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芙蓉,女,汉族,196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喉科主任(2002-2018)。马芙蓉行医近40年,一直致力于治疗失聪和听障患者。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的耳聋患者,她成立了芙蓉爱耳基金,奔走多地积极推动“贫困聋儿百人救助计划”等系列医疗服务活动,先后免费救助5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以及边陲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失聪患者。
马芙蓉,1985年来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参加工作。2002年至2018年,曾担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喉科科室主任。她刻苦钻研技术,默默奉献,一干就是39年。由于她长期过度劳累,于2014年患上了乳腺癌,随后进行了两次大手术。2015年又因脑肿瘤进行了生命禁区的开颅手术,手术后20天马芙蓉就又忘我地返回工作岗位。虽然两次从死亡线上回归,但马芙蓉初心不改,仍然对医疗、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高度负责和全身心投入。
在政治方面,马芙蓉曾作为海淀区第十届政协委员,多次荣获海淀政协优秀提案奖,并与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一起参加全国政协委员学习活动,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多次报道。马芙蓉曾受到中央组织部的邀请,与国内著名的院士和科学家如邱成桐、颜宁、众多政界军界知名将军如金一南、罗源等,于2015年夏天在北戴河受到刘云山、赵乐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接见。马芙蓉坚守初心,政治过硬。曾担任海淀区监察委员会第1届特邀监督员。并代表海淀区政协参加了70周年国庆10万群众游行活动。曾荣获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等多个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北京大学荣誉称号。
在临床方面,马芙蓉技术过硬,勇闯高难度经耳部颅底手术无人区,经常在手术台上连续工作一天一夜。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被中央电视台称作“国内知名耳科专家”。曾获得“名医奖”、“医学人文医生”等称号。获得环球时报、医师报等媒体评选的““荣耀医者”“人文情怀奖””称号。
在教学方面,马芙蓉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医生,亲手培养优秀博士生70多人。她心系学生,夜深了,她还在病床上修改着学生的毕业论文。曾荣获北京市和全国住院医师心中的好老师称号(中国医师协会颁发)。她带领的团队,开创了我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制定了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基地标准和培养标准。
在科研方面,马芙蓉在耳科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成绩显著。曾担任国家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以及首都科学发展专项基金等众多课题研究。带领团队积极研究耳聋耳鸣眩晕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荣获中华医学奖三等奖和华夏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发表论文300余篇。编写多部著作。并代表国家多次参加国际交流活动并进行大会发言。她思想开放,思维敏锐活跃,积极进行人工智能手术机器人在耳科人工耳蜗植入中的创新研发并获发明专利等。
马芙蓉积极投身公益事业。获得中国医师协会颁发的人文医生奖,两次死亡线上的回归,她并没有被疾病所吓倒,2015年,马芙蓉带病成立了“芙蓉爱耳基金”,自筹基金200多万,帮扶了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和偏远地区的50多位失聪儿童回归有声世界。2021年获得海淀妇联评选的精神文明人物光荣称号。
马芙蓉热爱公益事业,现担任第5届及第6届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理事。在第4届理事会期间(前任理事长为陶铸的女儿陶思亮),马芙蓉曾受到毛主席女儿李敏接见并签字赠书。马芙蓉现担任第6届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积极组织编撰国家第1部有关听力健康的《蓝皮书》,积极进行公众的科普宣传和基层医生的培养。并在专委会下设10多个有关听力健康的专委会。并奔赴各地组织专家座谈会,团结广大耳鼻喉科医生积极投入中国老龄化社会所面临的听力健康保健工作,积极推动听力行业快速健康发展。她走入残疾儿童和老兵中,关爱特殊人群的听力健康,为他们免费配备助听器,让这些为革命曾经作出贡献的老兵们能够乐享健康高生活质量的晚年。
马芙蓉带领团队进行基层医生的帮扶,奔赴革命苏区如福建龙岩、宁德闽东地区等参加义诊、手把手传授耳科手术技术,提升基层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在她的帮助下,当地的医生已经完全能够胜任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和疑难复杂的显微镜下和耳内镜下的耳科高难度手术,现在当地的患者不出家门口就可以在当地进行人工耳蜗手术和耳科手术。她的事迹,于2021年1月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专题报道和表扬。并获得海淀区2023年度精神文明人物提名奖。
