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服务 > 文明网校 > 网上课堂

芦花飘絮白如雪

来源:京郊日报

时间:2018-11-01

插图 周航

  怀柔北房镇域东南部的南房、围里、小辛庄、大小周庄、大小罗山等村,属于古白河及潮白河下游的湿涝地带,20世纪60年代以前,这里的水源十分丰富,沟溪纵横,坑塘遍布。那些坑塘的深水处有鱼虾蟹蚌、菱角莲藕;而较为广阔的浅水滩地则茂生着蒲柳蓑草和泱泱芦苇。

  经过千百年的岁月洗礼,这些坑塘溪流周边的土地早已被开垦成良田,或聚落成村庄,而那些绿意深浓的大小苇塘则成了北房地区的精致。尽管几十年来地下水骤减,苇塘湿地消失,但那些围绕清溪绿苇的乡愁思绪,却一直驻留在乡民的文化情怀之中。

  芦苇属于自然生长植物,不需年年播种便可自己分蘖,春天的芦苇十分鲜嫩,是食草动物的美食,但芦苇作为饲料的价值远低于将其作为材料的价值,因此,人们不会轻易在苇塘、苇地放牧或割取苇草作为牲畜的饲料。

  夏秋时节,苇塘不但是各类水鸟的天堂,也是村里孩子们的乐园。此时,各村的孩子们都喜欢三五成群地去附近的苇塘挖菱角、捉泥鳅、捞螺蚌,胆子大的孩子还会钻进芦苇深处,掏鸟巢、逮河蟹。在浅水滩地上的孩子,主要是采集“水芹菜”,挖出鲜嫩的芦根,嚼甜水儿。晌午或天晚时,所有的孩子都会摘一片或几片芦苇叶,卷成或长或短的绿喇叭,呜呜的吹着跑向村口,然后四散到街巷深处,回到各自的家中。

  端午来临时,不少人家的大人便来到附近的苇塘,打起那绿油油的苇叶,之后带回家中,或自己用于包粽子的材料,或送给亲朋好友一些,有人还带着打来的苇叶赶往不产芦苇的城乡,卖上几个小钱。苇叶除作“粽叶”外,北房地区也有用其铺垫蒸屉、包裹食品的。

  由于南房、大小周庄、小辛庄、大小罗山一带的芦苇繁衍历史悠久,茎秆粗壮,植株高大,每遇风儿袭来,它们便迎风摇曳,野趣横生。此时,正如一首诗所云:“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看着眼前浩荡的芦苇,细细品味这首诗的含义,那连片的芦苇俨然一处靓丽的风景。

  到了每年的八九月间,芦苇便绽开花朵,那毛茸茸的芦花,远看一片雪白,近看却有着各种不同的颜色,有奶白色的,微红色的,还有淡青色的。可谓色彩斑斓。

  霜降节气过后,芦苇叶片便开始干枯,茎干也随之脱水变硬。当地村民说,待苇缨全部成为白色时,即可收割了。但此时的北房人并不急于收割,因为苇塘里有水,不便人工作业。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一般都选择上冻后收割芦苇。

  村民认为苇塘结冰后,更便于收割作业。

  说是收割,其实那指的是滩地无水地带,可以用镰刀采收,而冰面上的芦苇 人们都是用木柄平铁锨,在冰面上“铲割”。铲割下的芦苇经过“抽选”,分出一二三等,分别捆扎,运回村内。而那些干黄的芦叶以及短细的苇子,则被称为“苇毛子”捆扎或装入筐篓,背运到村头地边垛集起来,作为人们冬季的燃料贮存起来。

  古代,人们以芦管、芦花灰(葭灰),作为监测农时变化材料,而近代人们则是用芦管制作“芦笛”,吹奏自娱。轻薄柔韧的芦管内膜,更是人们作为竹笛笛膜的上乘材料。据说粘覆笛膜时,要用生蒜汁,这样才能粘贴牢靠。

