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纪念堂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单位,年均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瞻仰群众达700多万人次。作为瞻仰接待处的一员,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瞻仰接待处处长马恒祥从收集数据入手,潜心研究瞻仰接待工作现状及规律,加强东、西两线调控和志愿者服务协调管理,与各处室密切配合,完善形成了一整套符合纪念堂实际的现场接待制度规范,有力保障了现场接待安全有序。
他在外事接待管理上,积极与涉外部门密切协作,不断细化接待流程,使每一次外宾接待工作都很好地展示了国家形象,得到了各国元首和外交部门的高度赞扬。马恒祥还组织开展“岗位学雷锋”“我为群众办实事”等现场实践活动,提供绿色通道、轮椅推送、广播寻人、医疗救护等人性化服务,主动为瞻仰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2017年纪念堂大修改造工程中,马恒祥担任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他与施工方彻夜探讨工程细节,在高温下和施工人员一起奋战;在工地上埋头苦干一个多月,顺利完成此次改造工程。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确保瞻仰接待安全有序,一方面,马恒祥学习借鉴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场馆开放模式,认真总结前期团队预约瞻仰积累的经验,积极思考疫情防控下瞻仰开放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他时刻关注疫情发展形势,实施了预约瞻仰系统升级,开展LED宣传告示屏更新改造,定期巡查维护电瓶宣传车、广播系统等瞻仰设施设备,为恢复开放打下了坚实基础。
纪念堂恢复开放后,马恒祥坚持每天第一个到岗,测试预约系统、指挥系统运行状况;建立了预约人数灵活调整机制,时刻关注预约瞻仰系统运行情况,组织技术人员和维保公司迅速解决存在的故障。他还协调公安、武警等单位,合理增配瞻仰入口值班力量,全力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实现了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预约瞻仰的安全、平稳、有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其他上榜人物
微利便民 让防疫人员吃上放心饭
王冬,男,1971年1月出生,北京东方阳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坚持微利便民的“阳阳餐饮”,已拥有700名员工25家门店、每天为2万多人提供早餐。疫情期间王冬主动承担防疫工作者的餐食配送,日均送餐超3000份、最多一天超万份。他坚持对员工多次核酸检测、厂区每日消毒通风、食材选大供应商每一批都可追溯,确保每一份饭菜卫生可靠。
防汛卫士 科学研判,保汛期安全
王银平,女,1974年11月出生,平谷区水务局水务综合执法队副队长。自2001年起就从事防汛工作的王银平2019年担任现职。今年7月10日接到强降雨预报后,她来不及安排孩子就回单位发通知、忙部署,与同事们对历史降雨、泄洪数据等科学研判,逐一制定各水库调蓄方案。强降雨期间她有序组织水库实施洪水调度,3天休息不足10小时,确保平谷区全域水利工程正常运行。
为建党百年提供安全交通保障
王爱伶,女,1979年7月出生,公安交通管理局东城交通支队科信科科长、党支部书记。在建党百年安保工作中,王爱伶依托交通安保勤务指挥系统,联动两个层面、三级调度系统,对全区道路全面管控。她带队制定保障方案、建立战时每日“三会商”机制、坚持每日早中晚梳理、完善措施,连续奋战15个日夜对全区在用的2305套科技设备全面摸排、24小时巡检;为各项任务圆满完成提供坚实保障。
大自然中感受成长 公益环保相伴而行
李仕敏,男,1972年1月出生,中国梦登山队、中国梦登山志愿服务队发起人之一。由7人发起的登山队7年间发展到1300多人涵盖各行业。在李仕敏带领下,他们在大自然中挑战中长距离徒步或登山,有近15000人次参加。大编织袋是他们的统一标配,边登山边捡拾垃圾,还用600多块PVC板和宣传布片沿途宣传。他倡导“共享童年快乐成长”,有70多位自闭症孩子加入队伍、感受队友的爱心陪伴。
推荐榜样人物请登录北京榜样官方网站,或关注“北京榜样”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
http://epaper.ynet.com/html/2021-09/01/content_382440.htm?div=-1
