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0-05-06我们是第二次来社区参加一线疫情防控工作,距首次下沉已有50多天。记得当时是初春二月,天气乍暖还凉。为贯彻中央、市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把科学防控的重点放在社区一线,市侨联组织党员下沉社区,与社区干部并肩作战,共克时艰,共同做好社区的疫情防控,啃下社区防控这块“硬骨头”。
我们所在的玉桃园社区,辖区内有9个小区,面积0.2146平方公里,居民2000多户、6000余人。社区设7个卡点,14名干部24小时严防死守。工作人员对128名(累积403名)返京居家观察人员进行登记、跟踪、访视。由于情况的不断变化,还要持续排查社区楼宇、大小门店、出租房屋等各类单位、居所情况。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十分突出,社区干部的压力可想而知。
市侨联干部在岗上
社区虽是老小区,但干净整洁,环境优美,更让人意外的是,接待我们的社区周书记竟是一位三十来岁的年轻女同志。文静、瘦弱的她,担如此重担,行吗?我们带着疑问开始值守工作。
随着时间推移和工作交往,周书记对工作严肃认真的态度,对社区居民火一样的热情,不完成任务绝不罢休的精神,让我们彻底打消了疑问,改变了看法。“请您配合我们工作”“请您量一下体温”“请您登记一下信息”“请戴好口罩,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您今天身体怎样,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这些是周书记每天说得最多的几句话。检查卡点执勤、入户排查、宣传防控知识、帮扶困难群众、追踪记录居家观察人员情况,是她每天的主要工作。在一次聊家常时,我得知疫情期间,社区干部没有固定的休息日,而且每晚要10点才能下班。周书记已有近一个月没休息,孩子、家务都指望不上她。
只听说基层干部辛苦,没想到这么辛苦。尽管他们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但仍有人不理解、不配合。通过接触我们发现周书记心态特别好,工作讲原则,严格按照防控流程,遇事不急不躁且心平气和。同时,她还特别讲究人文关怀,注重沟通疏导。
社区党委书记周冠南在工作
与此相反,社区陈主任是个50来岁沉稳、干练的男同志。我们负责的小区,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房屋、设施老旧,人口密集且成分复杂,管理难度大。他来社区对回京人员入户登记信息,我们在风中初次相见。陈主任首先感谢下沉干部对社区工作的帮助,同时提醒我们一定加强自身防护,有什么困难及时提出来,别见外。让我们觉得亦兄亦长、亦师亦友。进了小区,陈主任如同回家,张家长、李家短,对所辖居民情况了如指掌。进出小区的居民见了主任如同亲人,给个水果、递根烟,“喝口水吧、坐这儿歇会。”居民亲切地与他打着招呼。虽然疫情期间彼此保持着距离,但心是近的。登记完信息从小区出来,正遇见两位老人从外边回来,陈主任关切地问:“这么冷的天儿,您老干吗去了?有什么事您老给我打电话,我帮您办。”临走时,他又把小区门口的快递架整理好,“不摆好了,到时东西多就不好找了。”陈主任自言自语地说。我们目送消失在风中的陈主任,默默地为他祝福。
管片主任陈东铭在工作中
初到社区时,居民对管控措施多是被动而为,需要经常提醒。有的居民感到无助、迷茫,不知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社区干部还要耐心地疏导、平抚情绪,无形中给工作平添了几分困难。置身社区,我能感受到社区防控工作深入人心,措施日趋完善,防控能力有效提升。社区所在的西城区,也连续60天无疫情出现。百姓露出久违的笑容,也理解了社区干部的工作,接受检查时也能自觉配合。
正是有千万个工作有力度、服务有温度的社区干部,用真情付出,拉近了党员与群众的距离,筑牢了抗击疫情的人民防线,使社区居民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了主心骨和贴心人。
居民为陈东铭同志送来锦旗
两次下沉社区,同样的工作,有着不同的感受。我们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靠什么?靠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靠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靠亿万群众与我们党同心同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靠我们社区的党员干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人民防线。他们就像一面旗帜,自觉而为、主动向前,担负起使命和责任,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正像侨联党组对下沉干部要求的那样,我们要向社区干部学习,学习他们的好思想、好作风。疫情终将过去,下沉工作也会告一段落,但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思想不能丢、工作不能停。要把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发扬下去,把社区干部的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精神带回来,改进我们的工作,用我们爱心、耐心、细心和真心,做好为侨服务,成为侨界群众的贴心人。
玉桃园社区工作人员缩影
玉桃园不仅环境美,这里的人更美。难忘玉桃园,难忘这里的居民群众,难忘玉桃园爱岗敬业的社区干部。玉桃园是我们第二个家,我们一定会再回来。
(责任编辑: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