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0-04-09草长莺飞,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植树时。4月4日,是第36个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日。近年来,每到义务植树日,东城区就有15万市民走出家门,植树栽花、认养树木、抚育林木、清理绿地,用实际行动为全区绿化美化、生态环境建设尽一份力。
如今,义务植树运动使市民的宜居环境明显提升,百姓“家门口的”绿色空间不断增多,市民开窗见绿、出门见景的美好愿望正逐步实现。据统计,仅去年,东城区全年完成绿化面积16万余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2.71%。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市民虽然不能走进大自然亲手栽种树苗,为美化家园出一份力,但是可以通过线上“云认养”,不出家门就能履行植树义务。市民还可以通过线上直播、线上绿色小课堂,“云游园”“云赏景”,了解养绿护绿知识,用眼睛感受春意盎然的美景。
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日的由来
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85年3月18日,北京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规定全市人民“义务植树日”的建议,把每年4月的第一个休息日确定为“首都义务植树日”。每年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日前后,上百万市民走出家门,植树种草、认养树木、清理绿地,成为北京春天最美的风景。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参加首都义务植树的市民已经超过1亿人次。义务植树运动已经从完成植树任务转变为首都市民的自觉行动,形成了“植绿、爱绿、护绿”的生态文明新风尚。
皇城根遗址公园启动“云认养”
4月7日,皇城根遗址公园一年一度的树木认养活动正式启动。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公园首次将认养活动搬到了线上,并新增200棵“认养树”,为想要拥有“专属树”的市民提供了更多机会。
据了解,皇城根遗址公园共有1001棵“认养树”,这些“认养树”中有垂柳、国槐、紫薇、银杏、玉兰等多个品种,认养人可随意选择想要认养的树木品种。
此次“云”认养活动,认养人可登陆“认养树”微信公众号,进入皇城根遗址公园认养树分布图,选择想要认养的树木品种,交付一定的认养费后即可完成认养。认养人不仅可以为认养树填写认养寄语,还可以线上随时查看认养树的养护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线上的“来看我”功能,认养人便可导航到认养树的位置,和认养树来一次线下见面,帮助树木施肥、除草、松土等,助力认养树更好地成长。
此前已经认养树木的认养人,期满后可以在线上续签,继续认养树木。认养者可以以个人、企业或单位的名义。认养树木、绿地的后期养护工作全部由专业的养护工人负责。
此外,凡认养皇城根遗址公园树木者,将获得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颁发的《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尽责证书》电子证书。连续三年包括(2020年)认养皇城根遗址公园的认养者将获得由北京绿化基金会颁发的“绿化之星”荣誉徽章和荣誉证书。
据悉,自2017年以来,在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北京绿化基金会的支持下,东城区景山街道与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等单位坚持在皇城根遗址公园开展的“以废换绿树木认养”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认建认养、抚育劳动等多种义务植树尽责形式,也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肯定和支持。
乐享自然活动线上开课
探索龙潭公园里种子生长的奥秘、在龙潭西湖公园设计搭建园林微缩景观、了解永定门公园中“小鱼儿”生活的生态系统……近日,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乐享自然,快乐成长”主题活动正在东城区各公园逐步展开。与以往走进公园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不同,今年的主题活动将以线上课程的形式与孩子们见面。
3月28日,柳荫公园“云课堂”正式开课。柳荫公园中共有26个品种的千余株柳树,是东城区柳树品种最多的公园。“云课堂”的第一讲,便是带领孩子们走进“柳文化”绿色小课堂。
资深自然爱好者,超过5年博物讲师,服务过数千场博物活动的吴迪老师,通过40余分钟的网络直播课程,带领孩子们了解了柳树的基本特点、种子的特点,以及昆虫与柳树的关系等。
据了解,柳荫公园开展的“云课堂”活动是东城区“乐享自然,快乐成长”主题活动之一。
自2015年起,东城区园林绿化局组织区属公园开展“乐享自然,快乐成长”主题活动,在花间、树下、湖畔,开设“公园里的自然课堂”。山林湖草变身教室,花草树木替代课本,大自然成为老师,让孩子们在在鸟叫蛙鸣中,触摸自然、体验自然、欣赏自然、理解自然。
如今,东城区8个区属公园和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都加入到了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行列,5年来举办活动近500场,参与人次超过4万。
目前,第十届柳文化节“云赏柳”系列活动已经开幕。本届文化节将开展汉服文化科普、柳文化科普展、爱鸟周观鸟讲座、经典古诗词集选、“像柳树一样顽强”金蜗牛关爱画展等活动,活动将通过视频、图片、线上课程等多种形式呈现,邀请市民一起“云赏柳”,了解源远流长的柳文化。
东城园林人在观察点种下百株苗木
4月2日,由东城区园林绿化局主责的中石化技术培训中心医学观察点(以下简称“中石化观察点”)临时党支部组织部分党员、团员,和中石化技术培训中心的职工们一起开展植树活动,共同栽植了几百株苗木。
当天,大家分组协作,去除土球包装、翻除土内石块、修坑、放苗、填坑、做树堰、扶直,在中石化观察点院内栽植了柿子树、西府海棠、桃树、紫藤等几百株苗木。
经过一下午的劳作,不仅让荒芜的土地变得勃勃生机,党员、团员和职工们也建立了友谊。
一位来自东城区园林绿化局的党员表示:“往年,我们东城园林人都会在区属的公园里、绿地内、工地上植树护绿。今年,我们坚守在雁栖湖畔的入境进京人员观察点,无法参加区内的植树活动,但是,我们依然在这里履行着植树义务。我们希望种下一棵树,带来春的希望。相信疫情很快就过去,正如雁栖湖畔的‘春天’,虽会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
小巷管家团采购花种“妆点家园”
近日,随着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日的到来,龙潭街道光明社区“明院花香”小巷管家团开展了“社区植树日”活动,团员们齐心协力种下自己购买的花种“妆点家园”。
3月28日下午,“明院花香”小巷管家团的12名队员齐聚光明楼35号楼前。小巷管家团团长宋雅军拿出自己出资购买的紫丁香、爬蔓月季、蔷薇、桂花、玫瑰等20余株木本植物和8种草本花籽,分门别类地分发给队员们。
队员们首先将花池子中的枯枝烂叶清理干净,随后对裸露花池子进行补种,将一株一株紫丁香种下。队员们还将种植地点不适宜的黄杨移栽到了阴凉处,将喜阳的爬蔓月季、蔷薇等种在了阳光充足的花池里。待全部种植完毕后,队员们给植物浇了充足的水。
近2个小时的种植劳动,队员们双手沾满了泥土,额头也冒出了汗珠,但他们却摆摆手笑着说“不累”。小巷管家团团长宋雅军告诉记者:“队员们都说,我们播种下的是希望。我们相约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护绿行动,用双手美化社区。相信在大家辛勤地呵护下,花草树木一定能茁壮成长。”
(责任编辑: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