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申迪,男,汉族,1989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府右街派出所副所长、团支部书记。崔申迪的父亲是公安英烈崔大庆,牺牲时崔申迪还不到6岁。大学毕业后,崔申迪义无反顾地接过父辈的旗帜,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在离红墙最近的府右街派出所扎下了根。十五年风霜雪雨、严寒酷暑,崔申迪始终沿着父亲的足迹,坚持不懈用脚步丈量平安、为百姓站岗守夜。十余年来,崔申迪救助过与家长走失的儿童、独自外出迷路的老人、骑行摔倒和中暑的游客等共300余人次,收获锦旗、表扬信30余次。
“父亲走时,我只有5岁。但我永远记得他警服上的血迹和群众送别时的白花。”在北京市公安局组织的英烈子女座谈会上,崔申迪的声音低沉却坚定。他的父亲崔大庆,原为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丰台镇派出所副所长,1995年3月11日,在抓捕重大犯罪嫌疑人时与歹徒搏斗,壮烈牺牲,年仅35岁,后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革命烈士称号,公安部追授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崔申迪在父亲牺牲后励志从警,警校毕业后,他申请来到丰台镇派出所实习,他说:这里是父亲牺牲的地方,他要在这里延续父亲的事业,走完他没有走完的路。
2011年4月,崔申迪来到西城分局府右街派出所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墙卫士”。在这里他接受了更严肃深刻的忠诚教育,在此过程中,他不仅坚定了初心如炬、使命如磐的信念,更淬炼出维护国家安全的誓死决心。每年的9月30日,崔申迪作为英烈子女代表,都会到天安门广场参加烈士纪念日敬献花篮仪式。他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默默矗立,早已将父亲的英雄事迹融入血脉,将“忠诚”二字从抽象的概念熔铸进每一次心跳、每一次呼吸、每一次踏在红墙下的坚定足音里。
初到府右街派出所报到时,崔申迪便暗下决心:要像当年父亲守护群众生命那样,守护中南海这片神圣之地。
派出所很快给崔申迪安排了工作经验丰富的师父。师父名叫刘建新,自参加工作起便扎根在府右街派出所,在2023年荣膺“北京榜样·最美警察”。他带领着崔申迪开启了守护中南海的警察生涯。
盛夏的新华门前,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泻而下,地面像被架在火上的铁板。最酷热的7、8月间,地表平均温度高达50至60摄氏度,汗水刚从毛孔里渗出,转眼就被蒸腾得无影无踪,裸露的皮肤常因烈日暴晒泛红、脱皮甚至起疹,日子久了,原本细腻的肌肤便变得粗糙皲裂;而到了隆冬时节,这里的景象又截然不同——单说鞋子,冬季的鞋要比夏天大上两码,为的是能塞进四双厚实的棉袜,给双脚裹上一层“保护套”,抵御刺骨的严寒。就这样,崔申迪每天工作8小时,在辖区内要走上几万步,一干就是15年,战严寒、斗酷暑早已成为了家常便饭。
十余年间,崔申迪努力学习业务、坚持实干苦干,始终坚持“精致、细致、极致”的作风,迅速从一名新警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骨干,同时赢得了组织的充分信任,先后担任副中队长、中队长,2024年被任命为府右街派出所副所长。身份的转变,不仅是对过往付出的肯定,更加坚定了他当好“红墙卫士”的熊熊决心,以更高站位守护这片神圣之地。
据统计,崔申迪他累计站岗执勤3万余小时,巡逻里程超过4万公里,参加各类重大活动安保任务100余次,各类勤务任务万余个,为辖区安全稳定做出了贡献。
府右街派出所辖区内既有居民区,又有络绎不绝的八方游客。面对人民群众,崔申迪始终把“当好红墙卫士、守好百姓日子”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无时无刻地为民服务、解忧,近年来多次收到居民送来的锦旗、感谢信,将警民的鱼水之情具象化。