毛主席纪念堂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单位,年均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瞻仰群众达700多万人次。作为瞻仰接待处的一员,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瞻仰接待处处长马恒祥从收集数据入手,潜心研究瞻仰接待工作现状及规律,加强东、西两线调控和志愿者服务协调管理,与各处室密切配合,完善形成了一整套符合纪念堂实际的现场接待制度规范,有力保障了现场接待安全有序。
他在外事接待管理上,积极与涉外部门密切协作,不断细化接待流程,使每一次外宾接待工作都很好地展示了国家形象,得到了各国元首和外交部门的高度赞扬。马恒祥还组织开展“岗位学雷锋”“我为群众办实事”等现场实践活动,提供绿色通道、轮椅推送、广播寻人、医疗救护等人性化服务,主动为瞻仰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2017年纪念堂大修改造工程中,马恒祥担任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他与施工方彻夜探讨工程细节,在高温下和施工人员一起奋战;在工地上埋头苦干一个多月,顺利完成此次改造工程。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确保瞻仰接待安全有序,一方面,马恒祥学习借鉴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场馆开放模式,认真总结前期团队预约瞻仰积累的经验,积极思考疫情防控下瞻仰开放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他时刻关注疫情发展形势,实施了预约瞻仰系统升级,开展LED宣传告示屏更新改造,定期巡查维护电瓶宣传车、广播系统等瞻仰设施设备,为恢复开放打下了坚实基础。
纪念堂恢复开放后,马恒祥坚持每天第一个到岗,测试预约系统、指挥系统运行状况;建立了预约人数灵活调整机制,时刻关注预约瞻仰系统运行情况,组织技术人员和维保公司迅速解决存在的故障。他还协调公安、武警等单位,合理增配瞻仰入口值班力量,全力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实现了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预约瞻仰的安全、平稳、有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其他上榜人物
微利便民 让防疫人员吃上放心饭
王冬,男,1971年1月出生,北京东方阳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坚持微利便民的“阳阳餐饮”,已拥有700名员工25家门店、每天为2万多人提供早餐。疫情期间王冬主动承担防疫工作者的餐食配送,日均送餐超3000份、最多一天超万份。他坚持对员工多次核酸检测、厂区每日消毒通风、食材选大供应商每一批都可追溯,确保每一份饭菜卫生可靠。
防汛卫士 科学研判,保汛期安全
王银平,女,1974年11月出生,平谷区水务局水务综合执法队副队长。自2001年起就从事防汛工作的王银平2019年担任现职。今年7月10日接到强降雨预报后,她来不及安排孩子就回单位发通知、忙部署,与同事们对历史降雨、泄洪数据等科学研判,逐一制定各水库调蓄方案。强降雨期间她有序组织水库实施洪水调度,3天休息不足10小时,确保平谷区全域水利工程正常运行。
为建党百年提供安全交通保障
王爱伶,女,1979年7月出生,公安交通管理局东城交通支队科信科科长、党支部书记。在建党百年安保工作中,王爱伶依托交通安保勤务指挥系统,联动两个层面、三级调度系统,对全区道路全面管控。她带队制定保障方案、建立战时每日“三会商”机制、坚持每日早中晚梳理、完善措施,连续奋战15个日夜对全区在用的2305套科技设备全面摸排、24小时巡检;为各项任务圆满完成提供坚实保障。
大自然中感受成长 公益环保相伴而行
李仕敏,男,1972年1月出生,中国梦登山队、中国梦登山志愿服务队发起人之一。由7人发起的登山队7年间发展到1300多人涵盖各行业。在李仕敏带领下,他们在大自然中挑战中长距离徒步或登山,有近15000人次参加。大编织袋是他们的统一标配,边登山边捡拾垃圾,还用600多块PVC板和宣传布片沿途宣传。他倡导“共享童年快乐成长”,有70多位自闭症孩子加入队伍、感受队友的爱心陪伴。
推荐榜样人物请登录北京榜样官方网站,或关注“北京榜样”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
http://epaper.ynet.com/html/2021-09/01/content_382440.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