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20-07-14疫情之下,在这段特别的日子里,不少人厨艺突飞猛进,朋友圈里餐饮大厨、烘焙大师横空出道。大家在厨房挥刀斩勺之时,厨余垃圾肯定少不了。有人把厨余垃圾变成肥料,种花种菜还能种出美味,把垃圾玩出了花!
大东各庄村“百蔬计划”厨余垃圾堆肥讲座
厨余垃圾堆肥讲座
7月9日上午,大东各庄村邀请中农富通农业科技园技术人员对村民进行家庭堆肥指导。
村民首先分享了自己在家堆肥的“土办法”,随后技术人员从厨余垃圾分类、厨余垃圾堆肥等方面讲解专业技巧,现场演示堆肥过程,并一一解答村民在打理小菜园时遇到的实际问题。
现场堆肥过程演示
据村党支部书记杨帆介绍,村内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以“文明银行”为平台,把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愁工程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利用之前人居环境整治腾退出的留白空间以及村民房前屋后的空地栽种各种蔬菜,打造“百蔬村”。
大东各庄村乡亲们的小院将成“增收园”,7月9日种下首批苗!
在“百蔬计划”中,村民以文明积分来兑换秧苗,村内链接社会资源,邀请专业团队技术人员村民进行种植指导,后续还将通过网络、线下销售、链接企业资源等方式对村里的“百蔬”进行出售,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大东各庄村以“百蔬计划”为支点,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向下向深延伸,在打造“百蔬村”的过程中,注重与环境整治、垃圾分类、文明乡风培育等,多项重点工作相结合
“这次邀请技术人员开展家庭堆肥讲座,希望提升村民种植水平的同时,更引导群众做好垃圾分类及垃圾减量工作,合理地再利用日常产生的厨余垃圾分类。”杨帆介绍道。
大东各庄村“百蔬计划”发起后,长熟的瓜果蔬菜还成了村民之间互动的桥梁。村民王淑兰和贺凤芝就走得更近了,见面打招呼的方式非常接地气儿,“我家院子里的蔬菜又成熟了,在家不,一会儿遛弯儿给您送点。”王淑兰家有个大院子,种植的蔬菜多,种类也多。茄子、黄瓜、西红柿、韭菜成熟后,她常给周边街坊们送去。
赠送蔬菜的村民
“从村委会领取的蔬菜秧苗种植后不仅产量高、品质也好,丰收了自然也得让邻居尝尝。”在王淑兰的带动下,贺凤芝也加入到“百蔬计划”中,领取了秧苗,并且在家中利用废旧塑料桶进行种植。
送瓜果之外,相互交流种植经验也成了邻里互动的好话题。村内微信群里,邻里们互相答疑并晒出美食,线下相互串门瞅瞅秧苗长势聊聊经验技巧。
“现在农村逐渐城市化,村民不如之前走得近,希望用这种模式,找回最原始的那种农村生活的感觉。同时,也希望通过符合地区实际、老百姓爱参与的实践方式,真正做到老百姓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杨帆介绍道。
据了解,下一步大东各庄村将在“百蔬村”的基础上,向民宿旅游发展,让村民家中的“方寸地”变身“增收园”,丰富村内百姓的小日子,填充他们的钱袋子。
(责任编辑:甄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