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首都发展巡礼——宣讲故事入人心

    近年来,北京组织开展了系列庆祝纪念活动和群众性主题教育,从2016年至今,结合当年的重要活动,每一年都有主题宣讲推出,走进机关事业单位,走进企业,走进学校,走进街道社区村。比如,先后组建“铭记历史壮举 弘扬长征精神”“不忘初心跟党走 圆梦京华谱新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绿色发展”“工匠精神”“疏解整治促提升”“我与改革开放”“北京冬奥”“我和我的祖国”“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百姓宣讲团,做到年年有重点主题宣讲团,全面助力市委中心工作。 宣讲团的讲者既有一线普通女工,也有时代楷模,其个人故事或朴实生动,或艰险壮阔,体现了核心价值观中最触动人心的部分;主题教育则结合北...

  • 新时代首都发展巡礼——凡人义举铸精神

    今年2月份,十位市民的照片登上了北京公交的站台广告牌,他们有着不同年纪的面庞,面对镜头甚至还带着几分相同的青涩。海报上只有一行字:2022年北京榜样。而这正代表着这座城市对于凡人义举的最高礼遇。 十多年来,“北京榜样”评选已涉及46万人,上榜的周榜人物、月榜人物数量也已超过1万人。他们“藏”在这座城市的各行各业里,以凡人之力在危难时刻力挽狂澜,在困苦时刻挺身而出,彰显着市民的精气神,也体现着这座城市精神文明的高度。 阳光北亚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小虎(右)在积极做好企业发展的同时,致力于社会公益服务,开展农村妇女培训就业脱贫等工作。图为春节后,赵小虎从外省接来务工人员。北京日报记者 甘南...

  • 新时代首都发展巡礼——北京榜样暖京城

    2023年,“北京榜样”主题活动走进第十年。十年来,通过“北京榜样”平台,本市选树和宣传了一大批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学得了的榜样人物。截至今年初,本市各级举荐的身边榜样已达46万人,层层遴选进入市级“榜样库”的候选人接近1.6万人。 如今“北京榜样”群体遍布全市,他们的身影活跃在基层一线并影响和带动了大批群众加入“学榜样 我行动”的热潮中。“北京榜样”已成为首都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品牌。 北京榜样年榜人物公益广告亮相首都街头,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北京日报特约摄影 罗伟 “北京榜样”孟阳带领的孟氏修脚志愿服务团队为社区居民服务。陈晓根摄 热心社会事务的外卖小哥...

  • 新时代首都发展巡礼——人人都是志愿者

    新时代的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也是精神文明的高地。从“全民奥运”开始,“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就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北京市民的行动。在北京,学雷锋、做志愿者,不但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时尚。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作为北京的一张“金名片”,不断提升着城市的文明指数。上至已经退休的活力老人,下至中小学生,人人争当志愿者,让北京成为一座“志愿之城”。 北京奥运会时,桂海潮(前)在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参与志愿服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供图 从重大活动到生活日常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竟意外掀起了一波“志愿热”。人们惊喜地发现,36岁的载荷专家...

  • 新时代首都发展巡礼——文明新风润京郊

    北沟村的道路永远是干净的。 每月5日,村里30余名党员都会穿上红马甲,带着簸箕笤帚来一次全村大扫除。平日里,党员包路段,村民守村规。漫步村中,边角细缝看不到一个烟头。 但在十多年前,因为这里脏乱差,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都不愿向朋友介绍自己老家在这“北旮旯”。 如今,漂亮整洁的北沟村已有数十家精品民宿,旅游综合年收入达2000余万元,是遐迩闻名的“国际文化村”。 多年来,北京市将文明创建与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打造文明村镇,兼顾人居环境和产业增收。京郊激扬新气象,涌现出一批华丽蜕变的“北沟村”。 2020年,农业农村部开始推介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从那时起,北京的村庄年年榜上有名...

  • 新时代首都发展巡礼——当好盛典“螺丝钉”

    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关乎“国之大者”。每一场盛典的背后,都有一群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他们的名字或许不为人所知,但没有人会否认,一场场重大活动的顺利举办,离不开他们每个人的心血与付出。 在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和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中,志愿者们甘作“螺丝钉”,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保障了盛典的顺利举办、精彩呈现。 值守在中央电视塔前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志愿者合影留念。 北京日报记者 方非摄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开始前,志愿者进行准备工作。 北京日报记者 方非摄 只能“听”盛况的志愿者 彩车内弯身如弓候指令...

  • 新时代首都发展巡礼——片片“雪花”暖冬奥

    “就像所有运动员一样,你们也证明了我们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实现更快、更高、更强。”去年4月7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致信北京2022冬奥会全体志愿者,对他们的付出表示钦佩和感谢。 “一张最美的城市名片。”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赛会志愿者们得到的评价。14年后,北京冬奥会上1.8万余名赛会志愿者,以专业细致的服务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再次让外国运动员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和文明礼貌,也将“最美的城市名片”越擦越亮。 无与伦比的冬奥盛会虽然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无数精彩时刻却被历史印记。其中,冬奥会志愿者们就像一片片热情洋溢的小雪花,温暖了2022年的寒冬,点亮了举世瞩目的盛会,这份温暖也永远留...

  • 新时代首都发展巡礼——小巷深处故事多

    从前门草厂头条2号院狭窄的过道进入院内,眼前豁然开朗。一处古朴花园,隐藏在老城平房院内。 很难想象,这里以前是一片坍塌的老房废墟。又脏又臭的废墟,逼得面向院落的居民只能将自家窗户用塑料布全部封死。而院落花园改造完成后,几户居民不仅将糊在窗上的塑料布撕下,还专门把临院的窗户全部更换成了大扇的推拉窗。天气晴暖时,一扇扇朝向院落的南窗被居民们打开,清风徐来,小院美景尽收眼底。 北京的城市治理,早已深入背街小巷。治理提升效果如何?不妨到胡同去逛逛,推开一座座小院大门,听听居民们讲述身边的故事。 居民议事会、小院议事厅等多种议事方式,在背街小巷治理提升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居民围绕家门口的一街一巷...

  • 新时代首都发展巡礼——“让”出温情斑马线

    行驶到斑马线前,车流像约好了似的,停下来,让行人先过。而行人点头、致谢,疾步通过。 北京街头,这样的温馨画面逐渐增多。“礼尚往来”之间,互动式出行习惯渐渐养成。 从人让车,到车让人。近几年,北京通过一个个路口“手术”,消除人车交织的乱点、堵点,保障行人通行安全;公交出租带头示范,志愿者积极引领,交通参与者逐步养成礼让守序意识,人车“各行其道”。 一个个路口,宛若一个个舞台,见证着首都市民礼让守序文明素养的成长演进。 石景山区政达街与银河东街交叉口的“全向十字路口”最大程度保障行人路权。邓伟摄 朝阳最大路口为行人“瘦身” 人行道绿灯一亮,十字路口立即“清空”,各方向机动车在停止线后,...

  • 新时代首都发展巡礼——精神文明有法依

    今年是《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满三周年。走进餐馆,践行“光盘行动”;上路行驶,礼让行人……不少市民发现,发生在自己身上可感可见的文明行为正在悄然提高。今年4月,最新测评显示,2022年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达到90.69,再次实现稳中有升,保持了“十七连升”的良好态势。三年来,首都文明行为促进工作正在全面融入城市治理,文明理念正在深度融入市民生活,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正在不断提升。 首都精神文明是北京的一面旗帜,也是这座城市的精气神和软实力。2020年6月1日,25页、共计六章六十三条的《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为北京深入提升首都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