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戈冲,男,汉族,1987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协和医院团委书记、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7月17日,北京地铁4号线上,一名老年男乘客忽然晕倒。危急时刻,阮戈冲迅速上前,跪地为其进行心肺复苏。在热心群众与地铁工作人员的协助下,经过5分钟紧张施救,老人意识逐渐恢复,后被120送至附近医院接受进一步救治。
二.事迹介绍
2025年7月17日,北京地铁4号线早高峰的车厢内,一声惊呼划破嘈杂——“不好了!”正在乘车的阮戈冲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老先生直挺挺倒在地上。他立刻上前查看,发现老人呼之不应,颈动脉搏动已消失。多年的临床经验让他迅速作出判断:十有八九是突发心脏疾病。此时,抢救的“黄金四分钟”已进入倒计时,一旦错过,后果不堪设想。
恰在此时,地铁抵达菜市口站,车门缓缓打开。阮戈冲当机立断,与周围热心乘客合力将老人抬至站台,摆至心肺复苏体位后,立刻跪地开始胸外按压。两分钟后,有人取来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一位女乘客主动上前:“我来帮你!”随即开始接力按压。事后阮戈冲才得知,这位挺身而出的帮手竟是同事——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曹海茹副主任护师。
专注操作AED的阮戈冲很快从设备屏幕上捕捉到室颤波形,当即实施电击除颤。随后两人交替进行胸外按压,前后共电击两次,整个复苏过程持续约5分钟。第二次电击后,老人终于苏醒过来。此时,120急救人员也赶到了现场,检查显示老人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均已恢复。因出门早,阮戈冲判断赶去医院上班仍来得及,便向同事说明情况后,与120急救人员一同将老人送往最近的宣武医院。
来到宣武医院后,阮戈冲与急诊医护人员详细交接老人病情,医护见他对老人的病情了如指掌、全程悉心陪同,一度误以为他是老人的家属。确认老人瞳孔反射恢复,并能清晰说出自己的姓名后,阮戈冲才放心地赶往北京协和医院西单院区。虽然出诊迟到了十分钟,但门诊患者得知缘由后纷纷表示理解。
宣武医院急诊科王征副主任医师回忆道,“患者来的时候生命体征已经平稳了,心跳和自主循环都恢复了。协和医生非常专业、特别负责,一直陪在患者身边。”“家属对协和医生的抢救特别感激!心肺复苏非常成功,为我们后续治疗奠定了基础。”心血管内科王艳玲主任医师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接过接力棒继续开展救治工作。
这场发生在地铁里的生死救援被网友拍成了视频,24小时内便收获上万点赞。正如拍摄者所言,“这个世界并不冷漠,危难时刻总有人伸出援手。”更有眼尖的患者认出了视频里的阮戈冲:“三年前舅舅在光彩路上突发脑梗,刚好阮医生带娃路过,是他第一时间实施了救助,并第一时间叫了救护车。还一路陪着去了医院。至今全家心怀感恩。”“阮大夫给我爸看过病,现在爸爸还在阮大夫门诊随诊!”“他做肠镜特别厉害,普通检查都能让患者少受罪。”“人很温柔!医术人品极佳!为患者考虑周到!”
7月22日,患者家属特意来到北京协和医院,为阮戈冲送锦旗和感谢信。中写道:“他没有丝毫迟疑和懈息,持续进行着高强度的抢救。这份令人动容的坚持和精湛的急救技术,硬生生地将我的老伴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当看到老伴终于恢复了微弱的自主心跳时,我激动得几乎无法言语,那感觉如同在无尽的黑暗中重见光明! 更让我们全家感佩不已的是,当120急救车赶到后,阮医生并未就此离开,他深知病人虽恢复心跳但依然命悬一线,竟主动跟随救护车一路护送我们到了宣武医院,与急诊医生详细说明了现场抢救情况,直到确认老伴被送入抢救室才默默离开。这份超越职责范畴的仁心与责任担当,让我们在惊魂未定之余,感受到了莫大的温暖和安心。如今,经过医院的后续精心治疗,我的老伴已经奇迹般地恢复了意识,能够开口说话,正在进一步康复中。我们深知,如果没有阮戈冲医生在最关键的时刻伸出援手,以他专业的急救技能、超乎常人的毅力和绝不放弃的精神实施现场抢救,后续的一切都将无从谈起!”
