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密云区文明办
时间:2020-04-01密云区疾控中心设有七个现场疫情处置组,每组成员六至七名。每24小时有一组主班和备班值守。主要负责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溯源、为高风险人群采样监测、对污染区消毒、督导复工复产企业、人群密集场所的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让我们一起看看密云疾控中心现场疫情处置组主班、备班小组成员某一个忙碌的昼与夜……
这一天,主班组长是王化勇,组员有王娅琼、满永振、霍强龙、宗立娟,项海龙、李军;备班组长是张颖,组员有陈永亮、郑钫华、金紫芯、张永成、宋亚明。
6:30,郭书荣、郑钫华,应急物资室
天刚蒙蒙亮,24小时随叫随到的物资管理员郭书荣和郑钫华开始忙碌起来。郭书荣逐一清点着出库物资。郑钫华紧锣密鼓的将34种现场处置用品分门别类的匹配到应急包、流调包和采样箱里。这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细心和一本清晰的“账目”。
7:30,楼道开始喧闹,陆续有队员开始领应急包,做着出发准备…….
8:00,张颖、金紫芯,康居南区、绿地北区、涧桥山小区
为美国、英国、匈牙利早期入京抵密居家隔离健康监测人员采集最后一次咽拭子。三个地点,意味着他们要穿、脱三次防护服,每次敲门要解释同样的来意,还要解答不同问题和咨询。面对觉得他们“小题大做”的夫妻和带着情绪的老人,张颖一如既往,总能融洽尴尬的氛围。老人信任张颖,把自己储备的几种口罩摊开来让他看,张颖向老人逐一讲解了口罩的区别与用途,结束任务返回单位时险些错过午饭。
8:05,项海龙、霍强龙,亚澜湾小区
为3位韩国入京抵密居家隔离健康监测人员采集最后一次咽拭子。同样的流程,积极的配合,使得此次采样极其顺利。这是他们连续忙碌十余天后第一次午饭前返回单位。
8:10,陈永亮、宋亚明、张永成,密云看守所
为40名出勤警察轮休隔离前采集咽拭子,例行健康状况监测。按规定进入现场,面对如此庞大的采样数量,三人有分工有合作,从编写试管号、登记,到采样、收样,整个过程配合默契、沉稳有序。
8:30,滕克强,云湖度假村
滕克强与密云区卫生监督所和朝阳区文旅委分别对云湖赏湖轩、华电高培(朝阳)集中健康监测点和雾灵山庄(朝阳备用点)的空调通风系统进行现场勘查。勘察的地点有东、有西,一天的奔波让滕克强疲惫不已。
8:40,张杰、李建超,复产复工现场
他们指导商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查看电梯扶手、卫生间等日常消毒情况;纠正防控措施不规范操作。期间不知说了多少重复的话,返回时唇干舌燥、声音沙哑。
9:00,杨育松、张继松,北京军客培训基地集中健康监测点
策划隔离人员入住通道;指导入住流程;规划隔离区、医务人员工作区、生活区以及医疗垃圾存放区;培训日常房间消毒事宜。就这样,每个监测点的启用和管理与他们的精心筹备环环相扣着。
11:50,王化勇、王娅琼、满永振,骏怡大酒店境外入京抵密集中健康监测点。
王化勇刚刚端起午饭,电话铃响起:“12点准备接驳。”没来得及吃饭的他和队员们带上物资包赶往现场,为马来西亚和英国入京抵密人员入住监测点前采集咽拭子以及运转车消毒。
14:00,王化勇、杨育松、张继松、耿利彬,区疾控中心四层会议室
对区政法委、检察院、交通局、组织部的新国展接驳专班人员进行培训。观看了个人防护流程演示视频,由耿利彬带领专班人员进行了现场实操,王化勇就这个过程强调了注意事项。
14:30,王化勇,瑞海姆(朝阳)健康监测备用点
培训还未结束,王化勇紧急 “转场”,赶往瑞海姆朝阳健康监测备用点,协助考察污水处理相关事宜。
20:30,王化勇、马淑荣、项海龙,骏怡大酒店境外入京抵密集中健康监测点
夜晚王化勇的电话铃再次响起,这次是为美国和英国入京抵密人员入住监测点前采集咽拭子。夜里穿脱防护服更细心,王化勇借着汽车灯光,习惯性的察看每个队员的防护。在寒冷和光线昏暗的情况下,采样、消毒、收集医疗垃圾,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24:00,王化勇、马淑荣、项海龙,骏怡大酒店境外入京抵密集中健康监测点
深夜,和衣而卧的王化勇,第三次接到任务,带领组员对马来西亚入京抵密人员入住隔离点前采集咽拭子、运转车消毒。返回时已经是凌晨2点多了,核对整理完相关工作信息,也到了与下组交接班的时间。
这样昼夜不间断的工作内容只是现场疫情处置组主、备班的日常,像这样在同一时间做着不同专业工作的,还有检验组、密切接触者管理组等七个组,甚至每个组员还要身兼多职。频繁的出现场、重复的操作以及管理庞大而繁杂的信息链,他们丝毫不敢懈怠。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疫情不退,我们干就是了”。
(责任编辑: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