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服务 > 文明网校 > 网上课堂

春夜的雨和杜甫的喜

来源:北京晚报

时间:2018-04-24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大家都知道,杜甫责任心、忧患意识强,感时伤世,作品往往比较沉重。但是,这首《春夜喜雨》不一样,一开始就透着高兴劲儿。“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并不都一样。冬天是冻雨,冷雨敲窗,落地成冰;秋天是秋霖,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夏天是暴雨,一泄如注,翻江倒海——都没有那么好,甚至还会带来灾害。但是春雨不一样,春雨是用来点醒春天的,它带来的是属于春天的滋润,属于春天的绿色,属于春天的生机勃勃,所以大家都喜欢春雨,期盼春雨。春雨仿佛也在回应人们的期盼,如期而至。所以才会有这一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不早不晚,恰恰就在该下雨的时候,下雨了,真是一场善解人意的好雨。

  这如期而至的春雨是什么样子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伴随着春天的和风,在静静的夜里飘然而至,它滋润着天地万物,却又无声无息。这不只是春雨,这是儒家君子。中国人喜欢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通身散发着内敛的光芒。这场春雨也是如此,它滋润万物,犹如君子德泽万民;同时,它又无声无息,犹如君子不言而化天下,无为而治天下。

  这场让人欣喜的春雨不仅下得是时候,下得柔和,还下得充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么是时候的雨,如果只是淅淅沥沥地下一会儿就结束了,那多遗憾啊。大地的干渴没有解除,万物的生长也就不会那么蓬勃。可是这场雨下得后劲十足,出门看看就知道了。若在平时,晚上有月亮,田野里的小路会反光,江面也会反光,都会显得比较明亮。而今天这个下雨的夜晚,因为云层厚,没有月光,天是黑沉沉的,小路是黑沉沉的,江面也是黑沉沉的,天地都笼罩在绵密的春雨之中,只有江边小船的一点渔火,透出黄黄的光芒。这一点渔火,一下子把整个色调都调亮了,也把诗人的心点亮了。

  看到云头这么厚,雨势这么好,诗人放心了,要回屋睡觉了。他躺在床上,还在想着这雨,越想越高兴,不禁开始想象明天早晨的情景了。明天早晨,雨停了,会是什么样子呢?“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样的好雨下上一夜,一定能催开春花吧。等到明天早晨推门一看,一朵朵春花带雨,红艳艳、湿漉漉、沉甸甸,这样的生命,该是何等饱满,何等蓬勃!锦官城里,该成为花的世界,春的海洋了吧。一首诗,就从一场春雨开始,结束在一片春花、一座春城之中,写得细腻柔和,而又气象万千。

  可别小看最后这“锦官城”三个字。锦官城是什么?是成都的别名,因为成都一向以织锦著称。三国时期,蜀汉在此设置锦官,管理蜀锦生产,所以叫锦城,之后锦官城也就成了成都的雅称。李白《蜀道难》不是也写过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吗?所以, “花重锦官城”,其实就是花重成都城,点出了这场春夜喜雨的发生地点。但是,杜甫在这里用“锦官城”三个字,绝对不仅仅是点出地点这么简单,也不是为了音韵更协调。为什么用“锦官城”,而不用“成都城”?因为“锦”是一种最美、最柔和也最华贵的丝织品,而“花重锦官城”,就仿佛是鲜花着锦一般,那是何等的富贵风流啊。所谓春夜喜雨,到这里,真是喜上眉梢,喜上心头,喜不自胜了。北方的春雨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让人感觉到北国的辽阔和干燥。而江南却是“沾衣欲湿杏花雨”,有着江南特有的灵秀与轻柔。四川盆地则是“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显得那么富足和厚实。(摘自蒙曼《四时之诗》一书,有删节)

(责任编辑:桑爱叶)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