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房山区:支部书记冲锋在前 疫情防控很硬核

来源:房山区文明办

时间:2020-04-14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房山区长阳镇军留庄村党支部书记刘春喜带领着全体工作人员采取一系列有力、有序的防控措施,在“家门口”筑起一座牢固的疫情防控战斗堡垒。

 

  军留庄村属于回迁小区,共有400多户,1500余人,外来租户150户。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共分为回迁小区、周转房两个区域管理,由于两个片区距离较远管理起来具有一定难度。

  为此,刘春喜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军留庄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刘春喜任组长,镇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物业工作人员、社区民警、社区医务人员为领导小组成员。

  疫情发生以来,刘春喜带领大家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工作,通过“一封信”、悬挂标语、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将疫情防治核心信息传达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

  同时,安排人员昼夜在小区检查岗和周转房检查岗上,落实人员信息登记、居家观察人员服务、出入证管理措施等,严防死守,坚决把疫情堵在小区外。

  “配合检查并不是一件难事,也耽误不了几分钟的时间。但刚开始的时候,仍然有不少村民在遇到检查时不理解,甚至强硬反抗。”刘春喜说,现在进出小区做体温检测、信息核实成为了每位村民想出门必须要经历的事情,但疫情防控工作初期,工作起来还是会遇到一些阻力,一线人员会有无奈和心酸。

  记得某次,村里一个租户在进入小区时拒绝检测体温、登记个人信息,被工作人员拦下。该租户因无法进入小区便嚷嚷着要报警,态度恶劣,表示过年没回家,一直在村里,不需要测量体温和登记信息。

  碰到这种情况,刘春喜和一线人员对其进行耐心劝解。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劝说,该租户认真反思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并向工作人员道歉。

  一线人员的耐心,换来的是村民们的理解和支持,大家自发为一线工作人员送来热姜汤水,饭菜、口罩、消毒液等物品,纷纷加入到疫情防控的行列。

  除了要做好回迁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周转房也不能含糊。居住在周转房的53户村民以租户为主,因为这里地理环境特殊,为了防止人员流动和安全起见,刘春喜在周转房的周围临时修建起了围栏,严格执行封闭式管理,并安排专人对小区各个死角进行每日消毒消杀,尤其是对地沟、垃圾桶、厕所等重点部位和卫生死角进行重点清洁和消毒。

 

  由于周转房检查岗执勤的工作人员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对于手机扫码登记“京心相助”这一套流程不是很熟练。刘春喜在布置好回迁小区的工作外就经常盯在这里,就连设置临时围挡每天都要检查上几遍才放心。

 

  镇包村工作组工作人员更是从小区抽调到周转房进行全天候坚守落实防控工作,并抽空教执勤的阿姨、大爷怎么通过手机扫码。“我现在都会用微信购物了……”执勤的阿姨说到此事打趣地说道。

  刘书记更是筹划着,借助这次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将周转房这片区域进行常态化封闭式管理和环境提升。

  “一线工作人员真是尽职尽责,老百姓想什么盼什么,他们都知道。”很多村民表示,管控虽然阻隔了病毒,却没有阻隔住互帮互助的邻里情。 

  刘春喜作为村里的“大管家”,切实扛起了疫情防控的大旗,除了每天都雷打不动地巡查,叮嘱值守人员不要疏忽大意外,还打起了“天眼”的主意。

  依托分布在辖区主干道、出入口等重点区域的60多个防控监控摄像头,刘春喜安排专人轮流查看电子监控屏,每天24小时实时监控往来人员,将“天眼”和小区防疫相结合,充分发挥了科技助力疫情防控的作用,让疫情防控工作更精准、更科学、更高效。

  同时,工作人员之间配备双向语音对讲机,发现问题及时远程喊话对接。这种“里应外合”的实时沟通模式,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更织密了疫情防控网。

  在持续几个月的奋战中,刘春喜一天到晚忙个不停,也正是他这种“遇到问题勇当排头兵,永远冲锋在防控第一线”的工作状态,让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进。

(责任编辑:张东霞)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