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服务 > 文明网校 > 网上课堂

女状元傅善祥

来源:北京青年报

时间:2018-03-12

  傅善祥,清末金陵(今南京市)人。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聪慧过人,喜读经史。她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才华横溢,富有韬略。

  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占南京并更名为天京,作为天国的首都。1853年春末,洪秀全颁布诏书,开甲取士,同时打破常规,增加“女科”;破例许女子参加考试,参与朝政。傅善祥摒弃世俗偏见,勇敢地报名参加女科考试。

  开科之日,女科主考官是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娇,试题为《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傳善祥拿到题目后,文思泉涌,顷刻间挥笔而就。她列举了古往今来贤内助之功,独辟“难养”之说,受到了天王洪秀全的赞赏。

  三天后,锣鼓喧天,礼炮齐鸣,大红金榜高悬于天王府前,傅善祥以才学兼优考取女科状元。据清末张汝南著《金陵省难纪略》载:天王洪秀全除赐黄缎一匹、红绉二匹外,又特赐花冠锦服。傅善祥头戴花冠,身着锦袍,骑着高头大马,洪宜娇亲自为她披红戴花,在鼓乐声中绕天京城游行三天。这件事轰动了整个天京城,“但见街头巷尾中,众口连呼傅状元”。

  不久,傅善祥被派到杨秀清东王府担任女簿书(相当于主任秘书)。此时,二十多岁的傅善祥性情温和,文思敏捷,很快取得了杨秀清的赏识和信任,封为东殿尚书(相当于秘书长),专司文牍批答。“凡贼文书皆归批判,颇当贼意”,参与机要,成了东王府运筹帷幄的得力助手之一。不仅如此,傅善祥还是一个很有思想的女性,对于太平天国存在的弊端,她还大胆地提出改革方案。

  太平军自广西金田起义后,出于军事行动的方便,将跟随将士同行出征的女眷,单独组织起来,担任后勤工作,称为“女营”。定都天京后,这个制度没有变,只是改称“女馆”。同时把城市居民也分别编入男馆、女馆、崽馆中。

  据《金陵省难纪略》记载:“女馆多在西华门,比屋而居。”女馆一般以二十五人为一馆,多的则以五六十人,甚至一二百人为一馆的。女馆妇女,每日发给粮米,过着统一的供给制生活。同时,还要从事削竹签、挑砖、挖壕、负米、割稻、担水等战事勤务或刺绣、织布等生产劳动。当时天京城内的妇女,全部集中到女馆,“共约有妇女十余万口”。

  但是,女馆在严密的纪律约束下,“不准男子入探,母子夫妻止于馆外遥相语”,夫妇同居,亦犯天条当斩。天长日久,弊端遂生。男女分营管理的政策在起义初期确实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随着形势发展,这种否定家庭生活的非正常措施遭到激烈反对,人们往往以逃亡消极抵抗,致使天京城内的女馆人数逐日减少。

  傅善祥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建议改变这种不合情理的做法。杨秀清与洪秀全商量后,采纳了这个建议,下令允许夫妻一月团聚一日,“余日不得犯”。虽然开了个小口子,但是仍不能满足需求。

  不久,清军大举攻城,天京粮食紧缺,库金入不敷出,每年还要拿出几万银两养活十余万妇女,实在是个不小的负担,洪秀全也感到头疼。傅善祥又向杨秀清建议撤销女馆,允许夫妇回家团聚,年轻未婚女子令其婚配,这样既能减少军费,又可以平息怨言。杨秀清认为傅善祥言之有理,把她这个想法禀告了天王。洪秀全考虑再三,也表示赞同,并下令由傅善祥来主婚,全权处理此事。傅善祥深入女营,详细摸清实情,把姐妹们的性情、年龄、相貌写在纸上为其撮合。一时间,拿着龙凤婚帖的青年男女欢天喜地地向傅善祥道谢而去,“女馆为之一空”。

  此外,在傅善祥的影响下,杨秀清先后以“代天父言”的名义,对天国只许刊行《新旧约》而贬所有古籍为“妖书”的文化政策加以修正。同时,傅善祥劝说东王杨秀清严禁部属破坏文物,并在所居东王府中建立一所规模颇大的博物馆。这一系列措施为保护和发展天京的文物做出了重大贡献。

  傅善祥还帮助杨秀清制定了太平天国解放妇女的政策,提倡“男女平等”“天下女子尽是姊妹之群”“同心放胆同杀妖”等。在解放妇女政策的感召下,太平军所到之处,大批受苦受难的妇女踊跃参军参战。傅善祥还力劝杨秀清废除不准女子改嫁的条令,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傅善祥以其特殊的身份,大胆提出改革方案和建议,在某种程度上扭转了因为执政者短视而造成的不利局面,为太平天国的前期稳定与发展做出了贡献,也因此有“武有洪宣娇,文有傅善祥”之说。(刘永加)

(责任编辑:桑爱叶)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