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精准响应 向前一步 西城区深化未诉先办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来源:西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1-12-24

  近年来,西城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 是“国之大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党建引领“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改革,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诉求出发,树牢在基层一线破解难题、担当作为的鲜明导向,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西城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什刹海小广场

  专班专题调度破解“急难愁盼”

  什刹海街道西什库大街76号院因水管严重老化,导致该院东侧近20余户出现用水难题,了解到居民诉求后,区领导先后两次到街道调研,走进居民家中,认真听取居民反映,仔细察看居民用水情况,现场组织召开热线办理专班会议,调度解决用水难题,并要求街道和相关部门做到“向前一步”,主动作为,解决好老旧住房安全隐患问题,让居民方便快捷地用上安全和干净的水。

  为尽快推进该处断水抢险工作,街道组织相关部门和属地多家社会单位,设立了工作推进办公室,成立了工作专班,推动开展院内管线更新及一户一表安装。专班成员分为4组,每组入户成员固定有社区工作者、街道工作人员、城管队员,同时入户掌握居民相关诉求。同时多次召开居民议事会,完善改造方案,最终确定小院用水系统改造施工方案。

改造施工

  为解决施工中的居民用水问题,专班听取居民意见,将小院自来水管暂时安置在小院外的绿化带,减少居民取水用水难题。考虑到院内居住的老年人较多,专班决定采用“铺几米回填几米”的工作方法,最大限度保证院内居民通行安全。借助此次改造工程,专班还进一步完善了小院内用水管理系统,为推进“一户一表”工作奠定了基础。

道路铺设后

  “不仅解决了院内自来水管线老化问题,还提升了院内环境。”居民对于院内改造工程纷纷点赞。目前院内主管道、上下水管线已全部搭建完成,院内部分道路已开始进行地砖的铺设,同时工作组正着手推进“一户一表”的自来水入户施工工作。据了解,此次工程预计12月底全部完成。届时,小院中居民的用水问题不仅能够得到妥善解决,排水环境也会得到优化。

  如今在西城,“一把手”将“接诉即办”专班会议开在社区,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倾听居民诉求及意见,现场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并统筹调度相关部门合力跟进,第一时间响应居民诉求,已经成为常态。

平原里南区社区解决居民用水难题

  白纸坊街道平原里南区社区居民拨打12345热线反映过水质差、水压低等问题。了解到此情况后,区领导来到该社区主持召开居民生活用水问题协调会,现场察看了该社区生活用水改造遗留问题的有关情况,就如何最终解决居民用水难题与大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解决路径。同时在该社区“热线会客厅”接待居民代表,面对面倾听居民诉求,并就解决方案和项目进展情况向居民进行耐心回复。最终,在西城区多部门接力“奔跑”下,解决了该社区的居民用水难题,向居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西什库大街76号院断水抢修工作以及平原里南社区居民用水难题,是西城区精准响应居民诉求,全力推进“接诉即办”工作的缩影。

  针对“接诉即办”反映的社区治理突出问题,西城区建立了区领导专项包“接诉即办”机制、固定每周在社区基层召开“求解会”专题调度模式以及主管领导定期召开“吹哨报到”双周调度会制度,逐级明确责任,每个问题由分管区领导统筹推动,聚焦民生痛点难点,各行业部门主动认领问题,抓实事、干真事,聚焦“七有”“五性”形成西城区攻坚克难30题,确保“周周有主题,月月有攻坚”,动态确定了10个治理类社区,深入开展“领哨行动”和“暖心行动”。

接诉即办,对北礼士路甲1号院地下排污管进行更换

  同时,西城区结合北京市《关于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推进“接诉即办”解决重点民生诉求的工作方案》,以及区“接诉即办”攻坚克难30题+工作清单,起草了《西城区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推进“接诉即办”解决重点民生诉求的工作方案》。针对垃圾分类、物业管理等专项工作、阶段性重点工作、涉及多行业领域问题,西城区还成立专班,统筹推进。

