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服务 > 文明网校 > 网上课堂

雨景何处赏

来源:北京日报

时间:2018-07-26

  时已入伏,又到了北京多雨的季节。自古以来,北京人就有赏雨的雅俗,且历史上还有多处赏雨的好地方。

  东郊时雨:明代“燕京十景”之一。东郊指的是今天的朝阳门外。当时朝阳门外人烟稀少,一马平川。特别是护城河畔的菱角坑一带,三面环水,每到夏季水里就长满了菱角和绿荷等各种水生植物。落雨时分,蒙蒙雨雾中仍是满眼绿色,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是老北京人消夏的好去处。菱角坑与什刹海、二闸、葡萄园合称为“旧京消夏四景”。

  烟雨鹃声:西山八大处“外八景”之一。每到夏季,八大处周围的山中鸟鸣声不断,其中声音最好听的当属杜鹃。它们不分昼夜,不管晴雨,啼声不已。早年间此处曾有一个较大的湖面,并建有望湖楼。如果雨天登上望湖楼,则可欣赏到“子规声里雨如烟”的美妙景象。

  雨后山洪:八大处“三山八刹十二胜景”之一。三山(翠微山、平坡山、卢师山)之下,自同济桥起,由北向南有一水道名“柳溪”,为三山各水流汇集之处。雨后山洪突发,柳溪即成大河,高山之水流入谷中,形成瀑布,声若洪钟,远远望去,蔚为壮观。

  海坨飞雨:“延庆八景”之一,海坨山地处北京北部,是军都山系的最高峰,主峰海拔2241米,为北京第二高峰。由于山势险峻,截云断雾,夏季时有骤雨如飞,古称“海坨飞雨”。明清时期,每到雨季,多有文人墨客行游山中,在细雨霏霏、山雾氤氲之中吟诗唱和。

  松雨书声:“顺义八景”之一,此景说的是在顺义旧城内有一座孔庙,过去曾办过书院。其棂星门内有两行元代所植的参天古柏,荫深幽静。每当微雨敲窗,松针滴水,阵阵读书声相和,构成别具情致的一景,时有当地人到此赏雨。

  雨香馆:“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位于香山玉乳泉之西南。传说此处雨景最奇,当年乾隆皇帝来此赏雨,见雨来之时,苔草花木芬芳馥郁,沁人心脾,以雨之得利农桑为香命名,并题写了《雨香馆对雨》诗:“坐我雨香馆,山云送雨香。岩丛同臭味,涧叶竞芬芳。听瀑千琴奏,披襟六月凉。长空渺何极,纵目正苍茫。”

  坐廊观雨:颐和园旧景,“坐廊”之廊就是著名的长廊,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后,1888年重建。据说当年乾隆皇帝修建这座长廊的初衷是为了太后“夏赏霁雨,冬观瑞雪”,以求“风调雨顺,国泰平安”。

  天台赏雨:颐和园旧景,所谓“天台”是指建于万寿山东部山顶的景福阁,因地势较高,故得俗名“天台”。平日环阁绿树,浓荫蔽日,遇雨则烟自树发,四面云起,此时的景福阁犹如仙境中的楼台。静静地聆听着雨声,万颗珠玉轻打树叶,空蒙之中似可悟出些许禅意来。当年这里是慈禧赏月和观雨的地方,时至今日仍是京城赏雨的好去处。(户力平)

原文链接:http://bjrb.bjd.com.cn/html/2018-07/26/content_267840.htm

(责任编辑:桑爱叶)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