲堂》栏目书写片头字。不仅配合了中央电视台的廉政和法制宣传,还充分展示了西城区作为文化大区的人才优势。
2014年,区文联在当年《西城文苑》第2期刊登了著名剧作家、文联顾问梁秉堃先生作品《叩问》,全面介绍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处理新中国第一反腐案刘青山、张子善严重贪污时的坚定决心,引发强烈反响,并先后在国家大剧院等全国各地巡回演出。2016年,为了配合"四风"教育,区文联又在当年《西城文苑》刊登梁秉堃先生《从哪里来》剧本,塑造了"李铁市长"体察民情、敢于作为的党的领导干部的好形象。2016年第4期《西城文苑》刊登的散文《韶山二章》,讲述了毛泽东同志与家乡亲友交往的故事,展示了一代伟人的无私风采,此文获第五届长征文艺奖。2017年第1期《西城文苑》还刊用了梁秉堃先生《西花厅故事》,讲述了周恩来同志廉洁奉公、严以律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形象,此剧本即将由中国铁路文工团话剧团排演。
“在用文艺精品营造廉洁文化声势、大力宣扬廉洁文化方面,区文联优势突出,载体平台也多。比如对于廉政先进典型,我们可以用文学、演出、图片、音频等多种形式,让他们走进社区、走上舞台、走进移动客户端,唱响时代主旋律,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该负责人说。
区文联充分利用《西城画苑》、机关办公地、区文化馆等阵地,开辟专栏,发表刊首文章,举办书法展、图片展,配合西城区各单位开展廉洁主题文化活动,受到了广泛好评。在《西城画苑》刊首语发表的《年味》一文中,区文联倡导大家回归传统,过轻松、愉快、廉洁的春节,此文发表后引起广大读者共鸣。在全区文化惠民、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中,区文联还组织邀请文艺专家进社区下基层,以戏曲、歌舞、相声、鼓曲、情景表演、小品、诗歌朗诵等节目,颂清风扬正气,多角度立体化地呈现新时代新担当新气象。
立制度 推进廉政教育常态化
区文联党组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明责任,立制度,深化作风建设,让廉政理念深入人心。
区文联党组坚持“三个纳入”、“三个常态化”,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全年工作计划,纳入日常管理中,纳入到文艺创作文艺活动当中,让廉政理念成为党员干部“必须达到的素养”,成为自觉行动。区文联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党员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责任清单,督促他们按照责任清单的要求认真履职尽责;组织机关干部集中学习《党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规党纪和区纪委区监委下发的《教训与反思》《以案为鉴 警钟长鸣》等警示教育材料,牢固树立“纪在法前”“纪比法严”的理念,提醒党员干部时刻用纪律之尺量己正身,切实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
为深化作风建设,从严教育和管理干部,区文联坚持推进党风廉政教育常态化,全年组织专题集中教育学习10余次,逢贯彻重大文件精神、逢推进重大工作开展,区文联都开展专题教育;逢重大节日以及经费开支,都将“七个严禁”发送到党员干部手机上,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按照党章要求,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区文联还坚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检查监督常态化,党组班子成员联系下属十个协会,积极参加协会活动,监督指导各项工作。
(责任编辑:刘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