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北京通州内外兼修 增强百姓获得感

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19-09-09

  通州区高度重视社会公益活动工作,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区残联、区志联、区慈善协会、区红十字会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动各街道乡镇,结合通州实际,合力构建社会公益体系。

  深入落实“四关爱”行动,积极开展了扶贫帮困、慈善捐助、支教助学、无偿献血、义演义诊、环境保护、植绿护绿等活动。打造了“金秋助学”“大病救助”“共产党员献爱心”等公益慈善项目,涌现出了关爱农民工就业服务“春风行动”、“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送大戏下基层演出”等一批具有通州特色的公益品牌,选树出通州“环保小达人”等典型榜样。

  志愿服务活动氛围日益浓厚

  志愿服务活动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提供服务的活动。

  近几年,通州区围绕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关爱他人,在全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区委宣传部、区志联、团区委、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区委政法委等单位广泛组织开展敬老助残、环境保护、文明交通、控烟环保、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各界纷纷响应,广大市民踊跃报名参加。

  “3·5学雷锋志愿服务月”“互联网+志愿家庭”“控烟进行时”“红绿灯文明引导”等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激发带动了全体市民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截至目前:通州区实名认证志愿者总数34.5万人,全区志愿服务总时长约4300余万小时,注册志愿者人均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长已达44小时。2016年,通州区获得6个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站、6个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岗、43个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和44个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岗。

  不断深化法治宣传教育

  通州区深入社区、村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七年来举办“司法大讲堂”、“12·4”国家宪法日等各类主题教育活动460场,法治讲座1150场、法治文艺演出78场。为村居民编印、发放各类法治宣传材料和折页、票夹、手提袋等宣传品10余种、20余万份。组织律师开展“法律服务村居行”活动,按照“一村一居一律师”开展“一对一”法律服务。在流动人口中开展“春风送暖、与法同行”“送法进工地”等大型法治宣传活动。设立法律服务工作站,为农民工维权提供法律援助631件。

  通州区加大媒体宣传力度,七年来在《通州时讯》上登载“我要对您说”普法专栏270期、在通州电视台播出《普法园地》专题栏目54期。通州区不断深化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为127所中小学统一配发了法治教材,聘任了154名法制校长。组织中小学专题法治讲座128次,编发各类培训材料10余种15万余册。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率约为三万分之一,法治教育普及率达100%。

  经过七年的法治宣传教育,通州区市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法治素养逐步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护法。无论您是从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以及街边站台上的公益广告上获取的法律常识,还是在与亲朋好友闲聊家长里短时运用到法律法规,都是参与了法治宣传活动,为通州依法治区、为建设我们的和谐家园做出了贡献。

  参加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大家平时的一点一滴行动其实都是在参加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比如:平时节水、节电、节约纸张,按垃圾分类要求处理垃圾、平时清理环境捡拾垃圾、避免使用一次性物品(筷子、塑料袋、打包盒)、参加绿色低碳出行(健步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行)、文明餐桌(餐后打包、避免浪费)、清理小广告、植树、公共场所不吸烟、低噪生活等等。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带动身边的居民投身环保事业,为通州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积极培育建设良好家庭、家教和家风

  家风家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最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是先辈留给后人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智慧结晶,是精神文明的具体化。注重家风建设,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氛围是传承好家风的基础,好的家风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中得以传承下来的。在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的同时,父母要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好的习惯,使好的家风得以传承。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讲话精神,根据中央文明办“以‘好家风好家训’为重点,大力加强家庭美德建设”“把家风家训作为民风建设的基础工程”的总体要求,区委宣传部会同区妇联等部门,通过开展一系列宣传实践活动,激发群众道德情感,建设优秀家庭文化,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加快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凝聚了强大正能量。

  家风家训传承活动自开展以来,受到了群众的支持与欢迎。久违的家训,宝贵的家风,以新的面貌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以新的使命重归百姓家庭。

  (责任编辑:甄珍)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