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21年 >  8月 >  第五周榜单
[诚实守信]王冬:微利便民 让防疫人员吃上放心饭
首都文明网 2021-08-30

 

王冬

一、人物介绍

        王冬,男,1971年1月出生,北京东方阳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

        坚持微利便民的“阳阳餐饮”,已拥有700名员工25家门店、每天为2万多人提供早餐。疫情期间王冬主动承担防疫工作者的餐食配送,日均送餐超3000份、最多一天超万份。他坚持对员工多次核酸检测、厂区每日消毒通风、食材选大供应商每一批都可追溯,确保每一份饭菜卫生可靠。

二、主要事迹

微利便民 让防疫人员吃上放心饭

王冬在全国商贸表彰大会接受表彰

        “阳阳中国饭”,作为首都南城一个“家喻户晓”的本土品牌,经过二十余载的风霜洗礼,已从兴起于快餐时代的一家门店,到崛起为行业领先的餐饮集团——阳阳企业。但作为创始人的王冬这一路走得并不顺利,17岁那年,王冬拜了第一个师傅。外号“崔大刀”,他跟着崔师傅学手艺,帮着打下手,从最基础的切土豆开始。学艺的过程是艰辛的,他还需要自己打零工来补贴。摆过地摊、卖过菜,还在天安门广场上帮人照过相。让王冬记忆犹新的是,那时的他每天凌晨两点骑着三轮车去新发地批发蔬菜,上午将菜卖完后,挣点零花钱后,下午两点钟后再去饭店学习厨艺。1989年,18岁的王冬有了一定的手艺和经济基础后,决定小试牛刀——开店。很快他在前门附近开了一家不到一百平方米的炸酱面馆,因为味道正宗,每天进店吃面的顾客都需要排队,不到一年时间,他挣了十万元钱。挣了钱的王冬有点飘飘然,心想着应该干点大买卖。有朋友介绍,凭他的手艺可以到国外开店,信以为真的他在短时间内将面馆转让,打包并往国外邮寄了所有的餐饮设备和工具,准备去国外奋斗捞金。不料,他的出国手续一直办不下来,最后被大使馆拒签了,欲哭无泪,王冬的第一次开店就这样结束了。1990年,王冬应聘到兆龙饭店工作,从普通的厨师干到厨师长,最后还获得了特级厨师的证书。2000年他毅然从杭州回到家乡大兴创立北京东方阳阳快餐有限责任公司,王冬的创业之路到这里也走上了正轨。他说,“任何一个成功男人后面肯定受过酸甜苦辣,他如果没有受过大的刺激和磨难,他可能很难成功。”

王冬带丰台区其他企业参观车间

        王冬想能让所有中国人都吃上健康,安心、卫生且高质量的早餐。不让洋快餐把中国人的胃口变软了。就这样,他从一家餐饮小店起步,逐渐发展为“阳阳·中国饭”便民早餐,味道有“锅气”、价格接“地气”,成为社区居民喜爱的中国特色快餐品牌。“阳阳·中国饭”之所以叫“中国饭”,王冬认为,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定要回馈政府、回馈社会。怎么回馈?就是将这些用到惠民工程上去。既让利于民,又坚持传统的中餐文化。他的阳阳快餐现在拥有700名员工,在大兴有25家店,每天为区域内2万多人提供早餐。“早餐做出成就,根本没有什么秘密。细心、坚持,这就够了。”王冬这样总结他的餐饮成功之道。

        疫情防控期间,天宫院街道融汇小区、云立方小区等10多个小区陆续实行封闭管理和管控。没有被禁锢的城,只有不离开的爱。阳阳餐饮集团作为大兴区第一批团餐服务企业,王冬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发挥自身优势,第一时间组织人力物力,主动承担防疫工作者的餐食配送等后勤保障工作。更是亲自带领团队为各社区工作者和医护人员送餐,期间,阳阳快餐日均送餐超3000份,累计送餐超6万份,最多一天承担了超1万份的送餐任务。但王冬一直坚持与工作人员一起将热乎乎的饭菜送到各个指定点,保证了一线防疫人员的吃饭问题。 

王冬带新西兰国家党主席参观车间

        作为首都南城首屈一指的餐饮企业,“阳阳·中国饭”一直严把食品安全质量关,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疫情防控期间阳阳餐饮总部更是为全体员工健康检测和多次核酸检测,确保每名阳阳员工上岗前均进行体温、登记、扫码和持三日有效核酸进入厂区。从阳阳开始建厂起,厂区就保持每日进行消毒和通风;车辆进出严格消毒;肉类食材选用国产自有冷链大型供应商;蔬菜集中采购净菜,确保每批食材都可追溯,检疫检测完善;绝不使用过期食材,加工生产环节安全可靠。严格的要求,守好食品安全第一线,不辜负每一份信任,确保每一份到百姓手中的饭菜放心、健康。

        如今已经50岁的王冬,一直坚持在文化中塑造品牌,在品质中成就信赖,秉承“乐于奉献、忠于诚信、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匠心精神,一如既往地扎根百姓、服务百姓,造福百姓,传承伟大的中国餐饮文化,立足北京,放眼全球,做有“锅气”全世界都爱吃的中国饭。

