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房山区文明办
时间:2020-04-23
每当以平价购买到紧缺防护物资时,每当看到超市里又补充上新鲜果蔬时,是否想到这背后有一群人在争分夺秒、日夜奔忙,他们就是默默奋战在物资保障战线上的幕后英雄,一群与时间赛跑的“搬运工”!
面对防控物资的紧缺,房山区领导焦急、街乡着急、老百姓着急,作为保供定点单位的企业更急!
“作为房山本土企业,关键时刻必须与房山人民紧紧站在一起,全力以赴共克时艰!”这是房山区的宏联和华冠两家企业经营者作出的坚定表态。
大年三十下午,宏联公司取消了放假安排,要求各班组长、全体业务人员立即上岗备货,公司所有员工正月初一上班。几乎同时,华冠超市宣布全员停休、全部上岗。虽然忙了一年的员工都在准备“回家过年”,一些家在外地的员工已经回到老家,但是他们接到通知后,不约而同地做出了共同的选择——告别家人,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工作岗位上,从假日模式迅速切换成抗“疫”状态。
两家企业的负责人带着业务员四处打听寻找口罩货源,房山区领导也亲自打电话协调联系。生产厂家和供货商尽管都很难,但被他们的诚意所打动,从“牙缝里”一点点往外挤,这个地方找1万,那个地方找8千,只要有货,哪儿都不嫌远,立马派车过去,谁也没有丝毫迟疑,他们深知这一个个口罩对医护人员、对百姓有多么重要。
为了找到消毒液,宏联公司联系到一家与公司合作多年的消毒液生产企业,但产品还在大罐里,也没有包装桶,宏联公司经理助理刘赛急中生智,一边请求企业抓紧安排工人,一边四处联系寻找灌装桶,大年三十连夜出发,赴唐山装上8000多只十升灌装桶,就紧急赶往厂家,终于在大年初一下午,运回80吨消毒液。
而华冠公司超市事业部总经理谢友全也是拼了,他组织人员星夜奔赴石家庄工厂排队购买消毒液,然而这一路却充满了艰辛,先是通过了层层检查,接着是漫长的等待和不停地交涉,累了就在驾驶室躺一会儿,饿了连吃饭地方都没有,只能熬到天亮让厂子帮助找点吃的,经过3天2夜的督厂生产和长途运输,70吨消毒液终于安全上架。
很快,订购远红外体温计的单位陡然增多,宏联公司领导、业务人员上网查找、电话联系,种种手段齐上,终于找到了广东一家生产“信尔康”牌体温计的厂家,当即下订单500只,当天飞机托运,下午配送到达,及时满足了需求。
这段时间,两家企业的员工们不知道在高速公路上来回奔波了多少次,披星戴月、风餐露宿、迎风斗雪,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早一点,再早一点,别让群众因为买不到防疫物资而着急。这段时间,7家区内重点连锁商超,累计销售口罩413万余件,消毒液近30万瓶(桶)。
为了让不便外出的居民吃上新鲜菜,华冠超市的蔬菜直通车出现在各个社区,同时开通网上订菜,送货到社区服务,现在已有60多家社区受益。“这回可好了,买菜不用着急了。”“这真是个好事,大家既能买到蔬菜,还避免了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社区居民纷纷点赞!
了解到一些菜农因疫情防控出村难、卖菜难,华冠公司又迅速与房山区农业农村局取得联系,并发布农超对接信息,大量收购蔬菜。截至目前,已累计收购农副产品上百吨。“幸亏有华冠,不然这近半年的心血就要跟这菜一起烂在地里了!”菜农握着钱感激地说道。
两家企业不但竭尽全力保证供应,“不涨价”也是他们共同的承诺。一次性外科口罩的市场价格已经到了每只4到5元钱,宏联公司却仍然每只2.4元。有的客户不理解:我们从别处买的口罩比你们贵多了,你们是傻呀,还是口罩质量有问题?员工们也想不通:我们辛辛苦苦把这么紧俏的商品搞到手,为什么就不能多挣点?董事长张志宏的话语重心长:“宏联公司从98年成立到现在22年了,一个民营企业能够发展到今天,靠的是什么?是党的好政策,是全区父老乡亲的关照支持,我们不能忘恩,大难面前,更是感恩报效的时候,我们要做良心企业。”
房山企业为房山,同一方水土、同一个根脉、同一种冷暖,争分夺秒、稳价保供,是企业心系消费者的社会责任。
(责任编辑: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