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清雯
一、人物介绍
彭清雯,女,1980年4月出生,《军嫂》杂志社总编。
她曾带队前往震后玉树采访救灾军人,曾登上凯旋军舰记录海军官兵出航的艰辛……大力报道军人、军嫂强军拥军的感人事迹。10年来,彭清雯在纸媒困境中坚守专注做精品,服务军人情感升华鱼水情的《军嫂》杂志赢得军内外美誉。她策划、组织多种形式的拥军活动,如心理讲座和军人子女免费研学等,倾心办实事令上万人次官兵及军属受益。
二、主要事迹
匠人匠心专做精品 《军嫂》赢得军民美誉
彭清雯,汉族,本科,民盟盟员,现任《军嫂》杂志社总编。
传播正能量,弘扬时代主旋律
作为一名创作者,彭清雯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彭清雯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响应社会关切,潜心创作了未成年人教育主题的长篇小说《我们真累》,发出为中小学生减负的呼声。其后,她将小说进行改编,担任编剧、制片人,摄制了青少年主题电视剧《炫年华》,着重体现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该剧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CCTV-8)《黄金强档》首播,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黄金时段《大风车》节目和全国多家省市电视台重播,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刘云山同志为此作出批示:“关注《炫年华》社会影响,积极组织评介。”该剧获团中央第9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文化作品奖、第26届电视剧“飞天奖”少儿电视剧三等奖。
正当彭清雯在影视行业发展前景被业界普遍看好时,军人家庭出身的她却放下了在影视行业的发展,怀着对国防和军队的情结进入《军嫂》杂志社,把目光投向了边关、军营、军人家庭,尤其关心、关注军嫂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环境和精神世界。她不计报酬,甘为他人作嫁衣,在采编一线至今已逾10年;她看淡个人得失,在纸媒体行业困境中坚守初心,承担杂志社多方面工作,因“职业病”长期颈椎不适也难得有时间治疗;她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和社会责任感,为军人家庭鼓与呼,展现军嫂风采、丰富军嫂文化,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双拥工作的良好氛围。中宣部传媒监管局原局长、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李军称赞《军嫂》杂志为“军人的集体家书,军嫂的精神家园”。
2020年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后,彭清雯在春节假期中立即策划在杂志微信公众号开始每日推送相关内容。为响应“雷锋日”“抗疫巾帼英雄”主题宣传,她策划特色线上活动,报道被“学习强国”APP连续进行首页推荐,其中“雷锋日”活动报道点击量达600万……受到市委宣传部有关管理部门的肯定,称其“体现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军嫂》杂志在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受到读者的好评”。
坚守初心,打造军嫂文化品牌
作为《军嫂》杂志总编,彭清雯以高度的责任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坚持对每期杂志进行认真审阅,10年来已对共计800万字以上的稿件严把导向关、知识关、文字关等,杂志多次在北京市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组织的专家审读工作中被评为“编校质量过硬”,受赞“该刊注重选题策划,文章可读性强”。她曾带队前往地震后的玉树,深度挖掘救灾官兵背后的故事;曾登上凯旋军舰,用镜头和文字捕捉、记录海军官兵出航的艰辛和军人家庭团聚的温暖,大力报道军人、军嫂强军拥军的感人事迹。
2018年5月,《军嫂》执行总编彭清雯在武警某部野外驻训点随机采访,官兵主动用手机照明
2019年1月,《军嫂》总编彭清雯迎接和平方舟凯旋时向官兵赠刊
彭清雯以匠人匠心专注做精品,贴近实际反映军人、军嫂心声,《军嫂》杂志成为军人、军嫂爱看乐看的优秀读物。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在《军嫂》阅评中认为“所刊发的文章均能正面讴歌军队官兵和军嫂的奉献精神,无声宣传了我党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是一本新时期服务军人情感、升华军民鱼水情的刊物”。杂志被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列为“首都精品期刊”;被中国期刊协会评为“中国最美期刊”(全国100家获奖);连续荣获由中宣部指导开展的第二届、第三届“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奖(全国分别有17家和20家获奖),其中2018年受到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批示鼓励,2019年作为5家获奖代表之一在中宣部召开的出版业务培训会上介绍经验,并被《光明日报》、人民网等媒体报道。
为增强杂志的品牌影响力,她锐意进取,不断求新求变,带领杂志社的同志们尝试发展、转型。杂志社策划、承制的国内首部军嫂主题公益宣传片《最美军嫂》,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6年度广播电视公益广告扶持奖励。杂志社编著《跟着信仰走——我们家的长征故事》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新书出版座谈会消息被央视综艺频道(CCTV-3)播发,该书被中国出版协会评为2016年度“中国30本好书”,并入选中宣部公布的“2017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出版物”,列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的《2017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2019年,她策划推出《军嫂说》系列视频,被“学习强国”APP等推荐,其中和平方舟主题的“军嫂说”点击量400多万。