王冬带新西兰国家党主席参观车间

王冬为优秀员工培训企业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21年 >  8月 >  第五周榜单
[诚实守信]王冬:微利便民 让防疫人员吃上放心饭
首都文明网 2021-08-30

 

王冬

一、人物介绍

        王冬,男,1971年1月出生,北京东方阳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

        坚持微利便民的“阳阳餐饮”,已拥有700名员工25家门店、每天为2万多人提供早餐。疫情期间王冬主动承担防疫工作者的餐食配送,日均送餐超3000份、最多一天超万份。他坚持对员工多次核酸检测、厂区每日消毒通风、食材选大供应商每一批都可追溯,确保每一份饭菜卫生可靠。

二、主要事迹

微利便民 让防疫人员吃上放心饭

王冬在全国商贸表彰大会接受表彰

        “阳阳中国饭”,作为首都南城一个“家喻户晓”的本土品牌,经过二十余载的风霜洗礼,已从兴起于快餐时代的一家门店,到崛起为行业领先的餐饮集团——阳阳企业。但作为创始人的王冬这一路走得并不顺利,17岁那年,王冬拜了第一个师傅。外号“崔大刀”,他跟着崔师傅学手艺,帮着打下手,从最基础的切土豆开始。学艺的过程是艰辛的,他还需要自己打零工来补贴。摆过地摊、卖过菜,还在天安门广场上帮人照过相。让王冬记忆犹新的是,那时的他每天凌晨两点骑着三轮车去新发地批发蔬菜,上午将菜卖完后,挣点零花钱后,下午两点钟后再去饭店学习厨艺。1989年,18岁的王冬有了一定的手艺和经济基础后,决定小试牛刀——开店。很快他在前门附近开了一家不到一百平方米的炸酱面馆,因为味道正宗,每天进店吃面的顾客都需要排队,不到一年时间,他挣了十万元钱。挣了钱的王冬有点飘飘然,心想着应该干点大买卖。有朋友介绍,凭他的手艺可以到国外开店,信以为真的他在短时间内将面馆转让,打包并往国外邮寄了所有的餐饮设备和工具,准备去国外奋斗捞金。不料,他的出国手续一直办不下来,最后被大使馆拒签了,欲哭无泪,王冬的第一次开店就这样结束了。1990年,王冬应聘到兆龙饭店工作,从普通的厨师干到厨师长,最后还获得了特级厨师的证书。2000年他毅然从杭州回到家乡大兴创立北京东方阳阳快餐有限责任公司,王冬的创业之路到这里也走上了正轨。他说,“任何一个成功男人后面肯定受过酸甜苦辣,他如果没有受过大的刺激和磨难,他可能很难成功。”

王冬带丰台区其他企业参观车间

        王冬想能让所有中国人都吃上健康,安心、卫生且高质量的早餐。不让洋快餐把中国人的胃口变软了。就这样,他从一家餐饮小店起步,逐渐发展为“阳阳·中国饭”便民早餐,味道有“锅气”、价格接“地气”,成为社区居民喜爱的中国特色快餐品牌。“阳阳·中国饭”之所以叫“中国饭”,王冬认为,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定要回馈政府、回馈社会。怎么回馈?就是将这些用到惠民工程上去。既让利于民,又坚持传统的中餐文化。他的阳阳快餐现在拥有700名员工,在大兴有25家店,每天为区域内2万多人提供早餐。“早餐做出成就,根本没有什么秘密。细心、坚持,这就够了。”王冬这样总结他的餐饮成功之道。

        疫情防控期间,天宫院街道融汇小区、云立方小区等10多个小区陆续实行封闭管理和管控。没有被禁锢的城,只有不离开的爱。阳阳餐饮集团作为大兴区第一批团餐服务企业,王冬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发挥自身优势,第一时间组织人力物力,主动承担防疫工作者的餐食配送等后勤保障工作。更是亲自带领团队为各社区工作者和医护人员送餐,期间,阳阳快餐日均送餐超3000份,累计送餐超6万份,最多一天承担了超1万份的送餐任务。但王冬一直坚持与工作人员一起将热乎乎的饭菜送到各个指定点,保证了一线防疫人员的吃饭问题。 

王冬带新西兰国家党主席参观车间

        作为首都南城首屈一指的餐饮企业,“阳阳·中国饭”一直严把食品安全质量关,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疫情防控期间阳阳餐饮总部更是为全体员工健康检测和多次核酸检测,确保每名阳阳员工上岗前均进行体温、登记、扫码和持三日有效核酸进入厂区。从阳阳开始建厂起,厂区就保持每日进行消毒和通风;车辆进出严格消毒;肉类食材选用国产自有冷链大型供应商;蔬菜集中采购净菜,确保每批食材都可追溯,检疫检测完善;绝不使用过期食材,加工生产环节安全可靠。严格的要求,守好食品安全第一线,不辜负每一份信任,确保每一份到百姓手中的饭菜放心、健康。

        如今已经50岁的王冬,一直坚持在文化中塑造品牌,在品质中成就信赖,秉承“乐于奉献、忠于诚信、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匠心精神,一如既往地扎根百姓、服务百姓,造福百姓,传承伟大的中国餐饮文化,立足北京,放眼全球,做有“锅气”全世界都爱吃的中国饭。

王冬带新西兰国家党主席参观车间

王冬为优秀员工培训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