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东城区“小屏幕”变身“大课堂”

来源:东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0-05-22

  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区人力社保局55位团员青年全部下沉社区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一线。青年干部分散在对口支援的4个街道、50多个社区以及人力社保系统的3个办公区。区人社局团委建立一个类似“青年大学习”的学习平台,利用“云”技术开展线上学习的想法应运而生。

  为青年建一个“全时课堂”

  早在“青年战疫综合学习平台”建立之前,局团委就开始依托《人力社保局疫情防控工作简报》开展思想宣传工作。

  开辟“青年之声”专栏,刊登青年干部投身战“疫”工作的所见所想和内心感悟,在团员青年中产生了积极反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原本计划只出5期的“青年之声”在第一季完成时刊登了20期,40多名团员将自己“边战疫、边学习”的心得通过这一渠道与全局干部进行了分享。

  顺着这个思路,局团委对要建立的线上学习平台有了一个基本的雏形:这是一个能够保证全员参与、全时可用、学思做结合、线上线下互动的综合平台。

  在版块设置上,既要有最新的中央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精神,也要有体现人力社保系统落实决策部署的具体做法;既要有人社青年的感人事迹,也要有一线团员的战“疫”感言;既要突出“文字+视频”,也要强调“必学+选修”,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理论、学要求、学榜样“三学贯通”,有效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趣味性、实践性。

  “青年战疫综合学习平台”正式启用以来,深受团员青年的好评,在社区值守间歇、在上下班途中、在家中休息时……团员青年随时随地登录学习。每一期内容都经过了精心策划、细心挑选,努力将“小屏幕”变身为“大课堂”,让青年干部在学习中汲取战“疫”力量,找准奋斗方向。

  为青年建一个“精神家园”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人民战争,在4个多月的艰苦斗争中,人社青年在磨砺中不断茁壮成长。给他们提供一个温暖的“后方”,及时为他们补充思想“弹药”,鼓舞他们必胜的信心,成为了局团委的核心任务。

  3月15日,由人力社保局负责组建的入境进京人员集中隔离观察点工作组进驻位于燕山脚下的唐韵山庄,在全区首个开展集中隔离点疫情防控工作。在这24人组成的队伍中,“90后”干部占一半多,其中有5人是共青团员。

  隔离点的工作异常艰巨,两三天不间断忙碌,在零下温度和七八级的寒风中值守,时常还要面对情绪激动的被隔离人员……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对于刚刚开始职业生涯的青年人来讲,精神远远要比身体疲惫。

  把“青年战疫综合学习平台”建设成青年人的“精神家园”,让他们在线上感受到家的温馨和家人的关爱,局团委相继创作了《燕山脚下的奋战》《东城区人社局“90后”演绎现实版“士兵突击”》等多篇宣传报道,在综合学习平台上登载,全面深入地讲述集中隔离点人社青年的战斗故事,在为隔离点青年干部鼓劲加油的同时,号召全局团员青年学习榜样、坚持斗争,在全局“80后”“90后”干部中引发强烈共鸣。

  一位在隔离点奋战的青年干部通过综合学习平台阅读了相关事迹报道后,激动地在微信留言中写道:“我真切感受到了全局同事一直都在关注着我们,一直都在为我们加油和祝福,感谢组织送来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我们一定能够凯旋而归!”

  为青年建一个“交流之窗”

  交流思想、互学互鉴,把自己的心得成果与他人分享,在共同进步中感受快乐、增进团结也是创建“青年战疫综合学习平台”的一个主要初衷。

  今年五四青年节期间,局团委在综合学习平台上向全局团员青年派发了“学习交流大礼包”。组织青年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寄语,集中收看团中央线上主题团日活动,撰写学习感言,仅仅2个小时就征集到30余名团员的心得感想,编辑整理后统一刊登于综合学习平台,供大家交流分享。

  疫情期间出于防疫需要,不能组织聚集性的团体活动,为了让团员青年度过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五四青年节,局团委在平台上发布了“青年书单”,向团员推荐了《批判与启蒙: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100周年》《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1919,一个国家的青春记忆》等10本有助读懂五四运动的图书,开展“学习寄语精神,传承五四火炬”读书活动,引导团员青年重温五四运动,弘扬五四精神。同时,在平台转载了《看见青年的力量》《青春,能有多燃》等体现五四主题的宣传视频,全体团员共同感受“心里有火、眼里有光”的新时代新青年的奋斗风貌。

  (责任编辑:甄珍)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