心系拥军,倾情为军人军属服务
10年间,彭清雯热心公益、心系拥军,满腔热情为军人、军属办实事。针对基层官兵婚恋难问题,杂志社举办全国首届“军婚十大红娘”表彰大会,被国防部网站等报道。一名老兵的女儿患病,向杂志社求助后,彭清雯联系“雷锋传人”郭明义一同看望并筹款,目前女孩已康复。2018年,她在杂志社设立“八一慰问金”,直接帮助有生活困难的作者、主人公。2020年6月,“八一慰问金”首次拓展助学活动,目前已为21名贫困家庭学生筹措、转款21000元。
2018年5月,《军嫂》执行总编彭清雯在广州某部组织拥军活动时突降暴雨,台下战士们席地而坐却岿然不动,身旁官兵硬为她披上迷彩服,她深受触动在大雨中即兴感言
2019年8月,《军嫂》总编彭清雯于上海“东方绿舟”开展双拥活动,“航母”甲板上风雨欲来,当地新四军老战士仍兴致高昂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及关于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指示精神,彭清雯积极探索拓展爱军拥军、军民融合发展新途径、新空间。她在杂志新设《红色传承》《双拥之星》栏目,深入挖掘、报道、推广各地开展双拥活动和促进军民融合的新做法、新经验。比如,2019年7月,杂志社作为协办单位参与开展首届“羊城好军嫂”评选活动,宣传推广广州市妇联成立“军嫂之家”等;2020年1月、7月,杂志社作为媒体支持单位,先后参与报道海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河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等主办的省“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和“最美双拥人物”“最美军嫂”等评选活动。
2019年2月,《军嫂》总编彭清雯组织东风航天城师生免费研学活动圆满结束,孩子们依依不舍、相拥话别
2019年寒暑假,她策划3期活动,带领东风航天城的军人子女赴广州、上海及周边地区免费研学,进行国防教育,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互动交流。首期活动被新华社发消息,系列活动广受各界赞誉,有效地宣传了双拥和军民融合理念。2020年7月下旬,她策划通过线上测评、访谈等方式延续服务,为东风中学高中毕业生进行专业心理测评、辅助填报高考志愿,并组织两地少年等进行线上联谊交流。她关注官兵、军嫂的心理健康问题,为纾解压力,进一步提高广大官兵、军嫂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她组织带领特聘专家在军地广泛开展服务,仅特色项目心理讲座、团训就使上万人次官兵、军属受益,使他们面对工作更有激情,面对生活更有热情,促进了改革期间被服务部队的安全稳定和集中统一。
彭清雯
一、人物介绍
彭清雯,女,1980年4月出生,《军嫂》杂志社总编。
她曾带队前往震后玉树采访救灾军人,曾登上凯旋军舰记录海军官兵出航的艰辛……大力报道军人、军嫂强军拥军的感人事迹。10年来,彭清雯在纸媒困境中坚守专注做精品,服务军人情感升华鱼水情的《军嫂》杂志赢得军内外美誉。她策划、组织多种形式的拥军活动,如心理讲座和军人子女免费研学等,倾心办实事令上万人次官兵及军属受益。
二、主要事迹
匠人匠心专做精品 《军嫂》赢得军民美誉
彭清雯,汉族,本科,民盟盟员,现任《军嫂》杂志社总编。
传播正能量,弘扬时代主旋律
作为一名创作者,彭清雯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彭清雯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响应社会关切,潜心创作了未成年人教育主题的长篇小说《我们真累》,发出为中小学生减负的呼声。其后,她将小说进行改编,担任编剧、制片人,摄制了青少年主题电视剧《炫年华》,着重体现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该剧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CCTV-8)《黄金强档》首播,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黄金时段《大风车》节目和全国多家省市电视台重播,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刘云山同志为此作出批示:“关注《炫年华》社会影响,积极组织评介。”该剧获团中央第9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文化作品奖、第26届电视剧“飞天奖”少儿电视剧三等奖。
正当彭清雯在影视行业发展前景被业界普遍看好时,军人家庭出身的她却放下了在影视行业的发展,怀着对国防和军队的情结进入《军嫂》杂志社,把目光投向了边关、军营、军人家庭,尤其关心、关注军嫂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环境和精神世界。她不计报酬,甘为他人作嫁衣,在采编一线至今已逾10年;她看淡个人得失,在纸媒体行业困境中坚守初心,承担杂志社多方面工作,因“职业病”长期颈椎不适也难得有时间治疗;她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和社会责任感,为军人家庭鼓与呼,展现军嫂风采、丰富军嫂文化,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双拥工作的良好氛围。中宣部传媒监管局原局长、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李军称赞《军嫂》杂志为“军人的集体家书,军嫂的精神家园”。
