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25年 >  10月 >  第三周榜单
[敬业奉献]冯慧:让中国月季香飘世界
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25-10-20

冯慧

一、人物介绍

冯慧,女,汉族,197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植物研究所首席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月季创新团队负责人。三十载深耕市花月季研究,她以“让中国月季绽放京华、香飘世界”为信念,带领团队攻克育种难关、建立育种资源宝库、推广优种良法,用科技为北京月季产业插上翅膀。她牵头建成我国首个月季正名数据库,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月季新品种近百个,攻克月季抗病性、适应性等关键技术,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重大荣誉,用实干诠释了“把论文写在京华大地上”的初心。全国绿化奖章、北京市科技新星、最美园林绿化人……这些荣誉背后,是她让市花月季扮靓京城街巷的执着坚守。

冯慧在月季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做报告

二、事迹介绍

“种质资源是育种的‘芯片’,不能让中国月季在源头受制。”带着这份信念,冯慧开启了月季资源的“寻宝之旅”。她带队踏遍国内主要月季产区,从深山野生蔷薇到庭院古老月季,从城市公园现代月季到国外珍稀品种,累计收集各类蔷薇属种质资源数千份,在北京建成北方地区种类最全的月季种质资源库,还助力河南南阳建成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为产业发展筑牢“资源基石”。

冯慧(右二)为少年宫学生科普月季知识

针对国内月季市场“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乱象,她领着团队沉下心来做“较真儿”的事。十年间,她的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山东、云南等 10 余个省份的月季主产区,记录 3000 余个品种的花、叶、枝形态数据,拍摄几十万张高清照片,逐一对标国外权威数据库反复核验。2021 年,国内首个月季正名数据库正式建成,从此让月季品种有了 “身份证”,为规范市场、精准育种扫清了障碍。

“月季原产中国,怎能让国外品种霸屏?”冯慧常对团队说。为了让中国月季重焕荣光,她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把花期当“战期”。每年五一假期,当市民漫步花海时,她正蹲在试验田里当给月季花授粉的“大蜜蜂”——为赶在最佳花期完成杂交,她和团队放弃五一假期和整个五月周末,每天从清晨忙到日暮,指尖磨出茧子,衣服沾满花粉,只为让每一粒种子都承载“中国芯”的希望。

为提高育种效率,她带领团队创新花粉贮藏、种子筛选、子代鉴定等技术环节,让年杂交子代数量突破过去30年总和,筛选标准从“百里挑一”升级为“万里挑一”。如今,团队已培育近百个自主新品种,43 个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60 余个进入申报流程。其中“新时代”品种在进行为期2年的300个月季新品种测试中,耐热性、连续开花能力远超国外同类品种,被国际专家赞叹:“从规模、效率和成效看,你们已经与国际著名育种公司同步了,只要坚持下去,你们前途无量。”

目前,这些“北京造”月季不仅妆点着长安街、建国门、四环路等北京市重要节点区域,更推广至华北、东北,让中国月季一步步“收复”本土市场。

冯慧(左二)与法国玫昂国际第六代继承人马提亚斯交流种植心得

“市花是城市的脸面,得让月季真正走进百姓生活。” 作为园林科技工作者,冯慧始终把“成果落地”记在心上。为了让四环路绿化带的月季“四季常绿、三季开花”,她不辞辛劳,有时甚至要熬夜到凌晨三四点钟到施工工地,现场解决技术问题。第二天早上,她又精神抖擞地按时去上班。同事问她为什么这么有干劲,像打了鸡血一样。她自豪地说:能够用自己的知识为首都月季栽植工作做贡献,这是园林科技工作者难得的机会,我很骄傲能够为北京建设月季之城出一份力。

为了推广月季新品种,普及月季知识,冯慧多次应邀到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等媒体宣讲月季知识。此外,她还利用线上和线下等各种方式,多次为北京市和全国的绿化行业技术人员讲授月季知识。北京开始建设花园城市以后,咨询和请教她的人员越来越多,每次她都是耐心解答,把科技知识变成“养花手册”。

“育种靠经验,更靠科学。”冯慧从不止步于“育出花”,更要“懂开花”。她带领团队深耕月季分子机制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光周期调控月季“依光变色”的关键作用,填补花色调控理论空白;揭示热激蛋白基因对开花的延迟机制,为培育长花期月季提供科学依据。这些突破让我国月季基础研究跻身国际前沿。近年来,她牵头20余项国家级、市级课题,发表10余篇高水平论文,制定2项行业标准,获2 项发明专利,成果支撑的“低维护高抗月季新优品种培育与应用”项目摘得2022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如今,她又投身乡村振兴项目,要让月季成为农民致富的“幸福花”。

冯慧(左)获得北京市知识产权战略专家委员会聘书

“让自育月季开遍北京街巷,让中国月季香飘世界——这是我们永远的约定。”冯慧的话语里,藏着一个园林绿化科技工作者对首都最深的眷恋。

从资源库到街巷间,从实验室到国际舞台,冯慧用三十年坚守证明:真正的榜样,是把专业做到极致,把热爱融入城市,让市花月季的芬芳,成为北京最美的注脚。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25年 >  10月 >  第三周榜单
[敬业奉献]冯慧:让中国月季香飘世界
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25-10-20

