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25年 >  10月 >  第四周榜单
[热心公益]孙淑红:最美绿水青山守护者
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25-10-27

孙淑红

一、人物介绍

孙淑红,女,汉族,197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大自然之友志愿服务队创始人、负责人。她热爱自然、热心公益,并将这份热爱传导给身边的人。孙淑红认识到关爱环境就要从娃娃抓起,多年来,她以亲子家庭为主体,带领孩子们开展山野捡拾垃圾和生态探访等环保公益活动130多次,参加志愿者5000多人次,捡拾不可降解垃圾1500多公斤,计入志愿时长11000多小时。团队积极组织和参加的活动,获《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等报道40多次。现已成为学校“五育并举”的第二课堂,孙淑红也成为少年儿童环保公益道路上的引路人,彰显了倡导“爱自然·爱家园”的环保志愿先锋本色。

孙淑红上山捡拾垃圾

二、事迹介绍

2019年,孙淑红便开始带着不满5岁的女儿踏上户外爬山净山、徒步清滩的旅程。“孩子,你看这山川多漂亮,可这些垃圾却破坏了它的美,我们把它们捡起来好不好?”孙淑红温柔地对孩子说道。小小的身影跟在妈妈身后,认真地捡起地上的垃圾,这一幕,成为了他们亲子时光中独特的风景。从那时起,那颗环保的种子便在孩子的心中开始生根发芽。

随着时间的推移,孙淑红愈发觉得,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她渴望带动更多人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把自己热爱自然的初心,转化为倡导环保的使命。2023年初,在街道的支持和指导下,“大自然之友志愿服务队”成立了。“我希望能让更多孩子走进自然、了解自然,一起守护我们的绿水青山。”孙淑红坚定地说道。

孙淑红(右)带领孩子捡拾不可降解垃圾

每个周末和节假日,孙淑红都忙碌在组织活动的一线。在大运河边,能看到她带领着一群孩子,手持垃圾夹、垃圾袋,认真地捡拾着不可降解垃圾。“同学们,这些垃圾如果一直留在这儿,会对河水、土壤都造成很大的伤害,我们把它们带走,让大运河变回原来的美丽模样!”孙淑红耐心地向孩子们讲解着。孩子们热情高涨,纷纷响应,不停地在草丛、岸边穿梭,不一会儿,垃圾袋就装满了。

服务队初期以清理山野河滩散落的垃圾为主,为了进一步提升孩子们的生态环保理念,拓宽环保认知广度,从欣赏自然风光到关注生存家园,孙淑红在带领孩子们欣赏大美北京的同时,还将活动拓展到组织植树护绿活动,拓展到去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电子垃圾处理厂、气象站、疾控中心等单位开展环保科普,多样化的实践形式,使孩子们认识到环境与气候、环境与健康、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进一步增强了保护地球家园的信念。

在污水处理厂,孩子们好奇地看着污水经过一道道工序变得清澈。“哇,原来污水还能变成干净的水!”一个小男孩惊讶地喊道。孙淑红在一旁笑着解释:“这就是环保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在垃圾焚烧发电厂,孩子们了解到垃圾处理的流程,深刻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孙淑红(中)组织志愿服务队到鸳鸯楼捡拾垃圾

在植树护绿活动中,孙淑红总是亲力亲为。“来,大家一起把这棵小树种好,让它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她一边示范,一边鼓励着小志愿者们。孩子们和大人们齐心协力,挥锹铲土、浇水灌溉,看着种下的树苗在风中轻轻摇曳,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从单一的环境保护,到组织孩子们行走大运河、中轴线、长城等开展生态探访,实现从关注家园保护到培植家国情怀的升华。让孩子们了解大运河北京段白浮泉遗址和郭守敬建立的24道闸,了解瓮山泊到昆明湖的历史变迁、了解北京的水系、永定河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北京的三山五园有哪些?……一系列的生态探访活动,使孩子们深刻体会到了梁思成笔下“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的美丽画卷,深刻领悟到了北京深厚的生态文化底蕴,更加热爱首都北京。