在“医瞬间”关键时刻冲锋在前的阮戈冲,平时也是一名备受好评的“硬核青年医生”。他2006年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大学期间曾担任党支部书记、班长、系科协副主席等,获得过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14年毕业后入职北京协和医院,从一名普通的内科住院医师开始,扎根一线,兢兢业业开展临床工作,在“待病人如亲人”的协和文化熏陶下快速成长,历任内科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他热爱医学事业,热心为患者服务,主动开放周末门诊单元,方便患者就医。他不仅拥有扎实的内科基础知识和技能,还熟练掌握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和消化内镜操作,多次获得患者锦旗和感谢信。坚持“源于临床、回馈临床”的科研理念,主持医院临研专项青年培优项目,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指导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项目和毕业课题。以第一(含共一)及通讯作者发表中英文论文12篇,其中Q1区2篇。参与开发了饮食与肠病相关健康管理软件,获软著1项,相关临床实践和研究成果获得国际会议AOCC2024 Travel Award、第三届CHITEC数字医疗健康创新服务典型案例。曾获北京协和医院优秀住院医师、优秀内科总住院医师、优秀病房主治、优秀员工、全国疑难病例评比一等奖等荣誉。
阮戈冲还是一名优秀的团干部,历任北京协和医院团委副书记、书记,是协和青年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作为团委书记,他丰富组织青年理论学习、业务学习和文化体育活动,引导协和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践行医者使命,铸就时代新功。办好“青年大学习”、一支一组一品、读讲一本书、“青春协和”朗读社等特色活动,引领青年、组织青年、服务青年。他是“协和常跑”跑团团长,常常带领大家挥汗跑道,磨砺意志、锤炼品格。他关心青年成长,聚焦青年医生“成长烦恼”“对症施治”,在本科生、研究生和住院医师的各类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工作中做出了创新实践。担任内科学系教学秘书期间,创新开展见习医生“焦点小组”式教学反馈,为内科第一年住院医“量身定制”临床技能强化培训,为即将出急诊的青年医生制定岗前胜任力培训与考核认证体系,参与编写被誉为“进阶秘籍”的《协和内科住院医师手册》等多本书籍。曾获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优秀共青团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党委青年学习标兵等称号。
每一次冲锋的背后是千百次的淬炼。阮戈冲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底气不仅是心怀大爱,更有日复一日的专业积累与职业担当。协和青年医生在突发情况中表现出的精湛医术、高尚医德和勇于担当精神,既是北京协和医院育人成效的集中体现,更是首都青年医务工作者正能量的生动诠释,让全社会真切感受到了医者仁心的温暖与力量。
阮戈冲,男,汉族,1987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协和医院团委书记、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7月17日,北京地铁4号线上,一名老年男乘客忽然晕倒。危急时刻,阮戈冲迅速上前,跪地为其进行心肺复苏。在热心群众与地铁工作人员的协助下,经过5分钟紧张施救,老人意识逐渐恢复,后被120送至附近医院接受进一步救治。
二.事迹介绍
2025年7月17日,北京地铁4号线早高峰的车厢内,一声惊呼划破嘈杂——“不好了!”正在乘车的阮戈冲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老先生直挺挺倒在地上。他立刻上前查看,发现老人呼之不应,颈动脉搏动已消失。多年的临床经验让他迅速作出判断:十有八九是突发心脏疾病。此时,抢救的“黄金四分钟”已进入倒计时,一旦错过,后果不堪设想。
恰在此时,地铁抵达菜市口站,车门缓缓打开。阮戈冲当机立断,与周围热心乘客合力将老人抬至站台,摆至心肺复苏体位后,立刻跪地开始胸外按压。两分钟后,有人取来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一位女乘客主动上前:“我来帮你!”随即开始接力按压。事后阮戈冲才得知,这位挺身而出的帮手竟是同事——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曹海茹副主任护师。
专注操作AED的阮戈冲很快从设备屏幕上捕捉到室颤波形,当即实施电击除颤。随后两人交替进行胸外按压,前后共电击两次,整个复苏过程持续约5分钟。第二次电击后,老人终于苏醒过来。此时,120急救人员也赶到了现场,检查显示老人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均已恢复。因出门早,阮戈冲判断赶去医院上班仍来得及,便向同事说明情况后,与120急救人员一同将老人送往最近的宣武医院。
来到宣武医院后,阮戈冲与急诊医护人员详细交接老人病情,医护见他对老人的病情了如指掌、全程悉心陪同,一度误以为他是老人的家属。确认老人瞳孔反射恢复,并能清晰说出自己的姓名后,阮戈冲才放心地赶往北京协和医院西单院区。虽然出诊迟到了十分钟,但门诊患者得知缘由后纷纷表示理解。
宣武医院急诊科王征副主任医师回忆道,“患者来的时候生命体征已经平稳了,心跳和自主循环都恢复了。协和医生非常专业、特别负责,一直陪在患者身边。”“家属对协和医生的抢救特别感激!心肺复苏非常成功,为我们后续治疗奠定了基础。”心血管内科王艳玲主任医师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接过接力棒继续开展救治工作。
这场发生在地铁里的生死救援被网友拍成了视频,24小时内便收获上万点赞。正如拍摄者所言,“这个世界并不冷漠,危难时刻总有人伸出援手。”更有眼尖的患者认出了视频里的阮戈冲:“三年前舅舅在光彩路上突发脑梗,刚好阮医生带娃路过,是他第一时间实施了救助,并第一时间叫了救护车。还一路陪着去了医院。至今全家心怀感恩。”“阮大夫给我爸看过病,现在爸爸还在阮大夫门诊随诊!”“他做肠镜特别厉害,普通检查都能让患者少受罪。”“人很温柔!医术人品极佳!为患者考虑周到!”