2020年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后,彭清雯在春节假期中立即策划在杂志微信公众号开始每日推送相关内容。为响应“雷锋日”“抗疫巾帼英雄”主题宣传,她策划特色线上活动,报道被“学习强国”APP连续进行首页推荐,其中“雷锋日”活动报道点击量达600万……受到市委宣传部有关管理部门的肯定,称其“体现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军嫂》杂志在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受到读者的好评”。
坚守初心,打造军嫂文化品牌
作为《军嫂》杂志总编,彭清雯以高度的责任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坚持对每期杂志进行认真审阅,10年来已对共计800万字以上的稿件严把导向关、知识关、文字关等,杂志多次在北京市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组织的专家审读工作中被评为“编校质量过硬”,受赞“该刊注重选题策划,文章可读性强”。她曾带队前往地震后的玉树,深度挖掘救灾官兵背后的故事;曾登上凯旋军舰,用镜头和文字捕捉、记录海军官兵出航的艰辛和军人家庭团聚的温暖,大力报道军人、军嫂强军拥军的感人事迹。
2018年5月,《军嫂》执行总编彭清雯在武警某部野外驻训点随机采访,官兵主动用手机照明
2019年1月,《军嫂》总编彭清雯迎接和平方舟凯旋时向官兵赠刊
彭清雯以匠人匠心专注做精品,贴近实际反映军人、军嫂心声,《军嫂》杂志成为军人、军嫂爱看乐看的优秀读物。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在《军嫂》阅评中认为“所刊发的文章均能正面讴歌军队官兵和军嫂的奉献精神,无声宣传了我党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是一本新时期服务军人情感、升华军民鱼水情的刊物”。杂志被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列为“首都精品期刊”;被中国期刊协会评为“中国最美期刊”(全国100家获奖);连续荣获由中宣部指导开展的第二届、第三届“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奖(全国分别有17家和20家获奖),其中2018年受到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批示鼓励,2019年作为5家获奖代表之一在中宣部召开的出版业务培训会上介绍经验,并被《光明日报》、人民网等媒体报道。
为增强杂志的品牌影响力,她锐意进取,不断求新求变,带领杂志社的同志们尝试发展、转型。杂志社策划、承制的国内首部军嫂主题公益宣传片《最美军嫂》,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6年度广播电视公益广告扶持奖励。杂志社编著《跟着信仰走——我们家的长征故事》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新书出版座谈会消息被央视综艺频道(CCTV-3)播发,该书被中国出版协会评为2016年度“中国30本好书”,并入选中宣部公布的“2017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出版物”,列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的《2017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2019年,她策划推出《军嫂说》系列视频,被“学习强国”APP等推荐,其中和平方舟主题的“军嫂说”点击量400多万。
心系拥军,倾情为军人军属服务
10年间,彭清雯热心公益、心系拥军,满腔热情为军人、军属办实事。针对基层官兵婚恋难问题,杂志社举办全国首届“军婚十大红娘”表彰大会,被国防部网站等报道。一名老兵的女儿患病,向杂志社求助后,彭清雯联系“雷锋传人”郭明义一同看望并筹款,目前女孩已康复。2018年,她在杂志社设立“八一慰问金”,直接帮助有生活困难的作者、主人公。2020年6月,“八一慰问金”首次拓展助学活动,目前已为21名贫困家庭学生筹措、转款21000元。
2018年5月,《军嫂》执行总编彭清雯在广州某部组织拥军活动时突降暴雨,台下战士们席地而坐却岿然不动,身旁官兵硬为她披上迷彩服,她深受触动在大雨中即兴感言
2019年8月,《军嫂》总编彭清雯于上海“东方绿舟”开展双拥活动,“航母”甲板上风雨欲来,当地新四军老战士仍兴致高昂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及关于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指示精神,彭清雯积极探索拓展爱军拥军、军民融合发展新途径、新空间。她在杂志新设《红色传承》《双拥之星》栏目,深入挖掘、报道、推广各地开展双拥活动和促进军民融合的新做法、新经验。比如,2019年7月,杂志社作为协办单位参与开展首届“羊城好军嫂”评选活动,宣传推广广州市妇联成立“军嫂之家”等;2020年1月、7月,杂志社作为媒体支持单位,先后参与报道海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河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等主办的省“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和“最美双拥人物”“最美军嫂”等评选活动。
2019年2月,《军嫂》总编彭清雯组织东风航天城师生免费研学活动圆满结束,孩子们依依不舍、相拥话别
2019年寒暑假,她策划3期活动,带领东风航天城的军人子女赴广州、上海及周边地区免费研学,进行国防教育,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互动交流。首期活动被新华社发消息,系列活动广受各界赞誉,有效地宣传了双拥和军民融合理念。2020年7月下旬,她策划通过线上测评、访谈等方式延续服务,为东风中学高中毕业生进行专业心理测评、辅助填报高考志愿,并组织两地少年等进行线上联谊交流。她关注官兵、军嫂的心理健康问题,为纾解压力,进一步提高广大官兵、军嫂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她组织带领特聘专家在军地广泛开展服务,仅特色项目心理讲座、团训就使上万人次官兵、军属受益,使他们面对工作更有激情,面对生活更有热情,促进了改革期间被服务部队的安全稳定和集中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