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通州区于家务乡:战“疫”路上,我们同行

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20-02-18

  王各庄村村委李绍香是一名妇联主任,自疫情发生以来,她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全力以赴共筑疫情防线,努力确保村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近日王各庄村召开“两委”联席会,党支部书记李荣先传达了上级关于排查村内武汉返京人员情况通知,并组织两委班子成员认真梳理村内人员情况。作为妇联主任她熟悉村内的各类人员情况,想到一户村民家中有在武汉上大学的学生,她第一时间与这户村民进行联系并确认该户中有武汉返京人员一名,立即上报,并对该户村民一家三口采取了居家隔离观察,并签订承诺书,开展为期15天的体温监测。

  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李绍香火速行动,积极响应上级决策部署,第一时间做好妇女姐妹和家庭的宣传引导工作,通过张贴海报、打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帮助大家正确认识疫情,传播科学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知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引导广大妇女姐妹和家庭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

  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村内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她每日都要给上岗的工作人员测量体温。从大年三十至今,李绍香始终冲在防控一线,虽放弃了陪伴家人的时光,却体现了责任与担当,用实际行动将一个个“小家”的团聚变为了“大家”的团结。

  “疫情快些过去吧,我想带孩子出去玩玩,晒晒外面的太阳。”

  刘新星,是富各庄村媳妇,也是富各庄村村官,来富各庄村已经有7年时间了,她有个4岁的儿子,还有一个8个月的女儿,可以算是人生赢家,用她的话说她现在已经完全在富各庄扎下了根。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来,本应在家陪伴孩子的她并没有休息,而是每天奔走在富各庄村,统计着流动人口数量、去向、何时回京等信息。

  在疫情还没有完全扩大的时候,刘新星就做了一份封村方案备用,但没想到第二天就用上了,领导召集村委会后勤人员14人,分成6组对村南口24小时值守。刘新星为后勤力量,制作车辆出入登记表、人员登记表,每天报送村内信息,去乡政府领取物资,修理电子体温计,为值班人员发放口罩、消毒液,这些虽然都是些小事,但也占满她每天的时间。回到家里,她是家里的一员,管理着这个小家。

  公公脑血栓,行动不是很方便,婆婆在家带两个孩子。“有时候真觉得愧对两个孩子,我的大部分时间都放在村委会工作上,没有时间带老大出去玩,不能更多的时间照顾老二,但是为了村中百姓,我随叫随到,积极工作。我很感谢家里人对我工作的支持,尤其我婆婆,让我可以不用担心家里的琐事,安心的工作。”刘新星说,“疫情快些过去吧,我想带孩子出去玩玩,晒晒外面的太阳。”

  “我是于家务的人,想尽微薄之力”

  “亲友们,出门别忘了戴口罩,家里没有的跟我说,送到村。”当得知此次疫情需要口罩防范时,南仪阁村现身热心大姐党女士,为乡亲们无偿发放口罩。

  提起口罩来源,还有一段渊源,党女士曾经经营过卫生材料厂,主要生产医用口罩、防护服、帽子等。2019年,为了打响“蓝天保卫战”,深明大义的她义无反顾地将自己家的生产工业大院进行了腾退。虽然腾退后不能生产口罩,但留有几万库存,当看到新闻上疫情迅速蔓延时,口罩又十分难买,便果断将自己厂房的库存拿出来,为乡亲们免费发放。

  “一开始知道口罩紧缺的时候,我就想起家里的厂子还有几万个库存,想着拿出来给乡亲们和一线工作人员用,得让大家有口罩戴。”

  当乡亲们得知党女士有多余口罩时,纷纷提出要购买她的口罩,但是她却拒绝收费,并将口罩送到村口,本村的、外村的,拿着口罩的乡亲们对她感激不尽。

  据了解,党女士陆陆续续为乡亲们送出六千多只口罩,为于家务乡政府和乡卫生院共捐赠了1.8万只口罩,也为友谊医院、酒仙桥医院等捐赠了部分口罩。

  “这是非常时期,我是于家务的人,我们曾经又是于家务乡的企业,我仅仅是尽了自己一点微薄之力。”

  这就是我们身边的巾帼英雄,她们主动请缨,投身一线,充分发挥“半边天”的作用,为战胜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她们放弃春节休假,在村口设置防控检测点,为每一位出入村民量体温,实时掌握村民的身体状况;她们放弃春节聚家团圆,在寒冬天气户外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和外出返乡人员情况摸排工作,而这样的她们还有很多……

(责任编辑:张东霞)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