7月22日,患者家属特意来到北京协和医院,为阮戈冲送锦旗和感谢信。中写道:“他没有丝毫迟疑和懈息,持续进行着高强度的抢救。这份令人动容的坚持和精湛的急救技术,硬生生地将我的老伴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当看到老伴终于恢复了微弱的自主心跳时,我激动得几乎无法言语,那感觉如同在无尽的黑暗中重见光明! 更让我们全家感佩不已的是,当120急救车赶到后,阮医生并未就此离开,他深知病人虽恢复心跳但依然命悬一线,竟主动跟随救护车一路护送我们到了宣武医院,与急诊医生详细说明了现场抢救情况,直到确认老伴被送入抢救室才默默离开。这份超越职责范畴的仁心与责任担当,让我们在惊魂未定之余,感受到了莫大的温暖和安心。如今,经过医院的后续精心治疗,我的老伴已经奇迹般地恢复了意识,能够开口说话,正在进一步康复中。我们深知,如果没有阮戈冲医生在最关键的时刻伸出援手,以他专业的急救技能、超乎常人的毅力和绝不放弃的精神实施现场抢救,后续的一切都将无从谈起!”
在“医瞬间”关键时刻冲锋在前的阮戈冲,平时也是一名备受好评的“硬核青年医生”。他2006年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大学期间曾担任党支部书记、班长、系科协副主席等,获得过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14年毕业后入职北京协和医院,从一名普通的内科住院医师开始,扎根一线,兢兢业业开展临床工作,在“待病人如亲人”的协和文化熏陶下快速成长,历任内科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他热爱医学事业,热心为患者服务,主动开放周末门诊单元,方便患者就医。他不仅拥有扎实的内科基础知识和技能,还熟练掌握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和消化内镜操作,多次获得患者锦旗和感谢信。坚持“源于临床、回馈临床”的科研理念,主持医院临研专项青年培优项目,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指导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项目和毕业课题。以第一(含共一)及通讯作者发表中英文论文12篇,其中Q1区2篇。参与开发了饮食与肠病相关健康管理软件,获软著1项,相关临床实践和研究成果获得国际会议AOCC2024 Travel Award、第三届CHITEC数字医疗健康创新服务典型案例。曾获北京协和医院优秀住院医师、优秀内科总住院医师、优秀病房主治、优秀员工、全国疑难病例评比一等奖等荣誉。
阮戈冲还是一名优秀的团干部,历任北京协和医院团委副书记、书记,是协和青年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作为团委书记,他丰富组织青年理论学习、业务学习和文化体育活动,引导协和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践行医者使命,铸就时代新功。办好“青年大学习”、一支一组一品、读讲一本书、“青春协和”朗读社等特色活动,引领青年、组织青年、服务青年。他是“协和常跑”跑团团长,常常带领大家挥汗跑道,磨砺意志、锤炼品格。他关心青年成长,聚焦青年医生“成长烦恼”“对症施治”,在本科生、研究生和住院医师的各类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工作中做出了创新实践。担任内科学系教学秘书期间,创新开展见习医生“焦点小组”式教学反馈,为内科第一年住院医“量身定制”临床技能强化培训,为即将出急诊的青年医生制定岗前胜任力培训与考核认证体系,参与编写被誉为“进阶秘籍”的《协和内科住院医师手册》等多本书籍。曾获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优秀共青团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党委青年学习标兵等称号。
每一次冲锋的背后是千百次的淬炼。阮戈冲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底气不仅是心怀大爱,更有日复一日的专业积累与职业担当。协和青年医生在突发情况中表现出的精湛医术、高尚医德和勇于担当精神,既是北京协和医院育人成效的集中体现,更是首都青年医务工作者正能量的生动诠释,让全社会真切感受到了医者仁心的温暖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