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石景山区创城办
时间:2020-02-17书写战“疫”记忆
我叫徐慕涵,是一名新入职的法官助理。疫情来势汹汹,我们刑庭的日常工作严肃开展。这个特殊时期里,发生在身边的一些小事,总能让我觉得格外温暖。
一我来给你们当司机!
刑事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我们依法应将犯罪人的执行手续送至看守所,但是受疫情影响,怎么去成了摆在刑庭干警面前的第一个问题。为了保障干警的人身健康安全,更重要的是为了避免因疫情而超期羁押的情况,庭长李婧同志二话不说给我们当起了“司机”。
这两周时间里,李婧庭长驾车带着我们行驶在这条因疫情而冷清了许多的路上,一趟又一趟地送我们从院里到看守所送达。
相较往日,这个普通的程序复杂了许多,门口测量体温登记信息,用工作证换取一张门禁卡,看守所外拉起了长长警戒线,送达的地点也是从看守所内移到了律师会见室,亲历了层层建起的防疫城墙,我们坚信必将打赢这场攻坚战“疫”。
二我是年轻党员,我去!
这几日刑庭的微信群里很是热闹,“昌昌,你赶紧准备个护目镜带上啊!”“昌昌,这两天下雪了,你一定多穿点别感冒了。”诸如此类的话语都是大家对刘昌昌法官的担心。
年轻法官刘昌昌作为刑庭被抽调去社区支援的共产党员,从一名法官摇身一变成为社区防疫人员。他要克服的不仅是这个冬天的冰雪与寒冷,更是一个普通人对疫情的未知与恐惧。但是他说:“我是共产党员,年轻力壮,我要去!”异地返京人员登记、出入社区人员体温测量、社区公共区域消毒、开展防疫宣传甚至是清扫积雪,这些天他做了太多事。没有接替人员,没有休息日,在大家都蜗居“家里面”躲避病毒时,他坚守在“家外面”站好属于自己的一班岗。
三隔离病毒不隔绝爱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些人冒雪前行,以口罩为盔甲,迎难而上,依旧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轻轻推开202和204的房门,就能看见路琳艳法官和牟芳菲法官带着口罩翻阅卷宗的身影,未结的案子是她们难以放下的牵挂。
李婧庭长指导大家将办公电话呼叫转移到手机,生怕因为疫情的原因漏接当事人电话,她说:“不能让群众因联系不到我们而着急,疫情可不能造成舆情啊”。
未成年审判团队的杨洁法官和书记员王境乐充分利用移动办公软件,详细耐心地开展在线调解工作,他们将工作带回家中,微信群也是他们的办公室,十四天的居家隔离,他们在客厅开辟出一间“法庭”。
这不,刘畅又把一大桶酒精提到了院里,她说酒精可是现在的稀缺资源,好不容易买到了总想着赶紧分给我们用。
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总能发现身边的这些小感动,隔离病毒不隔绝爱,是这场战役最有温度的口号。
(责任编辑:甄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