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服务 > 文明网校 > 网上课堂

箭亭桥上话“箭亭”

来源:北京日报

时间:2018-10-25

  北五环路上有一座“箭亭桥”,位于五环路与京新高速路交会处,因早年间附近曾有过一处名为“箭亭”的古建筑而得名。

  说起这箭亭,先要说到清雍正二年(1724年)设置的圆明园护军营。为了确保御园的安全,当时在圆明园周边设置了八个旗营,其中镶白旗大营房在长春园东北侧,小营房在长春园东侧,并在大营房东侧设教场,其北面建有箭亭。

  满族是一个善于骑射的民族,常用的兵器为弓箭和弩机。为了训练八旗兵的骑射技艺,每个旗营里都建有一座箭亭,供八旗兵习武之用。这种箭亭与一般的亭子有所不同,有些像殿堂,但没有窗户,东西两面是墙壁,南北两面是几扇大门。当演习射箭时,亭前空地上摆上箭靶,亭子所有的大门全部打开,人立于亭中开弓放箭。

  道光年间的一年秋天,驻跸于圆明园的道光皇帝突然要巡检护军营,并要观看八旗将士骑射演练,地点就选在镶白旗大营房箭亭。此时大清王朝已日益衰落,八旗将士日渐骄横,武艺荒疏,锐气剧减。头一轮骑射的十个镶黄旗兵丁竟有五人未中箭靶,而第二轮骑射的十个正黄旗兵丁竟无一人中靶。道光皇帝龙颜大怒,当即训斥道:“八旗将士理应牢记古训,操演技勇,时时练习骑射,而今却养尊处优,每日里提笼架鸟,飞鹰走狗,悠得自闲,骑射无常,方有今日骑射之一败涂地!”

  圆明园护军营掌印总统大臣(最高统领官)连忙跪到道光皇帝面前,八个旗营的营总(各旗最高长官)也跟着跪倒在地。随即道光传下旨意:“即日起,各旗营兵丁要日日操练,箭弩齐演,王公大臣一概而论,百日后要箭无虚发,射而不中者,定当严惩!”道光说罢,拂袖而去。掌印总统大臣连忙吩咐各营将士演练骑射,以备百日之后圣上校检。

  镶白旗营房的箭亭从雍正年间设置,一直用到光绪年间。民国初期镶白旗大小营房的官兵相继解散,只留下一些家属,箭亭被废弃,以后箭亭旧址附近形成村落,得名“箭亭村”。2002年修建五环路时在该村附近建了一座立交桥,并依村名而称“箭亭桥”。

  而今在故宫景运门外还保留着一座箭亭,初建于清顺治四年(1647年),时称“射殿”。雍正八年(1730年)改建,并更名为“箭亭”。虽名为“亭”,实质上是一座独立的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四面出廊,是当年皇帝及其子孙跑马射箭的地方。每当宫中要演习射箭时,就在亭前的空地上摆上箭靶,然后八扇大门全部打开,皇族子弟就站在亭中引弓射箭,队列两边的武士摇旗擂鼓、呐喊助威,十分壮观。

  乾隆十七年(1752年)三月,乾隆皇帝为弘扬武功及尚武精神,特立“训守冠服骑射”碑于紫禁城内箭亭、御园引进楼、侍卫教场及八旗教场,以告诫子孙们及八旗将士,要“操演技勇”“永垂法守”。此外,箭亭还是清代殿试武进士阅技勇之处,当时需考试马步、射弓、刀石等技能。(户力平)

原文链接:http://bjrb.bjd.com.cn/html/2018-10/25/content_290803.htm

(责任编辑:桑爱叶)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