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是农历四月初一,不到七点,京西群山还在“睡觉”,妙峰山就先“醒了”。山道上,人群络绎不绝;景区内,粥棚、馒头棚前排起长队;舞狮、中幡伴随着阵阵鼓声、人声让现场热闹非常。一年一度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妙峰山庙会如期举办,从今天起至22日的十五天里,来自京津冀地区的近百档传统民间花会将陆续聚集于妙峰山景区,共襄盛会。

妙峰山的清晨微凉,可这挡不住赶会的热情。景区工作人员杨潮玉透露,从8日凌晨开始,已有香客陆续上山。

“这是景区4月30日重开后的第一次大型活动,也是一年中人气最旺的春香,我们早上五点多就上山了,为花会队伍和游客做好引导和服务。”他说。

妙峰山庙会始于明代中后期,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每年举办两次,农历四月初一至四月十五为春香,八月初一前后为秋香,其中以春香为盛。

作为华北最重要的庙会之一,妙峰山庙会保留了华北地区以民间信仰为特点的传统民间吉祥文化,在民俗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已成为传承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2008年,妙峰山庙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记者注意到,服务的人群中,一位古稀老人分外忙碌。一会和工作人员交代几句,一会指挥花会队伍负责人沿指定路线行进。他叫王德凤,是妙峰山庙会非遗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自1993年开始,共参加31次庙会,无一缺席。

他透露,妙峰山庙会分为文会和武会,文会包括馒头会、鲜花会、茶会等;武会主要是表演性质的,包括五虎少林会、高跷会、小车会等,并用地道的香会语言再现明清香会盘道、打知、换帖、叫门、参驾等内容,展现传统庙会的历史风貌。

王德凤说,庙会活动多、规矩多,里面的门道他都清楚,“和很多技艺型的传承人不同,我的作用在于组织和管理。”

临近十点,景区人头攒动。看着热闹的表演和粥会、茶会前的人群,王德凤扬起嘴角,走进直播间开了讲。原来,为了加快灾后重建速度,推进全区文旅产业发展,今年的妙峰山庙会特别设置了门头沟区文旅发展分享会和主题沙龙,邀请专家、学者和非遗传承人直播,带领更多观众“云游”妙峰山,了解门头沟特色文旅路线、产品。

“欢迎大家来上香祈福,饮福茶、喝福粥,把福气带回家。”

面对屏幕,王德凤略显紧张,可他的脸上却始终洋溢着笑容,“洋气了,也时尚了,希望借此机会让更多年轻人了解400多年的妙峰山庙会,来景区游览。”

值得一提的是,自4月30日开放后,妙峰山景区惠济祠(娘娘庙)、回香阁、玉皇顶正常对外开放。游客在赶会之余,可到景区休闲、游玩。

下一步,门头沟区将积极打造文旅精品,为八方来客提供更有品质、品位、品牌的文旅产品和服务。让京西成为首都游客近在咫尺的“诗与远方”,助推“诗情画意门头沟”亮丽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