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晚报
时间:2019-11-14进入斯里兰卡锡吉里亚宽阔的乡野,远远就能望见葱绿山林中一块红褐色、近乎千仞壁立的巨岩拔地而起,海拔三百七十米的石山——狮子岩上,有一座与柬埔寨吴哥窟齐名的锡吉里亚古城。我很惊讶,一千五百多年前,竟会有这么一位不可思议的国王,在垂直于地面二百米高的狮子岩顶端筑王宫、建都城。
锡吉里亚古城,意指“狮子的咽喉”,它因王室操戈而建,又因兄弟相残而废。公元五世纪,斯里兰卡孔雀王朝的迦叶波王子杀父篡位,或许是他怕逃亡到印度的同父异母的弟弟目犍连赶回来复仇,便离开了有六百年历史的古都阿努拉德普勒,在狮子岩上建造了一座华丽的宫殿。
历时七载,迦叶波将这座静卧在锡吉里亚的山峰,建成了固若金汤的辉煌王宫。只可惜仅享用了十一年,他便战死在目犍连手下,一个掌控了十八年的政权就此覆灭。目犍连重整河山,将王宫迁回阿努拉德普勒,这座耗尽无数能工巧匠智慧的天上宫阙,随之渐渐沦为废墟,虽然后来曾被僧侣用于修行,但它终究在历史长河中被掩藏了好几个世纪,直到1898年才被英国猎人贝尔发现。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锡吉里亚古城东西长三公里,南北宽一公里,古城建筑包括狮子岩下的护城河和花园广场,狮子岩的岩石以及在岩石顶端的砖红色皇宫。斯里兰卡传统的建筑风格,在古城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对称和非对称的建筑元素借助巧妙的设计融为一体,变化多端的平面、轴线和半径设计相得益彰。城东西两侧,两条护城河和三面城墙环绕着两个矩形城区。跨过护城河,随处可见水榭、池塘、蓄水池、喷泉和水道分割而成的西城水上公园。公园结构复杂,对称布局,彼此勾连,充分展示了当时世界上最精巧的水压技术,体现出一千多年前古僧伽罗人的智慧。
如果说水上公园以对称为美,那么石林公园则融合了许多非对称的理念,弯曲的小路和不经雕饰的巨石便是其设计思想的体现。石林公园最大的特色,就是几乎每块岩石上都有一个用砖石或木材制成的建筑物,其中体量最大的,是用花岗岩建设的大型蓄水池。
有一千二百零二级台阶的狮子岩,开头的一段路程并不是很陡。行至半山腰处,右边出现悬崖绝壁,左边有一条长长的廊道,为了保护游人的安全,廊道一端设有巨大的铁丝罩。踏上铁丝罩内几乎垂直的螺旋梯,又见一条长长的环山甬道,甬道的绝壁上,留有公元五世纪斯里兰卡古典风格的彩色壁画。
在涂着石灰浆的绝壁上,曾绘有五百多帧天女、爱妃的画像,与印度古典壁画的风格相近,历经风雨侵蚀,现在仅存十七帧了。壁画以红、黄、绿、黑为主色调,画面虽已斑驳,但依旧可见其头戴宝冠,身披璎珞,姿态娇柔。金黄的肤色衬着闪光的头饰,飞天散花历经千年,鲜丽的色泽仍在安静律动,让人忘却了那久远的时光。
螺旋梯有两部,一上一下,从另一部螺旋梯走下,我见到了一面能照出人影的金黄色镜墙,墙上刻着不少古文字和诗歌,它们记录了千年来僧侣、文人和信徒们对狮子岩的赞叹。经过镜墙的台阶走道到达狮爪平台,穿过狮爪城门,便登上一条狭窄的紧贴悬崖的“之”字形铁梯,手握护栏匍匐式攀爬,向岩顶进发。
气喘吁吁到达岩顶,景色豁然开朗,整个都城遗址一览无遗。王宫早已夷为平地,仅剩倒塌的庙堂、干涸的水池和荒芜的花园。我只能从残存的地基中判断这座宫殿的规模,从它工整的布局与交织的纹路中,依稀感受当年的熠熠光辉了。
据说通往狮子岩顶最陡峭的地方最初并没有路,是斯里兰卡独立后才修筑的,不禁疑惑:当时人们是通过什么方式上山下山的?修建宫殿的建筑材料又是怎样运上去的?看来很多人心目中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锡吉里亚古城,留有无限的遐想与解不开的谜团,让后人深思、震撼……(斯培华)
原文链接:http://bjwb.bjd.com.cn/html/2019-11/11/content_12428441.htm
(责任编辑:桑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