冯慧

一、人物介绍

冯慧,女,汉族,197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植物研究所首席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月季创新团队负责人。三十载深耕市花月季研究,她以“让中国月季绽放京华、香飘世界”为信念,带领团队攻克育种难关、建立育种资源宝库、推广优种良法,用科技为北京月季产业插上翅膀。她牵头建成我国首个月季正名数据库,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月季新品种近百个,攻克月季抗病性、适应性等关键技术,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重大荣誉,用实干诠释了“把论文写在京华大地上”的初心。全国绿化奖章、北京市科技新星、最美园林绿化人……这些荣誉背后,是她让市花月季扮靓京城街巷的执着坚守。

冯慧在月季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做报告

二、事迹介绍

“种质资源是育种的‘芯片’,不能让中国月季在源头受制。”带着这份信念,冯慧开启了月季资源的“寻宝之旅”。她带队踏遍国内主要月季产区,从深山野生蔷薇到庭院古老月季,从城市公园现代月季到国外珍稀品种,累计收集各类蔷薇属种质资源数千份,在北京建成北方地区种类最全的月季种质资源库,还助力河南南阳建成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为产业发展筑牢“资源基石”。

冯慧(右二)为少年宫学生科普月季知识

针对国内月季市场“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乱象,她领着团队沉下心来做“较真儿”的事。十年间,她的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山东、云南等 10 余个省份的月季主产区,记录 3000 余个品种的花、叶、枝形态数据,拍摄几十万张高清照片,逐一对标国外权威数据库反复核验。2021 年,国内首个月季正名数据库正式建成,从此让月季品种有了 “身份证”,为规范市场、精准育种扫清了障碍。

“月季原产中国,怎能让国外品种霸屏?”冯慧常对团队说。为了让中国月季重焕荣光,她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把花期当“战期”。每年五一假期,当市民漫步花海时,她正蹲在试验田里当给月季花授粉的“大蜜蜂”——为赶在最佳花期完成杂交,她和团队放弃五一假期和整个五月周末,每天从清晨忙到日暮,指尖磨出茧子,衣服沾满花粉,只为让每一粒种子都承载“中国芯”的希望。

为提高育种效率,她带领团队创新花粉贮藏、种子筛选、子代鉴定等技术环节,让年杂交子代数量突破过去30年总和,筛选标准从“百里挑一”升级为“万里挑一”。如今,团队已培育近百个自主新品种,43 个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60 余个进入申报流程。其中“新时代”品种在进行为期2年的300个月季新品种测试中,耐热性、连续开花能力远超国外同类品种,被国际专家赞叹:“从规模、效率和成效看,你们已经与国际著名育种公司同步了,只要坚持下去,你们前途无量。”

目前,这些“北京造”月季不仅妆点着长安街、建国门、四环路等北京市重要节点区域,更推广至华北、东北,让中国月季一步步“收复”本土市场。

冯慧(左二)与法国玫昂国际第六代继承人马提亚斯交流种植心得

“市花是城市的脸面,得让月季真正走进百姓生活。” 作为园林科技工作者,冯慧始终把“成果落地”记在心上。为了让四环路绿化带的月季“四季常绿、三季开花”,她不辞辛劳,有时甚至要熬夜到凌晨三四点钟到施工工地,现场解决技术问题。第二天早上,她又精神抖擞地按时去上班。同事问她为什么这么有干劲,像打了鸡血一样。她自豪地说:能够用自己的知识为首都月季栽植工作做贡献,这是园林科技工作者难得的机会,我很骄傲能够为北京建设月季之城出一份力。

为了推广月季新品种,普及月季知识,冯慧多次应邀到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等媒体宣讲月季知识。此外,她还利用线上和线下等各种方式,多次为北京市和全国的绿化行业技术人员讲授月季知识。北京开始建设花园城市以后,咨询和请教她的人员越来越多,每次她都是耐心解答,把科技知识变成“养花手册”。

“育种靠经验,更靠科学。”冯慧从不止步于“育出花”,更要“懂开花”。她带领团队深耕月季分子机制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光周期调控月季“依光变色”的关键作用,填补花色调控理论空白;揭示热激蛋白基因对开花的延迟机制,为培育长花期月季提供科学依据。这些突破让我国月季基础研究跻身国际前沿。近年来,她牵头20余项国家级、市级课题,发表10余篇高水平论文,制定2项行业标准,获2 项发明专利,成果支撑的“低维护高抗月季新优品种培育与应用”项目摘得2022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如今,她又投身乡村振兴项目,要让月季成为农民致富的“幸福花”。

冯慧(左)获得北京市知识产权战略专家委员会聘书

“让自育月季开遍北京街巷,让中国月季香飘世界——这是我们永远的约定。”冯慧的话语里,藏着一个园林绿化科技工作者对首都最深的眷恋。

从资源库到街巷间,从实验室到国际舞台,冯慧用三十年坚守证明:真正的榜样,是把专业做到极致,把热爱融入城市,让市花月季的芬芳,成为北京最美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