刚到所里工作时,崔申迪经常看到派出所的前辈们热心帮助往来群众,无论是群众中暑,还是有游客在路口迷失方向,师傅们总会第一时间主动上前询问、提供帮助,完全是出于本能。在师傅和前辈们的言传身教下,他也逐渐养成了主动服务群众的“习惯”。天安门地区游客如织,几乎每隔几分钟就会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他在外执勤时会随身带着应急药品和充电宝,遇到有需要的群众,他总会最大限度提供帮助,指路答疑更是工作常态。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他累积帮助服务来往游客20余万人次,经他救助过与家长走失的儿童、独自外出迷路的老人、骑行摔倒和中暑的游客等共300余人次,收到群众赠送的锦旗、表扬信等30余次。
有一年国庆执勤时,一位导游向正在执勤的崔申迪焦急求助:一名游客突然身体不适需要就医。情况紧急,崔申迪立刻开着警车将两人送往医院。事后得知,这位游客有严重过敏症状,需要长期服用抗过敏药,排队进广场时已有不适,硬是坚持到了升旗结束。她那份到天安门看升旗的赤诚之心也深深震撼了崔申迪。
后来这名导游在微信朋友圈写道,“坐着警车飞驰在车水马龙的长安街上,真正感受到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呵护,点赞!”那一刻,他突然明白了在父亲追悼会上,为什么有那么多素不相识的群众来送他最后一程。当天崔申迪也发了一条朋友圈:把人民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人民群众就会把你记在心里。
十五个春秋,崔申迪从普通民警成长为如今的副所长,曾经历过直面危险、惊心动魄的时刻,也曾在最近距离保卫国事活动的绝对安全,更多的是在红墙外站岗执勤,他感慨道:忠诚与信仰不只在生死瞬间闪耀,也在平凡岁月里温润流淌,虽然岗位不同,但和他父亲得到的认可,是一样的珍贵;虽然形式不同,但舍生忘死和默默守护,在百姓眼里,是一样的英雄!
崔申迪,男,汉族,1989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府右街派出所副所长、团支部书记。崔申迪的父亲是公安英烈崔大庆,牺牲时崔申迪还不到6岁。大学毕业后,崔申迪义无反顾地接过父辈的旗帜,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在离红墙最近的府右街派出所扎下了根。十五年风霜雪雨、严寒酷暑,崔申迪始终沿着父亲的足迹,坚持不懈用脚步丈量平安、为百姓站岗守夜。十余年来,崔申迪救助过与家长走失的儿童、独自外出迷路的老人、骑行摔倒和中暑的游客等共300余人次,收获锦旗、表扬信30余次。
“父亲走时,我只有5岁。但我永远记得他警服上的血迹和群众送别时的白花。”在北京市公安局组织的英烈子女座谈会上,崔申迪的声音低沉却坚定。他的父亲崔大庆,原为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丰台镇派出所副所长,1995年3月11日,在抓捕重大犯罪嫌疑人时与歹徒搏斗,壮烈牺牲,年仅35岁,后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革命烈士称号,公安部追授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崔申迪在父亲牺牲后励志从警,警校毕业后,他申请来到丰台镇派出所实习,他说:这里是父亲牺牲的地方,他要在这里延续父亲的事业,走完他没有走完的路。
2011年4月,崔申迪来到西城分局府右街派出所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墙卫士”。在这里他接受了更严肃深刻的忠诚教育,在此过程中,他不仅坚定了初心如炬、使命如磐的信念,更淬炼出维护国家安全的誓死决心。每年的9月30日,崔申迪作为英烈子女代表,都会到天安门广场参加烈士纪念日敬献花篮仪式。他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默默矗立,早已将父亲的英雄事迹融入血脉,将“忠诚”二字从抽象的概念熔铸进每一次心跳、每一次呼吸、每一次踏在红墙下的坚定足音里。
