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密云区文明办
时间:2021-09-14美丽整洁的乡村环境,需要村民持续努力维护,密云在辖区各行政村均设立了网格保水员、河长制巡河员、保洁员、公厕管护员、农村公路养护员,合称“五员”。为形成合力,地处密云水库上游的太师屯镇设立生态环境保护大队,统合乡村“五员”力量,从水库边、河道边到村边、路边、林边、田边,群众保水力量更加凝练。
周末大扫除,太师庄村里有两条大河,潮河、清水河穿村而过汇入密云水库,距河道最近处的直线距离不足200米,保水、护生态环境,一直是村里工作的重中之重。村党支部书记尹兆坤说,村里有网格保水员19人,不但要巡视两条河道,清理河边的垃圾,还要劝离游客,力量明显不足。“‘五员’各有职责,有人工作很忙,有人工作相对轻闲,更有部分岗位季节性较明显,忙过了那一阵,就会闲一些。”
生态环境保护中队的队员们清扫路面上的碎石和渣土,各吹各的号,各拿各的调,这样的情况如今已有了转变。太师屯镇党委经过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在过去镇保水大队的基础上,率先成立镇生态环境保护大队,由镇党委委员、组织部长任政委,主管副镇长任大队长,全镇各部门参与;在各村成立生态环境保护中队,由党支部书记任中队长,统一村内“五员”的任务分配和工作职责。形成了镇、村两级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保水工作向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转变,这既是一项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也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思想的落地生根。”太师屯镇党委书记胡勇说。
生态环境保护中队的队员指导村民正确垃圾分类
“五员”融合之后,统一管理,统一职责,大家分工明确,共同维护村里的环境,共同巡河保水,五根手指攥成了拳头。现在的太师庄村,就像一个大花园,街道整洁,绿树掩映,花香四溢,漫步在潮河、清水河畔,路边上三三两两的保水网格员在巡查,河道内水声潺潺,水草丰茂,几只白鹭和野鸭在水中嬉戏歌唱,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五员”统筹调配后,网格员协助巡河,弥补人手不足
根据新确立的“五员”融合改制方案,镇里的巡查员每天为值班人员划考勤,每个月召开一次例会,进行汇报和总结,每年进行一次打分评比,奖勤罚懒。同时,聘请已离职的15个村的老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为督导员,到各村暗访检查,发现问题后记入台账,督促整改,三天之内必须整改完毕,否则将由镇里对未整改的村进行处罚。
今年已经64岁的李之东就是一名督导员,他原是头道岭村的党支部书记,别看岁数大了,但腿脚利索着呢,为了做好这个监督员的工作,他专门换了一部像素高的智能手机,骑着一辆自行车到村里暗访。“咱当了这么多年村干部,哪有问题比谁都清楚,就得有鸡蛋里挑骨头的劲儿。”村民笑称,李之东监督整改的时候,就变成了“铁包公”,谁的情面也不给。“咱肩负的是给首都北京保水的重要职责,只有把咱全镇的生态环境搞好了,才能让首都人民喝上放心水!”李之东说。
通过“五员”融合,太师屯镇建立了生态环境保护大队、中队两级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实现了有队伍、有机制、有制度、有监督、有评比的“五有模式”,通过整合、下沉、赋权,让原来村里看得见管不着、区里管得着看不见的弊端,通过改革和创新得到了彻底改变。
(责任编辑: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