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丙文
一、人物介绍
赵丙文,男,生于1942年10月,汉族,通州区于家务乡富各庄村村民。赵丙文是一名退伍军人,又是一名党员。自退休之后赵丙文就自告奋勇报名村内的治安巡逻岗。义务巡逻不间断,一干就是18年,每天天不亮赵丙文就骑着自行车在村内来回查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18年来赵丙文在巡逻中上报安全隐患100多起,有力地保障了村里治安。入党54年来,赵炳文时刻牢记党员的初心、使命。他用18年的时间见证了富各庄村的变迁,用18年的认真值守诠释了老党员的担当。“心如琉璃,内外明澈”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他说“时间能冲淡很多东西,留下的不是名利,是精神,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党员,也是一名普通的老百姓,简单生活,为民奉献。”
二、主要事迹
退伍老兵义务巡逻18年
赵丙文,男,生于1942年10月,汉族,通州区于家务乡富各庄村村民。赵丙文是一名退伍军人,又是一名党员。自退休之后赵丙文就自告奋勇报名加入了村里的治安巡逻岗。
义务巡逻不间断,一干就是18年
赵丙文清晨在村庄中巡逻
清晨6点,当富各庄村一片寂静,多数村民还在沉睡的时候,76岁老党员赵丙文开始了一天的巡逻,戴上“首都治安志愿者”的小红帽,给生锈的自行车绑上一个简易小马扎,到村南口的治安岗亭,跟其他三个义务巡逻员碰头。从村的一头到村的另一头,赵丙文作为富各庄村“老年义务巡逻队”的骨干,每天的任务是在村里来回查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遇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就到治安岗亭落个脚等雨停。家里人劝他回家休息会,年过古稀的赵老一会儿都不舍得休息,他说:“我得查看村里安全,哪能歇啊!”
赵丙文去除电线杆上的小广告
十几年的巡逻,练就了赵丙文的“火眼金睛”,突然多出的陌生人、随意堆放的垃圾、不知来路的小广告,都是赵丙文的“眼中钉”,有的时候还会有不小的危险。“有一天我在村口发现一个违法粘贴宣传单的人,立即进行了制止,那人看见我走过来,就跑掉了。我怕他再回来继续作案,就藏在角落处。果不其然,他又回来了,我立刻大吼一声,将其摁倒在地,并将其送往派出所。” 赵丙文嗓门高了不少,言语间充满自豪。
赵丙文在烈日下巡逻
“这个井盖松了,有隐患!”走着走着赵丙文突然蹲下来,仔细检查着村口的一处井盖。“赶紧给村支书说一下!” 赵丙文没有手机,赶忙用村民手机给书记打了电话,他自己站在井盖附近,没有移动脚步。他说:“我若是走开了,万一小孩子淘气或者有村民经过,岂不是很危险。”烈日当空,赵丙文坚守到村书记和抢修人员的到来。
就是这股认真负责的劲让赵丙文获得了村里的一致好评,提起他来大家赞不绝口。“18年来,赵丙文在巡逻中上报安全隐患100多起,有力地保障了村里治安。他特别较真儿、上心,有一股拗劲儿。”富各庄村村书记王立全这样评价赵丙文。
赵丙文在树荫下休息并四处观察安全隐患
退伍回乡后,赵丙文负责村里的治安管理,一管就是18多年,早年治安不太好,夜里会有邻村人来偷玉米、偷公家晒在外面的卷席。赵炳文常常凌晨一两点蹲守在暗处,发现了就大喝一声,扭送到派出所。“横眉冷对千夫指。我54年党龄了,对国家、家乡有害的事不能容忍。”赵丙文说。
时刻不忘初心,牢记党员使命
除了认真负责,赵丙文还是一个热心肠的人。赵丙文家有个木箱子,年代太久磨得发黄,轻易不打开,更不给别人看。有一天老伴无意中打开,才发现他攒了这么多证书,献血证、支援汶川地震的特殊党费收据、历年献爱心捐款的证书……“我都不知道,他从来不告诉我,说我不懂。”赵丙文的老伴笑着说。
赵丙文第一次捐款是1966年,邢台发生强烈地震,在工资每月6元钱的时代,他把他的全部身家100多块钱全捐了。“我认为钱对我没那么重要,我很开心能贡献自己微薄之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不仅我自己这样做,我也要求我的家人也这样做,我希望乐于助人成为我们的家风,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赵丙文不仅乐于助人,而且还做好事不留名。1963年河北发生特大洪灾,那次洪灾中,赵丙文右手无名指在抢险中被汽油桶砸断致残,回到军队还没有来得及处理伤口,又去执行新任务了。右手缺失了一个关节的他,没有申请伤残证明。用他的话说:“我在部队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雷锋做好事不留名,这样的小事不值得一提了,不能给大家添麻烦。”
赵丙文谈及巡逻很开心
赵丙文就是这样一位乐于助人,做事认真负责的人。他用18年的时间见证了富各庄村的变迁,用18年的认真值守诠释了老党员的担当。赵丙文工工整整地用楷体抄写了一遍“心如琉璃,内外明澈”。他说:“这句话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时间能冲淡很多东西,留下的不是名利,是精神,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党员,也是一名普通的老百姓,简单生活,为民奉献。”
