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线上配送零接触 西集镇“云销售”让您家“菜篮子”更丰盛

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20-07-01

  一大早,在耿楼村蔬菜大棚里,菜农们正忙着收获成熟的香椿、玉米、西红柿、豆角等蔬菜。采摘打包后,一袋袋带着泥土清香的蔬菜,将被送到20多公里外的客户手上。

采摘打包后的蔬菜

  连日来,受疫情影响,不少市民减少了出门频率。宅在家里,一日三餐就成了每天的重头戏。

  关键时刻,线上“云销售”的“智慧新零售”模式发挥了作用, 线上一键下单,线下一天送达,妥妥儿地满足广大群众居家就可以吃上新鲜果蔬的需求,无接触配送的销售方式,确保蔬菜供应不断档、不脱销、不滞销的同时也方便了市民。

  多种方式拓销路,新鲜蔬菜送到家!

  “看到朋友圈里说这里能买菜我就来了,邻居也让我帮着买点。”一大早,邻村的朱雪华就来采购了多种蔬菜。她说:“这种农家肥种植的西红柿我在超市看到过,因为不打催熟剂,完全靠自然熟,虽然青红相间,但是味道很好。外面卖10多块钱一斤,这里每斤才7块钱。”

品种为京番804的西红柿

  据北京御樽庄园农业生态科技专业合作社的王佳介绍,这里种植的西红柿品种为京番804,每天至少成熟300斤,直销周边村落,或者通过线上平台进行销售,疫情期间,还可以为市民无接触配送到家。

  王佳:“疫情打乱了农产品销售采摘计划,我们便模仿城里的‘无接触配送’方式,推出果蔬套餐直接给客户送上门,这样不仅为市民提供便利,也能减少菜农的损失。”

  让市民“菜篮子”更丰盛

  朋友圈“带货”方式也开拓了菜农的销路。“这两天就有城区的便利超市主动联系我们,蔬菜卖得出去,得感谢林部长。”菜农说的林部长,是咱西集镇党委委员、宣传部长林鹏。他经常发微信朋友圈为这里的蔬菜“带货”,不仅帮忙推销,还利用下班时间给城区的朋友捎带回去。

  在车屯村“梦田园”蔬菜大棚里,各色瓜果蔬菜也相继成熟,藤蔓上挂满青翠欲滴的黄瓜、柿子椒、羊角蜜等果蔬。近年来,车屯村农作物丰收时,帮扶企业——方恒集团就会主动帮助打通销售渠道,助力果蔬畅销。

  据菜农介绍,因为有专人指导、果蔬管理得当,今年的果蔬产量比去年有所提高,卖相、口感更好,邻村的商贩知道后也会直接过来订购。近期,村内的豇豆和韭菜即将成熟,由于新发地市场暂时休市,他们计划对接城区一些小型便民超市,确保蔬菜不滞销。

  其实,在今年2月疫情爆发期间,西集镇便出现农产品滞销问题,镇政府就联系了家乐福、品农、物美等多家超市,解决了菜农销售难的问题,桥上村的大白菜,牛牧屯村的芹菜都走上了北京百姓的餐桌。

  此后,西集镇鼓励各村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针对性引导菜农扩大速生性蔬菜的生产规模,积极对接各大采购商、经销商和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展蔬菜产品直供直销。同时,为有需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申办疫情期间车辆通行证,确保蔬菜农产品“出得去”,化肥等农资产品“进得来”。

  目前,西集镇的菜农收益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蔬菜网络销售渠道也逐渐打开了,不仅让菜农摆脱了新鲜蔬菜滞销的困境,还让市民的“菜篮子”更丰盛。

(责任编辑:甄珍)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