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19-03-14近日,北京教育学院德育与班级管理研究中心张红教授在永乐店中学报告厅为全校教职员工作了题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做一个配享幸福的教育者》的报告,旨在帮助教师从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成为敬业育人、为人师表的教育者。整场报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张红教授就职于北京教育学院德育与班级管理研究中心,从事中小学德育、师德教育、课程与教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第一、二届班主任基本功展示活动设计者,名班主任工作室导师。发表了《重建有魅力的师德教育》、《课程改革与德育创新》、《教师的职业伦理精神与人格魅力》等文章,参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中师德案例研究》、《师德与教师职业生成》等教材与著作的编写。
整场讲座从教育爱、教育公正、教育良心三个层面向大家阐述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范畴。张教授认为,对教师本职工作的浓厚情感,“我于其中”的内心体验和区别于自然之爱的伦理之爱,是教育爱的重要内涵。通过教育爱,可以引导学生向善,保持冷静,觉察并处理好自我情绪,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
广义上的教育公正包括教育制度、教育立法司法、教育资源配置、受教育权等,狭义的教育公正特指以对学生的公正为本的教育活动,它有利于良好教育环境的形成、教师威信的提高、学习积极性的维护、道德成长的促进、社会公正的实现。真正的教育公正很难,只有尊重学生人格和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公正合理、严慈相济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处理学生的各类矛盾,才能做到。
教师是社会文明传承的重要参与者,教育者的良心对于全社会尤为重要。教育良心的形成有赖于社会状况、教师群体和教育对象的共同作用以及教师的自我修养。我们要秉持仁爱之心、责任之心、平等之心,担负起社会的重托。
张红主任在讲座中带领大家重温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不单单是一份纸质约束,也体现在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同事关系、教学工作、职业发展的方方面面。近年来,有关师生冲突的社会新闻屡屡引发民众热议,家校教育责任的明晰与分担近日也有相关文件出台,如何在教育的各个环节找到一种舒适的平衡,是我们大家的共同关切和努力方向。
作为一名教师,你是把教育当做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规范要求、还是当做出于职业责任、职业良心的一种活动,亦或是内在成就感、自我发展的目标实现,既关乎教师职业境界的层次,也关乎个人的职业幸福感和获得感。听完整场讲座,大家普遍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争做配享幸福的教育者。
(责任编辑: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