马芙蓉,女,汉族,196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喉科主任(2002-2018)。马芙蓉行医近40年,一直致力于治疗失聪和听障患者。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的耳聋患者,她成立了芙蓉爱耳基金,奔走多地积极推动“贫困聋儿百人救助计划”等系列医疗服务活动,先后免费救助5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以及边陲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失聪患者。
马芙蓉,1985年来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参加工作。2002年至2018年,曾担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喉科科室主任。她刻苦钻研技术,默默奉献,一干就是39年。由于她长期过度劳累,于2014年患上了乳腺癌,随后进行了两次大手术。2015年又因脑肿瘤进行了生命禁区的开颅手术,手术后20天马芙蓉就又忘我地返回工作岗位。虽然两次从死亡线上回归,但马芙蓉初心不改,仍然对医疗、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高度负责和全身心投入。
在政治方面,马芙蓉曾作为海淀区第十届政协委员,多次荣获海淀政协优秀提案奖,并与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一起参加全国政协委员学习活动,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多次报道。马芙蓉曾受到中央组织部的邀请,与国内著名的院士和科学家如邱成桐、颜宁、众多政界军界知名将军如金一南、罗源等,于2015年夏天在北戴河受到刘云山、赵乐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接见。马芙蓉坚守初心,政治过硬。曾担任海淀区监察委员会第1届特邀监督员。并代表海淀区政协参加了70周年国庆10万群众游行活动。曾荣获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等多个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北京大学荣誉称号。
在临床方面,马芙蓉技术过硬,勇闯高难度经耳部颅底手术无人区,经常在手术台上连续工作一天一夜。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被中央电视台称作“国内知名耳科专家”。曾获得“名医奖”、“医学人文医生”等称号。获得环球时报、医师报等媒体评选的““荣耀医者”“人文情怀奖””称号。
在教学方面,马芙蓉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医生,亲手培养优秀博士生70多人。她心系学生,夜深了,她还在病床上修改着学生的毕业论文。曾荣获北京市和全国住院医师心中的好老师称号(中国医师协会颁发)。她带领的团队,开创了我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制定了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基地标准和培养标准。
在科研方面,马芙蓉在耳科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成绩显著。曾担任国家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以及首都科学发展专项基金等众多课题研究。带领团队积极研究耳聋耳鸣眩晕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荣获中华医学奖三等奖和华夏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发表论文300余篇。编写多部著作。并代表国家多次参加国际交流活动并进行大会发言。她思想开放,思维敏锐活跃,积极进行人工智能手术机器人在耳科人工耳蜗植入中的创新研发并获发明专利等。
马芙蓉积极投身公益事业。获得中国医师协会颁发的人文医生奖,两次死亡线上的回归,她并没有被疾病所吓倒,2015年,马芙蓉带病成立了“芙蓉爱耳基金”,自筹基金200多万,帮扶了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和偏远地区的50多位失聪儿童回归有声世界。2021年获得海淀妇联评选的精神文明人物光荣称号。
马芙蓉热爱公益事业,现担任第5届及第6届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理事。在第4届理事会期间(前任理事长为陶铸的女儿陶思亮),马芙蓉曾受到毛主席女儿李敏接见并签字赠书。马芙蓉现担任第6届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积极组织编撰国家第1部有关听力健康的《蓝皮书》,积极进行公众的科普宣传和基层医生的培养。并在专委会下设10多个有关听力健康的专委会。并奔赴各地组织专家座谈会,团结广大耳鼻喉科医生积极投入中国老龄化社会所面临的听力健康保健工作,积极推动听力行业快速健康发展。她走入残疾儿童和老兵中,关爱特殊人群的听力健康,为他们免费配备助听器,让这些为革命曾经作出贡献的老兵们能够乐享健康高生活质量的晚年。
马芙蓉带领团队进行基层医生的帮扶,奔赴革命苏区如福建龙岩、宁德闽东地区等参加义诊、手把手传授耳科手术技术,提升基层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在她的帮助下,当地的医生已经完全能够胜任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和疑难复杂的显微镜下和耳内镜下的耳科高难度手术,现在当地的患者不出家门口就可以在当地进行人工耳蜗手术和耳科手术。她的事迹,于2021年1月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专题报道和表扬。并获得海淀区2023年度精神文明人物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