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1-09-18日常走访、组织来访、主动接访深化社区治理
“您家下水井疏通了吗?”“这几天下雨,咱院雨水没倒灌吧?”今年的汛期,这句话成了牛街街道法源寺社工刘丹走访院落时最常问的。
据了解,法源寺社区多为老旧小区,平房院落面积大。进入汛期以来,低洼院落、老房房屋成为社区防汛工作的重点。为此,社工刘丹每天都会深入到重点院落,挨家挨户走访,发现隐患第一时间联系维修人员处理。社工的付出,居民都看在眼里暖在心上,他们亲切地称刘丹为社区居民的“好女儿”。而这只是社区工作的一个缩影。
推“三访”提升办事实效
在“接诉即办”工作中,法源寺社区通过紧抓办理实效性和居民满意度,努力实现“未诉先办,办在诉先”。社区成立接诉即办工作组织领导小组,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担任组长,设置专人负责接诉即办工作。通过把群众诉求走访与社区工作者“分片包户”“访民情、听民意、解民难”的日常工作相结合,开创了“三访”工作新模式,即:主动问事儿“日常走访”,深入找事儿“组织来访”,一起议事儿“主动接访”,扎实解决好日常走访中发现的每一件群众诉求事项,切实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
与百姓的联系紧密了,很多难事儿也就在源头上得到了解决。去年法源寺西里101、D01两户居民来到社区求助说家里天花板漏水,社区主任李刚与社区3号楼管片主任刘丹立即入户走访,了解情况。原来,由于住户楼上厨房的自来水管道老化,导致楼下两家的天花板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漏水现象,居民现阶段只能用盆先接水,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但在装修时,楼上住户给水管做了管道包围,而维修需要拆除外包围瓷砖,对拆除及恢复原样所产生的费用,三家居民无法统一意见,所以事情拖到了现在都还没有解决。
了解情况后,刘丹联系三家居民和物业,共同协商维修方案及费用支付。刚解决完费用的问题,修复瓷砖又遇到了麻烦,因为疫情维修人员无法进京,李刚便多方联系找到一位。在社区的协调下找到一位没出过京的员工,困难终于得到解决。“要不是李刚主任特意联系了维修工人修复瓷砖,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这问题一时半会还解决不了。”楼下两户居民对社区的贴心表示十分感动,还特别送去锦旗表示感谢。
深化未诉先办主动治理
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离不开与群众的密切联系,这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主动出击,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努力把群众家门口的事情办好。据介绍,在牛街街道统筹下,各社区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强化网格化城市管理的“主动治理”能力,社工下沉到社区,先行一步倾听居民呼声,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管片,大事不出社区,及时发现主动解决”,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延伸。与此同时,对案件办结时间提出明确要求:接件后,相关负责人需根据群众诉求30分钟内派单,1小时到达现场,24小时内解决问题,48小时内回复办结,如遇短期内无法解决的疑难案件5日内反馈进度。
(责任编辑: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