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25年 >  8月 >  第一周榜单
【敬业奉献】陈春光:守护华灯璀璨 点亮城市之光 长安街上的匠心“掌灯人”
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25-08-04

一.人物介绍

陈春光,男,汉族,1976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安全总监、华灯班班长。扎根城市照明专业25年来,他带领华灯班赓续传承,以赤忱担当守护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253基华灯璀璨。他带领团队精益求精,从光源迭代到华灯作业车,不断以科技赋能华灯稳定运行。他创新突破,带头探索首都城市照明绿色转型,带领团队创新研发的模组化LED路灯突破行业难题。他领衔的陈春光创新工作室获评北京市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相关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6项。他参与制定了《路灯控制管理系统》《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等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1项、地方便1项,团体标准7项,先后获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市劳动模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特等劳模、首都市民学习之星、北京冬奥会先进个人、国家电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中国电力技术协会优秀创客、第十二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决赛优秀奖(一等奖)等荣誉称号,三次获国网公司保障先进个人、一次获北京市保障先进个人。

二.事迹介绍

陈春光是北京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安全总监、华班班长、国家一级建造师。

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上的253基华灯被誉为“华夏第一”,由周总理亲自选型定型,1959年与首都十大建筑同步建成,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而确保253基华灯6000多盏光源100%亮灯率,是一代代首都掌灯人的光荣使命。2017年,陈春光成为华灯班第五任班长。为了在祖国生日,呈现最美最亮的华,每年的5月至9月,陈春光都要带领华灯班对华开展一次全面的清洗检修。为了避开长安街的早晚交通高峰,作业只能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间进行,也就是一年当中最热的季节,一天当中最热的时段。清洗华灯看似简单,实则却有着严之又严、细之又细的操作规范:6个步骤、37个环节,是一代代掌灯人总结凝练的宝贵财富。

陈春光(左)在天安门广场检修华灯设备

除了华灯清扫检修需要经历严峻“烤”验,华灯班还承担着国家历次重要活动保障任务。从华灯建成至今,一代代“掌灯人”坚决扛牢供电保障的首要责任,始终秉持“以万钧之力,毫发之安”的担当,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全国两会、建党百年等重大活动保电任务,全力实现万无一失的保电目标。华灯班先后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荣誉称号。

2012年,陈春光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开展华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改造项目。从灯台基座到灯杆、光源,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升级。陈春光不仅匠心独运,提出采用四面体灯台设计,更是在工期紧、难度大的情况下,创新工作方式,圆满完成为灯台雕刻110种花型的艰巨任务,确保了改造如期完成。

陈春光(左一)与同事调试第五代华灯

几十年来,华灯的外观始终如一,内部光源却不断更新换代。陈春光亲身参与及组织过4次华灯光源的升级改造。华灯的光源改造需要慎之又慎。经过反复论证和试点试验,历经一个寒来暑往的实地测试,最终陈春光带领团队选定了电磁感应无极灯,不仅比原来有了更好的色彩还原度,也实现了节能70%多,二次重启时也无需冷却、即点即亮,运行寿命可达5万小时以上。

陈春光(右二)带领班组成员清洗检修华灯

为了主动运维、靠前一步,陈春光与团队还研发了华灯单灯监测系统,通过感应实时电流来监测华灯运行状态,任意一盏光源发生异常,能让我们做到故障第一时间发现,华灯班第一时间处置,如同有了“千里眼”。为提升华灯的供电可靠性,团队成功研发了华灯快切装置,当任何一条供电线路出现异常都可以实现迅速的隔离,如果出现极端情况,也预留了外接电源的接入通道,华灯有了多重供电保障。

为增长为民服务本领,提高设备安全可靠水平,促进行业发展进步,陈春光立足岗位创新,依托以他命名的陈春光创新工作室,激发创新潜能,带头钻研,破解难题,目前陈春光拥有30项专利、25项获奖科技项目,他的创新工作室也获评北京市示范创新工作室;作为城市照明领域的专家,他参编了《路灯控制管理系统》五个国家标准、《城市道路照明安全检测标准》等八个团体标准;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了北京市科委重点项目“复合型路灯杆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获得全国能化工会创新成果一等奖、全国电力职工创新二等奖。

陈春光向同事演示第五代华灯为手机充电功能

为攻克LED路通用性差的难题,陈春光带领创新工作室成员潜心钻研,成功研发出模组化LED路灯,并通过技术规约实现LED配件通用互换。后期运维人员对LED路灯进行维护时,无需携带各个品类的整,只需携带体积较小的配件巡修,极大降低了运维成本。2021年,这项创成果荣获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目前,已经过试点测试,并获得专家认可,获批了国家“两”项目,开始在北京市大规模应用。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25年 >  8月 >  第一周榜单
【敬业奉献】陈春光:守护华灯璀璨 点亮城市之光 长安街上的匠心“掌灯人”
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25-08-04

