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服务 > 文明网校 > 网上课堂

温庭筠虽才高八斗,奈何“三观尽毁”

来源:北京青年报

时间:2018-11-16

  “花间诗派”鼻祖、晚唐著名文学家温庭筠的诗作风流倜傥,本人颜值却非常低,有“温钟馗”之称,行事常常令人匪夷所思,出人意料。

  812年生于山西太原没落官宦之家的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他“少敏悟,天才雄赡,能走笔成万言”,是不折不扣的学霸。

  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这位老兄叉手一吟就是一篇,八叉八吟即大功告成。其文思敏捷、数步成诗的能耐可与“七步成诗”的曹植媲美,博得一个“温八叉”外号;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

  李商隐仕途虽不畅,却是撩妹的高手,一生撩妹无数。温庭筠却将主动示爱于己的唐四大美才女之一的鱼玄机拒之门外,致使鱼玄机堕落为豪放女;他的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韦庄成了“不恃权,不行私,惟至公是守”的前蜀宰相,温庭钧最后竟“流落而死”;温庭筠也是小说家,与段成式是儿女亲家,温庭筠的小说《乾巽子》三卷、《采茶录》一卷及编纂类书《学海》十卷全部亡佚,而段成式不仅“累官迁尚书郎”,其《酉阳杂俎》千百年来,一向为世人所重。

  温庭筠不爱美女却喜欢狎妓,为此被辱并改名。《旧唐书》称他“薄于行,无检幅。又多作侧词艳曲”。温庭筠才名远播,去江淮游玩时,“扬子留后”姚勖(也有称是温庭筠表兄)赠了一大笔钱给他,鼓励他“好好学习”,他却将这些钱全部拿到烟花柳巷消费了。姚勖知道后大怒,“笞且逐之”。由此,他将姓名由“温岐”改为“温庭筠”。

  如果说温庭筠这次丢脸是血气方刚所致,那他五十出头又因“狎妓”撒酒疯被巡夜兵丁打得“满地找牙”,真让人大跌眼镜了。咸通四年(863年),温庭筠过广陵为虞侯所辱,“诉之令狐绹,至长安雪冤”,可揍他的兵丁一直咬住温庭筠“狭邪丑迹”,结果官司没告赢,其行为不端的坏名声惹得天下知。

  温庭筠才高八斗,不仅屡试不第,且考场作弊,是不折不扣的替考模范。唐文宗开成四年(839),27岁的温庭筠第一次赴京(长安)秋试,在京兆府考试中名列第二,可在礼部任命官员的考试中,他却“等第罢考”。唐宣宗大中元年(847),35岁的温庭筠在长安参加考试,又名落孙山。考到大中末(855年),温庭筠大概对做官失去信心,干脆破罐子破摔,做起了替考“活雷锋”。《新唐书》称他“然私占授者已八人”。《北梦琐言》卷四说温庭筠每次科考都替人代考:“庭云又每岁举场多借举人为其假手。”

  无论如何,温庭筠才在中国文学史上大放光辉。后蜀赵崇祚于940年的编选《花间集》,开卷便是温庭筠词六十六首。温庭筠成为“花间词派”鼻祖和“婉约词派”的直接源头,李煜、欧阳修、柳永、晏几道、李清照、陆游都成为他骨灰级粉丝并深受其诗词影响,这又何尝不是温庭筠给世人最大的“意外”。(赵柒斤)

原文链接:http://epaper.ynet.com/html/2018-11/16/content_310083.htm?div=-1

(责任编辑:桑爱叶)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