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25年 >  7月 >  第四周榜单
[敬业奉献]杨菁:忠诚铸剑 赤胆护民 多面出击筑牢城市安全防线
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25-07-28

杨菁

一.人物介绍

杨菁,男,汉族,1990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反恐怖和特巡警支队警长。面对各类极端危险及复杂的现场环境,杨菁英勇无畏、冲锋在前,凭借机敏的反应速度和过硬的身体素质,先后成功带头处置极端暴力抗法,自伤自残跳楼等突发敏感案事件100余起,处置成功率100%,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作为一名专职教官,针对全市棘手警情,他主动研究车辆拦截及控制技术,形成一套有特色的拦截停技术。针对汛期等自然灾害情况,为局内一线民警开展集中培训和送教上门,在防冲撞、高飘物处置、水域救援、醉酒精神病人员处置、抓捕控制和个人极端行为处置等方面,累计对分局各派出所教员和民警1000余人次开展二级、三级培训。


杨菁(右)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二.事迹介绍

持刀歹徒正叫嚣着“抢银行”,一名训练有素的特警猎豹般冲上前去,空手夺刃将其制服,一场险情瞬间化解……这不是电影里的酷炫镜头,而是2021年发生在海淀区某银行惊心动魄的一幕。

“咱们俩聊会天儿,我尽最大努力,帮你解决你的问题,孩子们都在上课呢……”

“你把那孩子放了,我把头盔摘了,我什么东西都不带,我过去换一下孩子,你劫持我,行不行?”

杨菁面对劫持学生的歹徒沉着冷静,语气温和,歹徒态度嚣张,却有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你当我是傻子哪?我干不过你,我知道。”

“我只是帮你解决问题,咱俩当朋友聊一会儿,行不行?“

2023年6月12日7时许,曾在海淀区某中学务工的犯罪嫌疑人袁某,驾车强行闯入校园,在将一名学生剐蹭撞伤之后,又挟持了另一名学生。接到警情后,杨菁带领处突车组火速赶赴现场,经对现场环境迅速观察后,他第一时间与歹徒开展谈判。谈判中杨菁主动脱下防护装备,表示用自己交换被挟持学生。果然,富有技巧和策略性的谈判,不仅给支援警力到达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而且成功分散了歹徒注意力。就在歹徒分神的瞬间,杨菁瞄准机不可失的战机,凭借特警的勇猛果断和击剑运动员的速度灵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几个健步冲到歹徒身边,与同事合力将其制服,成功解救被了劫持学生,整个过程眨眼之间一气呵成。

十一年特警,杨菁经历这样的场面数不胜数,面对各类严重暴力犯罪、恐怖活动和各种极端案事件,他的回答永远是:危难至,不彷徨!从警以来,他曾徒手夺刀将抢劫银行的歹徒制服;他曾在水岸家园以盾牌对阵歹徒和手绑在一起两把利刃;他曾成功处置了北坞嘉园持刀挟持母亲、西木楼社区精神异常男子持刀伤人等各类极端突发事件百余次,其中徒手夺白刃的处置现场就不下10余次。从警以来,他先后获得了北京市公安局“反恐精英·特警先锋”、北京市公安局“优秀引路师傅”、北京市公安局“优秀师徒”、海淀分局“最美警察,海淀榜样”、海淀分局“优秀教官”、海淀分局“十佳巡逻车组”、“安保之星”、“防疫之星”、海淀区“党旗下优秀应急新青年”等荣誉称号,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个人嘉奖6次。

“能看出他刚刚哭过,他站在的位置是一个把角处,接近条件非常差,没有盲区和隐蔽接近的条件。”

今年7月15日19时30分,接到分局布警: 一名男子在辖区一居民楼19层楼顶欲跳楼自杀。当杨菁和战友们赶到现场时,轻生男孩已经站在19层楼顶边缘的护栏外,面色苍白、一言不发,情况十分危急。

“只能靠说话分散他的注意力……” 当杨菁爬到楼顶,男孩见有人接近非常抵触。虽是盛夏三伏,男孩的癫狂状态,让杨菁瞬间出了一身冷汗。

“千万别冲动,我知道你心里委屈,有什么事你跟哥说,哥是警察……”杨菁一边温言劝慰分散男孩注意力,一边从侧面慢慢靠近,寻机随时准备施救。突然,男孩做出惊人之举——双手脱离护栏,身体悬空于楼体外,只有手指扒着楼外沿儿,做出了欲跳楼动作!

