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朝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现代文学馆——展文学“百花”扬爱国情怀

来源:朝阳区文明办

时间:2019-12-03

  坐落于朝阳区文学馆路的中国现代文学馆,是国家级公益类博物馆,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文学博物馆。近年来,中国现代文学馆在加强文学专业建设的基础上,着力强化公益职能建设,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广泛开展内涵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

  馆藏珍品达70余万件

  中国现代文学馆东临芍药居小区,南临对外经贸大学,占地46亩,建筑面积3万余平米,是一组园林式的现代建筑群。这里的建筑外观以红墙蓝瓦为主,墙外的百花浮雕,各显神韵,体现出百花齐放的意境。而馆内的玻璃壁画、主厅油画、园林雕像、石头馆徽等都有别致的安排,整个建筑布局构思巧妙,以其独特的文化韵味为朝阳增添了新的风景。

  走进馆内,犹如走进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艺术之林,从新民主主义时期到抗战时期,从解放时期到新中国成立……百年来中国重要的文学家一一得以展示。据悉,该馆共有藏品70余万件,其中书籍约40万册、报刊约17万件、手稿3万余件、照片约2.4万件、书信约3.4万封、字画约2千余幅、实物约1万件。

  近年来,在广大作家及其亲属的大力支持下,该馆馆藏品数量稳步增加。年均征集和接受捐赠的馆藏品1.3万余件,其中有胡可、高平、苏杭、郑公盾、潘际炯、吴伯箫等作家及亲属捐赠著作、书信、手稿、照片、书房家具和历史文献。

  馆藏品数字化率也在不断提高。近年来,该馆每年加工完成近30万余幅图像采集和近5万余条标引著录,每年对外向作家亲属及读者提供数字化成果1万多页,较好地为广大观众提供了服务。

  精致展览传正能量

  中国现代文学馆以丰富多样的展览而著称。“中国现当代文学展”是在该馆一期展览的基础上,经过三年多的修改、调整、充实、提高而精心制作的。展览时间跨度从19世纪末一直延伸到新世纪,通过七大主题展区,全面、生动、立体地展示了百年中国文学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以实证的方式呈现和还原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百花齐放”的辉煌成就。

  记者在现场看到,“中国现当代文学展”的展览规模大,史料丰富珍贵,创意也新颖,不仅有数百位作家的手稿和初版本图书、图片,还有北大红楼、鲁迅的老虎尾巴书房、郭沫若和茅盾书房、左联成立会议室等场景的还原复制,令人印象深刻。而影视、多媒体以及高科技展陈手段的大量运用,更是使静态的展览具有了动感和声、光、电相融合的艺术效果,极大地增强了展览的吸引力与震撼力。

  独树一帜的丰富展陈让文学馆广受欢迎。据悉,该展每年接待300余个中小学生、大学生及党团组织团体参观,向广大公众传播了正确文学史观、传递了文学正能量。

  主题教育丰富有特色

  近年来,中国现代文学馆围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不仅策划了多场大型展览活动,还积极整合科研院所、部队、学校等资源,举办研讨交流、参观等共建活动。

  2016年,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国现代文学馆主办了“红军不怕远征难——文学中的长征”专题展览,全景式地展现长征这一重大文学题材的生命力。2018年,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展览,特别是“回望手写时代——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80年代手稿展”受到了市民的热烈欢迎。展览在广州举办巡展后,广州兴起了“手稿热”。今年9月,该馆还举办了“初心与手迹——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红色经典手稿大展”,以一部部呈现着英雄风骨和革命精神的红色经典向新中国的生日献礼……

  中国现代文学馆积极推进社会公益服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坚持开展文学公益讲座服务。近年来,每两周举办一次的“文学馆义务讲座”邀请知名作家、学者、文化名人等对现当代文学作品、文学现象进行评析,内容涵盖面广,方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每年接待听众近1万人次,成为北京地区乃至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平台之一。

  “我们还与街道、社区、学校等单位开展共建共享活动,与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共建教学基地,为推广文学阅读打造新空间。”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李荣飞介绍,为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文学馆不仅制定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办法,每年开展优秀展览、优质服务、优美环境、创文明窗口的“三优一创”活动,还努力推动博物馆志愿者服务工作,聘请志愿讲解员。“我们招募的志愿者基本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人员,是一支具有高学历、高素质、高知识水平的专家级志愿者团队,这也是我馆弘扬爱国主义的优势和特色。”

(责任编辑:吴思)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