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先进典型

东城区:和平里有位暖心的刘大姐

来源:东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1-11-15

  社区工作被形容为“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要想做好这根承上启下的“针”,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在和平里社区,有这样一位“刘大姐”,她凭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扎实的群众基础,通过“穿针引线”让群众真正理解并享受各项方针政策,赢得了居民的一致认可。

  靠谱的“暖心人”

  “有事您说话!”作为一个在和平里社区工作近20年的“老社工”,这是刘莉时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

  家住和平里、单位也在和平里,刘莉的工作和生活几乎是分不开的,即便是退休后,她又通过返聘回到了熟悉的社区工作当中。7乘24小时接件,每日拨打沟通电话30余次。

  因为熟悉邻里情况,处理突发事件总少不了她的身影——深夜老人家中突然停电,她披上衣服就赶去帮老人充电费;跑丢的猫狗惊扰了居民,她一边安抚居民情绪,一边忙着寻找失主......居民们都亲切称呼她为“刘大姐”,她也主动架起了与百姓沟通的桥梁。

  每当有的新的政策出台她都第一时间学习,每一件居民的诉求她都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办,“作为一名返聘的老社工,我不图钱、不为利,能让我一直坚持干下去的动力很简单,就是‘想为居民做点实事儿’。”刘莉说道。

  矛盾的“调和剂”

  有诉求必有回应,通过有效沟通拉进与居民的距离,绝不可推开居民、回避矛盾。这是刘莉处理接诉即办工作的重要法宝。

  近日,和平里社区收到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为民解忧,胜似亲人”。说起这面锦旗的来历,刘莉告诉记者,还真是有些“曲折”。

  原来前几日,社区接到物业电话,一位老人摔倒在楼梯间,社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查看情况,确认老人身体情况后将老人扶起送回家中,并联系老人家属询问是否需要拨打120急救电话。当老人家属匆忙赶回家中后,发现老人坐在家中并无大碍,并不了解现场情况的老人家属误以为社区夸大事实,一时情绪十分激动,还拨打了12345热线进行投诉。

  面对居民对社区工作的严重误会,刘莉没有退缩和畏惧,主动登门与投诉人沟通,用她一贯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话语拉近距离,消除投诉人的激动情绪。“只有先把他的情绪安抚了,才能进一步沟通解释。”刘莉说道。随后她摆事实讲道理,出示老人摔倒时的照片,告知老人家属当时的情景,并向他解释遇到这种事第一时间通知家属是社区的职责所在。

  得知真相的老人家属为了表示歉意和感谢,向社区送去了锦旗。“这面锦旗是肯定,也是鞭策,我们也会把这份鼓励转化为动力,用心回应居民的每一个诉求。”刘莉说道。

  社区的“守望者”

  扎根和平里近20年,刘莉早已成为了同事们心中的“定海神针”,她也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多年工作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年轻的社工们。

  从回复接诉即办案件的步骤,到每一句话怎么说、用什么样的措辞居民更容易接受,刘莉帮助大家一步步提升工作效率,给年轻人们鼓励和信心。同事们眼中的刘莉热情、稳重、有耐心,对待工作从来都是一丝不苟,有了难事急事她也总是冲在前面,“她就是我们社区的一面旗帜,我们都很需要她。”和平里社区党委书记李扬逸说道。

  近日,刘莉被评为东城区“接诉即办我为群众办实事”标兵,居民们得知这个消息纷纷为她点赞——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是刘莉的微信签名,更是她工作和生活的座右铭。暖心的刘大姐怀着“为民办实事”的初心坚守岗位,和平里许许多多的社区工作者们也将一如既往,守初心、担使命,为咱和平里的美好明天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王宇静)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