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房山区文明办
时间:2022-05-05日前,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关于授予2022年首都劳动奖状、奖章和北京市工人先锋号的决定》。房山法院长沟人民法庭庭长辛崇增同志,荣获2022年首都劳动奖章。
辛崇增,1980年6月出生,2008年7月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考入房山区人民法院,曾在民三庭、长阳人民法庭、窦店人民法庭、行政审判庭、长沟人民法庭工作,现任长沟法庭员额法官、庭长。
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获评“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北京市法院模范法官”“北京法院十佳速裁法官”“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等荣誉称号,其审判团队获评“北京市法院优秀调解速裁团队”“北京市法院模范审判团队”。
2021年,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辛崇增被选树为房山区“政法英模”,并当选中共北京市房山区第九次党代会党代表。
2011年独立办案以来,审结各类民事、行政案件近8000件,结案量列房山区人民法院民事法官首位,列北京市法院业务口前列,未有差错案,很好地实现了案结事了的效果。
辛崇增勤于思考,总结出一条适合法庭案件特点、行之有效的“望”“闻”“问”“切”四步调解法。
即通过观察双方当事人言行(望)、听取双方当事人意见(闻)、询问查证案件事实(问)、寻找调解切入点(切),依法优质高效调解案件。
四步调解法践行“枫桥经验”,将矛盾化解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实现了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为万千家庭奏响和谐之音,深受群众好评。
辛崇增善于守正创新,在司法为民推进多元调解+速裁工作中,办案时间紧、任务重、头绪多、节奏快、压力大,他从团队管理创新入手提升审判质效,建立起基层人民法庭的1+1+1(法官+助理+书记员)速裁团队与驻庭调解员团队“调裁一体化”办案模式。
通过专职调解与程序辅助同步、专业化调解与精细化指导结合、多元化调解与高效型裁判无缝衔接三项新机制,将审判力量与调解资源深度整合,挖掘潜力,最大程度地释放办案效能,所结案件的平均办理时间不足30天。
期间他用不到10天的时间依法调解了张某等28人诉北京某中西医结合医院劳务合同群体性纠纷,以最快的速度消除了群体性纠纷风险。
辛崇增以诉源治理为平台,服务房山区发展大局。作为法庭带头人,他推动诉源治理走深走实走好。
一方面,针对矛盾纠纷发生、发展、化解规律,与辖区6个乡镇党委政府同频共振,做好顶层机制设计安排,以“法官工作站”为载体,辐射带动社会力量依法参与纠纷化解,努力促成矛盾化解在诉讼之外。
一方面,他创新普法活动,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法律条文讲深讲透,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和运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2021年9月28日,他参与组织的“乘坐‘普法巴士’ 驶向‘安全黄金周’”线下、线上普法活动,以知识竞答的形式普法于问答、寓教于乐,深受现场观众的肯定。
央视频、今日说法、人民法院报、中国法院网、《天平阳光》APP、北京电视台《法治进行时》、北京政法网、北京青年报予以广泛报道,200余万网友在线观看。
2021年,他带领全庭同志将400余起纠纷化解在诉外,占法庭结案的近30%,初步显现了诉源治理的成效。
辛崇增怀揣法治理想,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奋战在审判一线,展现了一名首都法官的司法为民情怀和政治担当。
(责任编辑:王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