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晚报
时间:2019-09-05阜内大街93号,匆匆过客一般不知其背后故事。蒋晨明 摄
阜成门内大街无论古今都是车水马龙的。匆匆过客走过大街,会看到很多古香古色的建筑,有的是今人仿古建造的,有的则是真实的历史建筑。阜内大街北侧有个93号院,往往会吸引游客驻足片刻,看样子就有点故事,而且还挂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标牌。
历史上,这段阜内大街原称作羊市大街,此院的原门牌号为41号,直到1965年后才改成今天的93号。这里曾是羊市大街最大的一所宅院,是三进院落加后花园、外带东跨院的大型中西合璧四合院。中院有正厅五间,建筑颇具特色,门窗均为砖砌拱券式,东西厢房各三间。
这样的院落背后一定是有大家的。的确,此院建于民国时期,原是当时经济学家、收藏家魏子丹所建。魏子丹名气并不是太大,可查到的介绍资料亦不多,但可知其是当时巨贾,且有一定社会影响力。新中国成立后,此院曾为外文局、粮食局等使用。
今天的93号院,一般行人没机会进去参观,但仅看外观,其品质就可见一斑。虽然是整修过的,但感觉并不俗气,雕梁画栋、砖雕石刻等细节还比较精致考究。这些建筑遗存,如今都化为了老北京的瑰宝。(蒋晨明)
原文链接:http://bjwb.bjd.com.cn/html/2019-09/03/content_12316796.htm
(责任编辑:桑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