千钧一发之际,匍匐前进的杨菁冒着高空跌落的风险,一越向前死死扣住男孩的双手,后续警力迅速支援, “控制住了!”当杨菁和战友合力将男孩从护栏外拽到天台安全区域,围观群众发出雷鸣般的掌声,BTV《法治进行时》栏目也以“男子爬上19楼,海淀特警果断出击”为题进行了报道。

“用生命保护生命是我的信仰”杨菁说,“每一次在极端环境下做出危险动作,我心里也害怕,但想到这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就必须尽最大努力挽救,没有选择。”在京密引水渠女子跳河警情中,正值2月,冰水刺骨,他毫不犹豫跳河救人,咬紧牙关游到河中央将女子救回。“河要是再宽个3米5米,就游回不来了,冻僵了,说不出话了……” 今年初在颐和园施救落入冰窟的群众,他又一次体会到被冻僵的感觉。自2013年从警以来,杨菁妥善处置了多起跳楼跳河自伤自残极端事件,处置成功率100%,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嫌疑人车辆已经截停,破拆手准备……”

“车窗部位不同破拆要点不同,要精准判断现场情况…… ”

作为分局教官,杨菁亲手培训了特警以及分局千余名一线警力,每天清晨或深夜,他都牢牢钉在训练场上,就现场处置的各类问题做出精彩演绎,将自己“独门秘籍”无私地传授给战友。


杨菁为队友讲解技术要领

针对全市棘手警情及自然灾害等情况,他结合自身处置经验,送教上门为分局一线民警开展集中培训,内容涵盖防冲撞、高飘物处置、水域救援、抓捕控制、巡逻盘查和、醉酒精神病人员处置和个人极端行为处置等方方面面。与此同时,他还在社会面开展反恐应急培训,其中,对全区中小幼及大学生进行的安全教育及自救能力的培训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战场就是强者的舞台,要想比别人做的好,就得比别人练得狠。” 这是杨菁一直秉持的训练理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带领特警队员从基础科目做起,经历了炼狱般的锤炼,不管训练多苦多累他永远是冲在最前的一个,特别是每年一度的超极限强化训练月和魔鬼周野外拉练,从制定训练方案、设定科目,到踏勘路线,再到后勤保障,从带领队员在伸手不见的五指的靶场夜间射击,利用手电的微光上膛,再到每天负重30斤,在高温达到38度的山地丛林越野,队友们说:剑客太卷了!而杨菁说:“只有高强度训练才能催生高质量实战效果,这是我们唯一的途径。因为对于我们来说,往往占得一分先机,就能决定生死,影响胜负。”

冷静判断,精准出击,一剑封喉……在防暴处突的战场上,一往无前的杨菁素有“剑客”绰号,而对这位年轻的“老特警”来说,事业和获得多少嘉奖无关,却和梦想息息相关。2020年8月26日,杨菁代表全国公安民警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人民警察队伍授旗仪式。亲历了激动人心时刻的杨菁说:能成为反恐处突的第一选择和最后一道防线,我此生荣幸。”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25年 >  7月 >  第四周榜单
[敬业奉献]杨菁:忠诚铸剑 赤胆护民 多面出击筑牢城市安全防线
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25-07-28

杨菁

一.人物介绍

杨菁,男,汉族,1990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反恐怖和特巡警支队警长。面对各类极端危险及复杂的现场环境,杨菁英勇无畏、冲锋在前,凭借机敏的反应速度和过硬的身体素质,先后成功带头处置极端暴力抗法,自伤自残跳楼等突发敏感案事件100余起,处置成功率100%,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作为一名专职教官,针对全市棘手警情,他主动研究车辆拦截及控制技术,形成一套有特色的拦截停技术。针对汛期等自然灾害情况,为局内一线民警开展集中培训和送教上门,在防冲撞、高飘物处置、水域救援、醉酒精神病人员处置、抓捕控制和个人极端行为处置等方面,累计对分局各派出所教员和民警1000余人次开展二级、三级培训。


杨菁(右)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二.事迹介绍

持刀歹徒正叫嚣着“抢银行”,一名训练有素的特警猎豹般冲上前去,空手夺刃将其制服,一场险情瞬间化解……这不是电影里的酷炫镜头,而是2021年发生在海淀区某银行惊心动魄的一幕。

“咱们俩聊会天儿,我尽最大努力,帮你解决你的问题,孩子们都在上课呢……”

“你把那孩子放了,我把头盔摘了,我什么东西都不带,我过去换一下孩子,你劫持我,行不行?”

杨菁面对劫持学生的歹徒沉着冷静,语气温和,歹徒态度嚣张,却有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你当我是傻子哪?我干不过你,我知道。”

“我只是帮你解决问题,咱俩当朋友聊一会儿,行不行?“

2023年6月12日7时许,曾在海淀区某中学务工的犯罪嫌疑人袁某,驾车强行闯入校园,在将一名学生剐蹭撞伤之后,又挟持了另一名学生。接到警情后,杨菁带领处突车组火速赶赴现场,经对现场环境迅速观察后,他第一时间与歹徒开展谈判。谈判中杨菁主动脱下防护装备,表示用自己交换被挟持学生。果然,富有技巧和策略性的谈判,不仅给支援警力到达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而且成功分散了歹徒注意力。就在歹徒分神的瞬间,杨菁瞄准机不可失的战机,凭借特警的勇猛果断和击剑运动员的速度灵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几个健步冲到歹徒身边,与同事合力将其制服,成功解救被了劫持学生,整个过程眨眼之间一气呵成。