孙淑红还多次组织孩子们来到长城抗战纪念馆、白乙化烈士陵园等向烈士献花,缅怀先烈、致敬英雄。“同学们,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更要传承他们的精神,守护好我们的祖国山河。”孙淑红的话语掷地有声,孩子们庄严地敬礼,眼神中充满了对先烈的敬仰。

丰富精彩的活动吸引了大量志愿者的参与,团队也日益壮大,成员已达3000多人(其中近2000人为少年儿童),从通州区辐射到全市,甚至还有天津、河北的小朋友也慕名前来参加活动。孙淑红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持续发起社会公益拓展宣传,阅读量超过200万人次,广泛传播爱国爱家爱自然的正能量。

孙淑红的坚守,也赢得了社会的关注。2023年8月15日第一个全国生态日,服务队受邀参加北京市“绿水青山少年志”主场活动。2024年4月21日团队成员受邀在世界地球日北京市主场宣讲“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

孙淑红也入选区级志愿文化宣讲团负责人,在居民社区等进行宣讲,号召更多的人参与自然环境保护公益活动。2025年6月5日、27日、30日,孙淑红分别应邀参加通州区六五环境日、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暨首批“副中心好市民”命名活动,代表优秀志愿者、“副中心好市民”作《做自然之友 为环保出发》主题宣讲,并宣读倡议书。

孙淑红组织志愿服务队在金海湖捡拾不可降解垃圾

因在环保公益领域的突出表现,孙淑红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最美学生家长、首批“通州榜样·副中心好市民”。市生态环境局推荐作为北京市代表参评全国2025年个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案例。2021、2024年因积极组织公益志愿活动其家庭两次荣获“首都最美家庭”提名奖。

“孙姐真是我们的榜样,跟着她一起做环保,我感觉生活变得更有意义了。”一位志愿者感慨地说。在孙淑红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环保队伍中来,大家从自身做起,践行低碳绿色生活。

孙淑红用自己的热心、爱心和恒心,在环保公益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她用一个个细微的行动,汇聚成保护自然环境的强大力量。她是孩子们心中的环保引路人,是身边人眼中的公益榜样,激励着更多人加入到守护绿水青山的行列中来。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25年 >  10月 >  第四周榜单
[热心公益]孙淑红:最美绿水青山守护者
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25-10-27

孙淑红

一、人物介绍

孙淑红,女,汉族,197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大自然之友志愿服务队创始人、负责人。她热爱自然、热心公益,并将这份热爱传导给身边的人。孙淑红认识到关爱环境就要从娃娃抓起,多年来,她以亲子家庭为主体,带领孩子们开展山野捡拾垃圾和生态探访等环保公益活动130多次,参加志愿者5000多人次,捡拾不可降解垃圾1500多公斤,计入志愿时长11000多小时。团队积极组织和参加的活动,获《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等报道40多次。现已成为学校“五育并举”的第二课堂,孙淑红也成为少年儿童环保公益道路上的引路人,彰显了倡导“爱自然·爱家园”的环保志愿先锋本色。

孙淑红上山捡拾垃圾

二、事迹介绍

2019年,孙淑红便开始带着不满5岁的女儿踏上户外爬山净山、徒步清滩的旅程。“孩子,你看这山川多漂亮,可这些垃圾却破坏了它的美,我们把它们捡起来好不好?”孙淑红温柔地对孩子说道。小小的身影跟在妈妈身后,认真地捡起地上的垃圾,这一幕,成为了他们亲子时光中独特的风景。从那时起,那颗环保的种子便在孩子的心中开始生根发芽。

随着时间的推移,孙淑红愈发觉得,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她渴望带动更多人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把自己热爱自然的初心,转化为倡导环保的使命。2023年初,在街道的支持和指导下,“大自然之友志愿服务队”成立了。“我希望能让更多孩子走进自然、了解自然,一起守护我们的绿水青山。”孙淑红坚定地说道。

孙淑红(右)带领孩子捡拾不可降解垃圾

每个周末和节假日,孙淑红都忙碌在组织活动的一线。在大运河边,能看到她带领着一群孩子,手持垃圾夹、垃圾袋,认真地捡拾着不可降解垃圾。“同学们,这些垃圾如果一直留在这儿,会对河水、土壤都造成很大的伤害,我们把它们带走,让大运河变回原来的美丽模样!”孙淑红耐心地向孩子们讲解着。孩子们热情高涨,纷纷响应,不停地在草丛、岸边穿梭,不一会儿,垃圾袋就装满了。