初到府右街派出所报到时,崔申迪便暗下决心:要像当年父亲守护群众生命那样,守护中南海这片神圣之地。
派出所很快给崔申迪安排了工作经验丰富的师父。师父名叫刘建新,自参加工作起便扎根在府右街派出所,在2023年荣膺“北京榜样·最美警察”。他带领着崔申迪开启了守护中南海的警察生涯。
盛夏的新华门前,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泻而下,地面像被架在火上的铁板。最酷热的7、8月间,地表平均温度高达50至60摄氏度,汗水刚从毛孔里渗出,转眼就被蒸腾得无影无踪,裸露的皮肤常因烈日暴晒泛红、脱皮甚至起疹,日子久了,原本细腻的肌肤便变得粗糙皲裂;而到了隆冬时节,这里的景象又截然不同——单说鞋子,冬季的鞋要比夏天大上两码,为的是能塞进四双厚实的棉袜,给双脚裹上一层“保护套”,抵御刺骨的严寒。就这样,崔申迪每天工作8小时,在辖区内要走上几万步,一干就是15年,战严寒、斗酷暑早已成为了家常便饭。
十余年间,崔申迪努力学习业务、坚持实干苦干,始终坚持“精致、细致、极致”的作风,迅速从一名新警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骨干,同时赢得了组织的充分信任,先后担任副中队长、中队长,2024年被任命为府右街派出所副所长。身份的转变,不仅是对过往付出的肯定,更加坚定了他当好“红墙卫士”的熊熊决心,以更高站位守护这片神圣之地。
据统计,崔申迪他累计站岗执勤3万余小时,巡逻里程超过4万公里,参加各类重大活动安保任务100余次,各类勤务任务万余个,为辖区安全稳定做出了贡献。
府右街派出所辖区内既有居民区,又有络绎不绝的八方游客。面对人民群众,崔申迪始终把“当好红墙卫士、守好百姓日子”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无时无刻地为民服务、解忧,近年来多次收到居民送来的锦旗、感谢信,将警民的鱼水之情具象化。
刚到所里工作时,崔申迪经常看到派出所的前辈们热心帮助往来群众,无论是群众中暑,还是有游客在路口迷失方向,师傅们总会第一时间主动上前询问、提供帮助,完全是出于本能。在师傅和前辈们的言传身教下,他也逐渐养成了主动服务群众的“习惯”。天安门地区游客如织,几乎每隔几分钟就会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他在外执勤时会随身带着应急药品和充电宝,遇到有需要的群众,他总会最大限度提供帮助,指路答疑更是工作常态。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他累积帮助服务来往游客20余万人次,经他救助过与家长走失的儿童、独自外出迷路的老人、骑行摔倒和中暑的游客等共300余人次,收到群众赠送的锦旗、表扬信等30余次。
有一年国庆执勤时,一位导游向正在执勤的崔申迪焦急求助:一名游客突然身体不适需要就医。情况紧急,崔申迪立刻开着警车将两人送往医院。事后得知,这位游客有严重过敏症状,需要长期服用抗过敏药,排队进广场时已有不适,硬是坚持到了升旗结束。她那份到天安门看升旗的赤诚之心也深深震撼了崔申迪。
后来这名导游在微信朋友圈写道,“坐着警车飞驰在车水马龙的长安街上,真正感受到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呵护,点赞!”那一刻,他突然明白了在父亲追悼会上,为什么有那么多素不相识的群众来送他最后一程。当天崔申迪也发了一条朋友圈:把人民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人民群众就会把你记在心里。
十五个春秋,崔申迪从普通民警成长为如今的副所长,曾经历过直面危险、惊心动魄的时刻,也曾在最近距离保卫国事活动的绝对安全,更多的是在红墙外站岗执勤,他感慨道:忠诚与信仰不只在生死瞬间闪耀,也在平凡岁月里温润流淌,虽然岗位不同,但和他父亲得到的认可,是一样的珍贵;虽然形式不同,但舍生忘死和默默守护,在百姓眼里,是一样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