一.人物介绍

陈春光,男,汉族,1976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安全总监、华灯班班长。扎根城市照明专业25年来,他带领华灯班赓续传承,以赤忱担当守护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253基华灯璀璨。他带领团队精益求精,从光源迭代到华灯作业车,不断以科技赋能华灯稳定运行。他创新突破,带头探索首都城市照明绿色转型,带领团队创新研发的模组化LED路灯突破行业难题。他领衔的陈春光创新工作室获评北京市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相关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6项。他参与制定了《路灯控制管理系统》《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等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1项、地方便1项,团体标准7项,先后获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市劳动模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特等劳模、首都市民学习之星、北京冬奥会先进个人、国家电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中国电力技术协会优秀创客、第十二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决赛优秀奖(一等奖)等荣誉称号,三次获国网公司保障先进个人、一次获北京市保障先进个人。

二.事迹介绍

陈春光是北京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安全总监、华班班长、国家一级建造师。

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上的253基华灯被誉为“华夏第一”,由周总理亲自选型定型,1959年与首都十大建筑同步建成,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而确保253基华灯6000多盏光源100%亮灯率,是一代代首都掌灯人的光荣使命。2017年,陈春光成为华灯班第五任班长。为了在祖国生日,呈现最美最亮的华,每年的5月至9月,陈春光都要带领华灯班对华开展一次全面的清洗检修。为了避开长安街的早晚交通高峰,作业只能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间进行,也就是一年当中最热的季节,一天当中最热的时段。清洗华灯看似简单,实则却有着严之又严、细之又细的操作规范:6个步骤、37个环节,是一代代掌灯人总结凝练的宝贵财富。

陈春光(左)在天安门广场检修华灯设备

除了华灯清扫检修需要经历严峻“烤”验,华灯班还承担着国家历次重要活动保障任务。从华灯建成至今,一代代“掌灯人”坚决扛牢供电保障的首要责任,始终秉持“以万钧之力,毫发之安”的担当,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全国两会、建党百年等重大活动保电任务,全力实现万无一失的保电目标。华灯班先后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荣誉称号。

2012年,陈春光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开展华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改造项目。从灯台基座到灯杆、光源,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升级。陈春光不仅匠心独运,提出采用四面体灯台设计,更是在工期紧、难度大的情况下,创新工作方式,圆满完成为灯台雕刻110种花型的艰巨任务,确保了改造如期完成。

陈春光(左一)与同事调试第五代华灯

几十年来,华灯的外观始终如一,内部光源却不断更新换代。陈春光亲身参与及组织过4次华灯光源的升级改造。华灯的光源改造需要慎之又慎。经过反复论证和试点试验,历经一个寒来暑往的实地测试,最终陈春光带领团队选定了电磁感应无极灯,不仅比原来有了更好的色彩还原度,也实现了节能70%多,二次重启时也无需冷却、即点即亮,运行寿命可达5万小时以上。

陈春光(右二)带领班组成员清洗检修华灯

为了主动运维、靠前一步,陈春光与团队还研发了华灯单灯监测系统,通过感应实时电流来监测华灯运行状态,任意一盏光源发生异常,能让我们做到故障第一时间发现,华灯班第一时间处置,如同有了“千里眼”。为提升华灯的供电可靠性,团队成功研发了华灯快切装置,当任何一条供电线路出现异常都可以实现迅速的隔离,如果出现极端情况,也预留了外接电源的接入通道,华灯有了多重供电保障。

为增长为民服务本领,提高设备安全可靠水平,促进行业发展进步,陈春光立足岗位创新,依托以他命名的陈春光创新工作室,激发创新潜能,带头钻研,破解难题,目前陈春光拥有30项专利、25项获奖科技项目,他的创新工作室也获评北京市示范创新工作室;作为城市照明领域的专家,他参编了《路灯控制管理系统》五个国家标准、《城市道路照明安全检测标准》等八个团体标准;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了北京市科委重点项目“复合型路灯杆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获得全国能化工会创新成果一等奖、全国电力职工创新二等奖。

陈春光向同事演示第五代华灯为手机充电功能

为攻克LED路通用性差的难题,陈春光带领创新工作室成员潜心钻研,成功研发出模组化LED路灯,并通过技术规约实现LED配件通用互换。后期运维人员对LED路灯进行维护时,无需携带各个品类的整,只需携带体积较小的配件巡修,极大降低了运维成本。2021年,这项创成果荣获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目前,已经过试点测试,并获得专家认可,获批了国家“两”项目,开始在北京市大规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