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沈爽:密云统一战线工作的先行者

来源:密云区文明办

时间:2019-09-05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统一战线工作一直是各时期党的重点工作之一。尤其是抗日战争期间,我党建立起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全民族合力,最终战胜了日本侵略者,夺取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党在密云的统战工作,始于1940年密云抗日根据地开辟时期,最早领导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是原平北丰滦密抗日联合县敌工部部长沈爽同志。

  沈爽,字子儒,吉林双城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他亲眼目睹国土沦丧,同胞蒙难,毅然放弃了公立学校教师的身份和安定的生活,弃笔从戎,化名白涤非,组建起了2000余人的抗日自卫军,被推举为司令,在双城县东西部地区开展抗日武装斗争,给刚建立的伪满洲国造成很大威胁。

  1940年7月,沈爽被调到以密云西部云蒙山为中心的丰滦密抗日联合县担任敌工部长。当时党组织是秘密的,中共丰滦密县委对外以抗日救国会的公开身份领导抗日斗争,也不设统战部,党的统战工作由县政府敌工部负主责。在战争形势下,统战工作的目的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投入抗日战争,争取民族解放,工作内容主要是广泛发动群众,团结争取地方爱国人士支持抗日,瓦解伪军和伪组织,发展抗日情报人员。

  丰滦密根据地建立之初,敌特汉奸活动猖獗,给抗日政权构成巨大威胁。沈爽在深入调查掌握证据的情况下,采取果断行动,连续在榆树湾、四合堂、大甸子等村镇压汉奸分子,摧毁多处日伪情报点,对汉奸特务产生了巨大的震慑。他不辞辛苦地走区串村,发展情报人员,建立秘密情报站,为根据地搭建起一张遍布各地的抗日情报网。

  为获取敌方情报和购买紧缺的军需物资,沈爽不惧危险,多次扮成教书先生,孤身进入密云县城。他认真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县城广泛接触伪县政府、伪新民会、伪商会、伪警备队的一些人,做教育争取工作。一些伪职人员和伪军被他的凛然正气、过人胆量和救国意志所折服,主动提供情报、帮助购买药品、布匹等军需物资,为沈爽进出县城提供掩护,有的还被发展成为秘密抗日情报员。

  沈爽重视瓦解伪军、伪组织工作,不放过任何机会,经常不顾个人安危进入伪军中,与一些良知未泯的伪军谈心交朋友。从日寇入侵谈到中国人民的苦难,从抗日救国谈到八路军的所作所为,从民族气节谈到怎样做才算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动之以真情,晓之以大义,劝说伪军弃暗投明。在沈爽的努力下 ,1941年7月,伪满程斌讨伐大队100余人携械投诚;8月,密云伪警备队张博中队70余人借跟随日军“扫荡”之机战场起义,加入八路军十团。

  为团结争取地方上层,沈爽依照“团结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抗日统战工作原则,代表抗日政府对上层分子做了大量工作,或登门拜访,或写信联络,有条件时还召开地方绅士座谈会。在他的争取下,许多地方上层人士支持并参加到抗日斗争中,有的出钱出枪,有的提供情报,有的帮助购买物资,有的主动掩护抗日干部和八路军伤员,还有的送子女参加抗日工作。1941年丰滦密根据地成立民意咨询机构——县参议会,参议员中开明绅士占相当大比重。

  1941年11月,沈爽被任命为丰滦密抗日联合县县长,依然非常重视统战工作。这时期,日寇以“万人大扫荡”为开端,对丰滦密根据地疯狂实施烧光、杀光、抢光、片光(片光青苗)的“四光政策”,大搞“集家并村”,在南部山边挖“治安沟”,在长城以外建“人圈”,制造了方圆200余华里的丰滦密“无人区”,妄图彻底摧毁抗日根据地。在空前严酷的环境下,沈爽领导丰滦密抗日军民顽强坚持“无人区”抗日斗争,同时不忘教育争取那些产生动摇的地方上层分子,帮助他们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支持抗日,并给他们提供一定保护和帮助。

  1942年4月8日,沈爽带领县政府和十团团部一起隐蔽在黄花顶山下臭水坑,突遭1000余日伪军包围。沈爽与敌人战斗到只剩一颗子弹,宁死不当俘虏,饮弹自戕,英勇牺牲。战后,残忍的敌人将他的头颅割下,悬挂在大水峪日军据点示众。

  沈爽烈士,一位党的优秀干部,一位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践行者,开启了密云统战事业的先河。他为了党的事业,为了国家和人民挺身而出,攻坚克难,勇敢战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党的统战工作后继人,我们要继承先烈遗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于职守,努力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张东霞)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