服务队初期以清理山野河滩散落的垃圾为主,为了进一步提升孩子们的生态环保理念,拓宽环保认知广度,从欣赏自然风光到关注生存家园,孙淑红在带领孩子们欣赏大美北京的同时,还将活动拓展到组织植树护绿活动,拓展到去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电子垃圾处理厂、气象站、疾控中心等单位开展环保科普,多样化的实践形式,使孩子们认识到环境与气候、环境与健康、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进一步增强了保护地球家园的信念。

在污水处理厂,孩子们好奇地看着污水经过一道道工序变得清澈。“哇,原来污水还能变成干净的水!”一个小男孩惊讶地喊道。孙淑红在一旁笑着解释:“这就是环保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在垃圾焚烧发电厂,孩子们了解到垃圾处理的流程,深刻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孙淑红(中)组织志愿服务队到鸳鸯楼捡拾垃圾

在植树护绿活动中,孙淑红总是亲力亲为。“来,大家一起把这棵小树种好,让它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她一边示范,一边鼓励着小志愿者们。孩子们和大人们齐心协力,挥锹铲土、浇水灌溉,看着种下的树苗在风中轻轻摇曳,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从单一的环境保护,到组织孩子们行走大运河、中轴线、长城等开展生态探访,实现从关注家园保护到培植家国情怀的升华。让孩子们了解大运河北京段白浮泉遗址和郭守敬建立的24道闸,了解瓮山泊到昆明湖的历史变迁、了解北京的水系、永定河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北京的三山五园有哪些?……一系列的生态探访活动,使孩子们深刻体会到了梁思成笔下“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的美丽画卷,深刻领悟到了北京深厚的生态文化底蕴,更加热爱首都北京。

孙淑红还多次组织孩子们来到长城抗战纪念馆、白乙化烈士陵园等向烈士献花,缅怀先烈、致敬英雄。“同学们,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更要传承他们的精神,守护好我们的祖国山河。”孙淑红的话语掷地有声,孩子们庄严地敬礼,眼神中充满了对先烈的敬仰。

丰富精彩的活动吸引了大量志愿者的参与,团队也日益壮大,成员已达3000多人(其中近2000人为少年儿童),从通州区辐射到全市,甚至还有天津、河北的小朋友也慕名前来参加活动。孙淑红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持续发起社会公益拓展宣传,阅读量超过200万人次,广泛传播爱国爱家爱自然的正能量。

孙淑红的坚守,也赢得了社会的关注。2023年8月15日第一个全国生态日,服务队受邀参加北京市“绿水青山少年志”主场活动。2024年4月21日团队成员受邀在世界地球日北京市主场宣讲“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

孙淑红也入选区级志愿文化宣讲团负责人,在居民社区等进行宣讲,号召更多的人参与自然环境保护公益活动。2025年6月5日、27日、30日,孙淑红分别应邀参加通州区六五环境日、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暨首批“副中心好市民”命名活动,代表优秀志愿者、“副中心好市民”作《做自然之友 为环保出发》主题宣讲,并宣读倡议书。

孙淑红组织志愿服务队在金海湖捡拾不可降解垃圾

因在环保公益领域的突出表现,孙淑红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最美学生家长、首批“通州榜样·副中心好市民”。市生态环境局推荐作为北京市代表参评全国2025年个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案例。2021、2024年因积极组织公益志愿活动其家庭两次荣获“首都最美家庭”提名奖。

“孙姐真是我们的榜样,跟着她一起做环保,我感觉生活变得更有意义了。”一位志愿者感慨地说。在孙淑红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环保队伍中来,大家从自身做起,践行低碳绿色生活。

孙淑红用自己的热心、爱心和恒心,在环保公益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她用一个个细微的行动,汇聚成保护自然环境的强大力量。她是孩子们心中的环保引路人,是身边人眼中的公益榜样,激励着更多人加入到守护绿水青山的行列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