  旧时,北房地区的芦苇多用于编“房芭”、苇帘、苇篦等器物。由于苇秆不易糟朽,所以,以芦苇编制的房芭铺覆在屋椽瓦下,可经数十年而不烂。优质苇帘、苇篦可作为晾晒、阴干草药、菜干等器物,一般的苇帘多是作为隔离衬物或用作棚室隔墙的骨架。

  芦苇还可编织农户用来铺炕的苇席,也可编织用于苫粮的大席,还可编织用于囤积粮囤的席片。总之,苇席的规格品种很多,编织人员可根据芦苇的高矮粗细,编织出不同规格的苇席产品。

  说到编席,一般需要如下工具:刻有尺寸的木质五尺子;把芦苇劈成苇篾片的苇穿子;将整根芦苇一劈两片的铁拉子;锊掉芦苇篾上面苇皮的铁创子;用来碾压芦苇篾片的石苇碡;还有在编织过程中掌握花纹紧密的撬席刀子。

  编席前,首先要对芦苇进行选料,之后按产品质量要求,用不同的苇穿子,将整根芦苇劈开分为2至5片;把破开的篾片洒上水浸一夜后进行碾压,直到把苇篾压的象皮子一样柔软为止。接下来便是编席的结构设计了。

  一张整片苇席一般分席花、大纹、边花3个部分。席花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炕席花(双纹)、三纹席花、人字席花、十字席花、三角席花、龟甲席花等。编织过程中,不论编织哪种苇席,都离不开踩角、席心、收边3个步骤。

  所谓踩角,就是将5根苇篾摆齐,编织的时候要一根是根,另一根是梢,来回轮换交替使用。织席心就是根据不同的花纹采用不同的编织方法,有挑一压一法、挑二压二法、隔二挑一压一法、挑二压三再抬四法等等。

  苇席的花样变化多端。编织苇席中,有一点需特别注意,就是不论编织哪一部位或者哪一花纹,都需要始终保持手势一致。一般是左手抬、右手压。还有,在编织过程中要步步注意席花的紧密,随时用撬席刀子挤紧。只有这样,才能编织出受人喜爱的高质量苇席来。

  收边又叫窝边、撬边,是苇席编织中最后的一道工序;有焖茬席、舒茬席、压边席等。收边以后压平,苇席就成了。对苇席成品的总体要求是四边齐,席花紧密,尺寸足。

  在农村人睡炕的年月,炕席的尺寸有单铺炕席和连铺炕席之分。再进一步细分,还有大、小单间炕席与大、小连屋炕席之说。生产队没解体之前,编织炕席出售是有苇塘村庄的一项副业,每到冬季,装满炕席的大车就会陆续进入乡村,走街串巷,叫卖起来。

  20世纪80年代初期,生产队解体后,编织苇席这门副业成为一些编席匠的挣钱门道,叫卖苇席者也由大车把式变成了骑车人,再后来,卖席者的自行车又变成了拖拉机或农用“三马子”。进入21世纪后,由于大多数年轻人睡上席梦思,苇席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只有少数上了年纪的老人还在用着。

  芦苇浑身是宝,除了可以用来观赏,编织苇席、苇帘外,它还有许多实用价值。有关资料介绍:芦茎、芦根可用于造纸,以及生物制剂。经过加工的芦茎还可做成工艺品。早年,北房人就有用芦苇制做扫把的习俗。

  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还可入药,其医学价值也存在于药典之中。《玉揪药解》里说,用芦苇茎叶煮服,可以“清肺止渴,利水通淋。”现代药理证实,因芦苇的叶花茎根均含有丰富的药理成分,而倍受到医药界的重视。

  而今,北房地区的芦苇虽然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它那充满神奇与辉煌的历史,却深深地刻在了人们的记忆里。(魏明俊)

原文链接:http://jjrb.bjd.com.cn/html/2018-10/25/content_290672.htm

(责任编辑:桑爱叶)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