赵丙文
一、人物介绍
赵丙文,男,生于1942年10月,汉族,通州区于家务乡富各庄村村民。赵丙文是一名退伍军人,又是一名党员。自退休之后赵丙文就自告奋勇报名村内的治安巡逻岗。义务巡逻不间断,一干就是18年,每天天不亮赵丙文就骑着自行车在村内来回查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18年来赵丙文在巡逻中上报安全隐患100多起,有力地保障了村里治安。入党54年来,赵炳文时刻牢记党员的初心、使命。他用18年的时间见证了富各庄村的变迁,用18年的认真值守诠释了老党员的担当。“心如琉璃,内外明澈”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他说“时间能冲淡很多东西,留下的不是名利,是精神,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党员,也是一名普通的老百姓,简单生活,为民奉献。”
二、主要事迹
退伍老兵义务巡逻18年
赵丙文,男,生于1942年10月,汉族,通州区于家务乡富各庄村村民。赵丙文是一名退伍军人,又是一名党员。自退休之后赵丙文就自告奋勇报名加入了村里的治安巡逻岗。
义务巡逻不间断,一干就是18年
赵丙文清晨在村庄中巡逻
清晨6点,当富各庄村一片寂静,多数村民还在沉睡的时候,76岁老党员赵丙文开始了一天的巡逻,戴上“首都治安志愿者”的小红帽,给生锈的自行车绑上一个简易小马扎,到村南口的治安岗亭,跟其他三个义务巡逻员碰头。从村的一头到村的另一头,赵丙文作为富各庄村“老年义务巡逻队”的骨干,每天的任务是在村里来回查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遇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就到治安岗亭落个脚等雨停。家里人劝他回家休息会,年过古稀的赵老一会儿都不舍得休息,他说:“我得查看村里安全,哪能歇啊!”
赵丙文去除电线杆上的小广告
十几年的巡逻,练就了赵丙文的“火眼金睛”,突然多出的陌生人、随意堆放的垃圾、不知来路的小广告,都是赵丙文的“眼中钉”,有的时候还会有不小的危险。“有一天我在村口发现一个违法粘贴宣传单的人,立即进行了制止,那人看见我走过来,就跑掉了。我怕他再回来继续作案,就藏在角落处。果不其然,他又回来了,我立刻大吼一声,将其摁倒在地,并将其送往派出所。” 赵丙文嗓门高了不少,言语间充满自豪。
赵丙文在烈日下巡逻
“这个井盖松了,有隐患!”走着走着赵丙文突然蹲下来,仔细检查着村口的一处井盖。“赶紧给村支书说一下!” 赵丙文没有手机,赶忙用村民手机给书记打了电话,他自己站在井盖附近,没有移动脚步。他说:“我若是走开了,万一小孩子淘气或者有村民经过,岂不是很危险。”烈日当空,赵丙文坚守到村书记和抢修人员的到来。
就是这股认真负责的劲让赵丙文获得了村里的一致好评,提起他来大家赞不绝口。“18年来,赵丙文在巡逻中上报安全隐患100多起,有力地保障了村里治安。他特别较真儿、上心,有一股拗劲儿。”富各庄村村书记王立全这样评价赵丙文。
赵丙文在树荫下休息并四处观察安全隐患
退伍回乡后,赵丙文负责村里的治安管理,一管就是18多年,早年治安不太好,夜里会有邻村人来偷玉米、偷公家晒在外面的卷席。赵炳文常常凌晨一两点蹲守在暗处,发现了就大喝一声,扭送到派出所。“横眉冷对千夫指。我54年党龄了,对国家、家乡有害的事不能容忍。”赵丙文说。
时刻不忘初心,牢记党员使命
除了认真负责,赵丙文还是一个热心肠的人。赵丙文家有个木箱子,年代太久磨得发黄,轻易不打开,更不给别人看。有一天老伴无意中打开,才发现他攒了这么多证书,献血证、支援汶川地震的特殊党费收据、历年献爱心捐款的证书……“我都不知道,他从来不告诉我,说我不懂。”赵丙文的老伴笑着说。
赵丙文第一次捐款是1966年,邢台发生强烈地震,在工资每月6元钱的时代,他把他的全部身家100多块钱全捐了。“我认为钱对我没那么重要,我很开心能贡献自己微薄之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不仅我自己这样做,我也要求我的家人也这样做,我希望乐于助人成为我们的家风,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赵丙文不仅乐于助人,而且还做好事不留名。1963年河北发生特大洪灾,那次洪灾中,赵丙文右手无名指在抢险中被汽油桶砸断致残,回到军队还没有来得及处理伤口,又去执行新任务了。右手缺失了一个关节的他,没有申请伤残证明。用他的话说:“我在部队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雷锋做好事不留名,这样的小事不值得一提了,不能给大家添麻烦。”
赵丙文谈及巡逻很开心
赵丙文就是这样一位乐于助人,做事认真负责的人。他用18年的时间见证了富各庄村的变迁,用18年的认真值守诠释了老党员的担当。赵丙文工工整整地用楷体抄写了一遍“心如琉璃,内外明澈”。他说:“这句话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时间能冲淡很多东西,留下的不是名利,是精神,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党员,也是一名普通的老百姓,简单生活,为民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