十一年特警,杨菁经历这样的场面数不胜数,面对各类严重暴力犯罪、恐怖活动和各种极端案事件,他的回答永远是:危难至,不彷徨!从警以来,他曾徒手夺刀将抢劫银行的歹徒制服;他曾在水岸家园以盾牌对阵歹徒和手绑在一起两把利刃;他曾成功处置了北坞嘉园持刀挟持母亲、西木楼社区精神异常男子持刀伤人等各类极端突发事件百余次,其中徒手夺白刃的处置现场就不下10余次。从警以来,他先后获得了北京市公安局“反恐精英·特警先锋”、北京市公安局“优秀引路师傅”、北京市公安局“优秀师徒”、海淀分局“最美警察,海淀榜样”、海淀分局“优秀教官”、海淀分局“十佳巡逻车组”、“安保之星”、“防疫之星”、海淀区“党旗下优秀应急新青年”等荣誉称号,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个人嘉奖6次。

“能看出他刚刚哭过,他站在的位置是一个把角处,接近条件非常差,没有盲区和隐蔽接近的条件。”

今年7月15日19时30分,接到分局布警: 一名男子在辖区一居民楼19层楼顶欲跳楼自杀。当杨菁和战友们赶到现场时,轻生男孩已经站在19层楼顶边缘的护栏外,面色苍白、一言不发,情况十分危急。

“只能靠说话分散他的注意力……” 当杨菁爬到楼顶,男孩见有人接近非常抵触。虽是盛夏三伏,男孩的癫狂状态,让杨菁瞬间出了一身冷汗。

“千万别冲动,我知道你心里委屈,有什么事你跟哥说,哥是警察……”杨菁一边温言劝慰分散男孩注意力,一边从侧面慢慢靠近,寻机随时准备施救。突然,男孩做出惊人之举——双手脱离护栏,身体悬空于楼体外,只有手指扒着楼外沿儿,做出了欲跳楼动作!

千钧一发之际,匍匐前进的杨菁冒着高空跌落的风险,一越向前死死扣住男孩的双手,后续警力迅速支援, “控制住了!”当杨菁和战友合力将男孩从护栏外拽到天台安全区域,围观群众发出雷鸣般的掌声,BTV《法治进行时》栏目也以“男子爬上19楼,海淀特警果断出击”为题进行了报道。

“用生命保护生命是我的信仰”杨菁说,“每一次在极端环境下做出危险动作,我心里也害怕,但想到这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就必须尽最大努力挽救,没有选择。”在京密引水渠女子跳河警情中,正值2月,冰水刺骨,他毫不犹豫跳河救人,咬紧牙关游到河中央将女子救回。“河要是再宽个3米5米,就游回不来了,冻僵了,说不出话了……” 今年初在颐和园施救落入冰窟的群众,他又一次体会到被冻僵的感觉。自2013年从警以来,杨菁妥善处置了多起跳楼跳河自伤自残极端事件,处置成功率100%,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嫌疑人车辆已经截停,破拆手准备……”

“车窗部位不同破拆要点不同,要精准判断现场情况…… ”

作为分局教官,杨菁亲手培训了特警以及分局千余名一线警力,每天清晨或深夜,他都牢牢钉在训练场上,就现场处置的各类问题做出精彩演绎,将自己“独门秘籍”无私地传授给战友。


杨菁为队友讲解技术要领

针对全市棘手警情及自然灾害等情况,他结合自身处置经验,送教上门为分局一线民警开展集中培训,内容涵盖防冲撞、高飘物处置、水域救援、抓捕控制、巡逻盘查和、醉酒精神病人员处置和个人极端行为处置等方方面面。与此同时,他还在社会面开展反恐应急培训,其中,对全区中小幼及大学生进行的安全教育及自救能力的培训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战场就是强者的舞台,要想比别人做的好,就得比别人练得狠。” 这是杨菁一直秉持的训练理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带领特警队员从基础科目做起,经历了炼狱般的锤炼,不管训练多苦多累他永远是冲在最前的一个,特别是每年一度的超极限强化训练月和魔鬼周野外拉练,从制定训练方案、设定科目,到踏勘路线,再到后勤保障,从带领队员在伸手不见的五指的靶场夜间射击,利用手电的微光上膛,再到每天负重30斤,在高温达到38度的山地丛林越野,队友们说:剑客太卷了!而杨菁说:“只有高强度训练才能催生高质量实战效果,这是我们唯一的途径。因为对于我们来说,往往占得一分先机,就能决定生死,影响胜负。”

冷静判断,精准出击,一剑封喉……在防暴处突的战场上,一往无前的杨菁素有“剑客”绰号,而对这位年轻的“老特警”来说,事业和获得多少嘉奖无关,却和梦想息息相关。2020年8月26日,杨菁代表全国公安民警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人民警察队伍授旗仪式。亲历了激动人心时刻的杨菁说:能成为反恐处突的第一选择和最后一道防线,我此生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