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20-02-17通州在职党员回社区,阻击疫情坚守一线在这场疫情防控战"疫"中,中仓街道办事处共有百余名在职党员回到社区,实行全天"四班倒"不间断值守--对进出小区人员进行身份校验、询问来路、登记建档、劝导叮嘱等工作。
他们把投身社区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战场,共筑疫情防控"红色堤坝"。
疫情防控工作启动后,中仓街道组织各社区充分利用"双报到双积分"平台和微信群,呼吁、号召广大在职党员利用业余时间协助社区工作,得到了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共有百余名党员主动加入到一线值守中来,充实了基层防控力量。
在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各社区防控点设置党员先锋岗,集聚党员力量、树立党员形象,为辖区居民生命健康筑起一道道安全屏障。
亮身份,冲在前
水月院甲2号院和新华东街274号院,都是四员厅社区的老旧无物业小区。为确保封闭式管理落实到位,社区安排了全天候不间断值守,但因人员紧缺,午间、晚间时段较难安排。
住在水月院甲2号的在职党员张兵是区委组织部的工勤人员,也是一位有着22年党龄的老党员,除本职工作外,他主动要求每天在中午值守,连日来从未间断。
同样默默奉献的还有四员厅社区的在职党员陶立华,虽然近期一直居住在朝阳区,离通州路途较远,但他还是踊跃报名参加社区防控工作,他每天坚持往返朝阳、通州,主动承担了新华东街274号楼午间的值守任务。
新时代,新党员
作为一名"80后",东里社区在职党员赵海松是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供电分公司群众工作部的一名干事,也是社区在职党员中的"活跃分子"。
他经常利用自己在电路维修、计算机管理、音响操控及活动主持等方面的特长协助社区开展活动,围绕社区建设建言献策,为社区和谐发展献智出力。
虽然家里有80多岁的奶奶和刚6个月大的孩子需要照顾,但赵海松仍义无反顾地"参战"。
天气寒冷,别说几个小时,就是站一会儿,双脚都会冻得有些发麻。为了站好岗,他特意换上了厚厚的棉鞋和棉袄,"先把自己武装起来,才能更好地保护居民健康。"赵海松笑着说。
哨声响,人到岗
"您好,您是住在这个小区吗?您从哪儿回来?"
在白将军社区北小园小区出入口,一位佩戴口罩的志愿者手持体温枪,和安保人员一起细致排查往来人员和车辆,扛起疫情防控"守门员"的重任。
她就是南关小学的数学老师夏建萍,也是白将军社区的一名在职党员。
疫情防控工作启动后,根据教育系统的部署,夏建萍每天要定时摸排班级学生和家长的基本情况报送给学校。而在接到社区的"哨声"后,夏建萍第一时间报了名。
学校延期开学,但工作不能放松
为了让学生们在假期里"离校不离课、放假不停学",夏建萍每天都要筹划录制"微信课堂",为学生在线答疑。即便这样,她仍坚持每天按时到岗,完成社区布置的各项任务。
"能为疫情防控做一些事情,为学生们守护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疫情面前,众多党员干部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广大在职党员们自发投身社区,24小时轮岗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
(责任编辑:姚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