  建实问题清单力求未诉先办

供暖试运行保障群众温暖过冬

  今年供暖季,壹瓶小区的10个锅炉需保障小区800余户的今冬供暖。针对去年采暖季居民反映的问题,负责该小区的供暖公司前期就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制定了详细的维保、检修和技改方案,为提前发现问题,小区锅炉房9月底前就完成了打压试水工作。项目部对一些被腐蚀和下沉的管线进行了更新,对管道井的老旧阀门进行了更换,并通过“分支去堵,流量增加”方式去解决个别业主的室温问题。为了做好供暖工作,该小区项目部推出了“管家式”服务,为业主提供7×24小时服务。

入户服务

  为保障今冬群众安全稳定达标供暖,在非采暖季做好提前治理、未诉先办工作,西城区提前开展了“冬病夏治”工作和“访民问暖”活动,实地走访、排查梳理群众供热问题,同时联合街道通过深入摸排,建立辖区供热突出问题台账,对突出问题进行积极协调、重点研判,通过联动会商,制定整改措施,在采暖季来临之前完成全部清零,并对上个采暖季投诉量较多的小区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供热面积87万平方米、涉及居民1.45万户。同时,组织检查各类供热管线19.8万米,更新改造1.9万米。

生活垃圾分类驿站

  为做好西城区垃圾分类工作,在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一周年之际,西城区还发动党员干部、居民、志愿者、社区组织完成了垃圾分类社区动员发动及入户回访工作,通过入户回访,重点对垃圾分类设施设置、运行、管理、分类习惯培养等方面听取居民意见、建议,对收集上来的5000余条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形成十大类清单。通过梳理十大类问题清单,聚焦居民在垃圾分类过程中的关切和诉求,针对居民提出的意见建议,西城区精准施策,通过开展桶站指导、设立“红黑榜”、积分奖励、城管执法进社区等多种措施以及探索每周一日全时值守制度,广泛发动居民志愿者、在职党员、物业等人员,逐一破解西城区垃圾分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开展垃圾分类宣传

  为了更好地回应群众期待,西城区还不断拓宽居民反映诉求的渠道,比如“西城家园”平台,通过建立“楼号-小区-社区”网络体系,打造对接社区、直连群众的网上平台,可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务质量

  在梳理了“接诉即办”工作中的共性问题后,西城区推出“有一办一、举一反三”的工作机制。针对群众继承办理咨询问题,成立了专业的继承公证办理组,帮助了解新政策、新流程,通过电话、微信、微博、网站等途径,已解答咨询2000余件,回应了一批群众对于继承办理的期待。

西城政务服务大厅推出“悉心听”窗口服务办事人

  区政务服务管理局提供全年无休业务咨询,通过开展“政务服务体验员”活动、设置“业务联系单”运行机制,录制政策宣传小视频等举措,创新工作理念,完善各项工作机制,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深化延伸。

  区人力社保局通过建立一套制度体系,用好两支办件队伍,落实三级分类办理,实现四类难点突破,探索五个“一步”工作改进,推动接诉即办从直接“端菜”到群众“点菜”转变,最大程度满足百姓需求。

  白纸坊街道通过加强党建引领,街道分类施策,推出“共性问题专项治理、问题区域综合治理、周期问题前瞻性治理、顽症痼疾源头治理”模式,助推由“接诉即办”向“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的转变。截至目前,共受理热线案件6929件,月均督办案件460余件,市级考核平均响应率100%。

大栅栏街道创新“加、减、乘、除”工作法

  大栅栏街道推出“悉心听、院内办、民满意”接诉即办流程,并创新“加、减、乘、除”工作法,通过向前一步做加法、历史积案做减法、共性问题做乘法、分级分类做除法,推动了居民诉求的高效解决。街道摸索出“圆桌会议”等新工作机制,目的是让居民诉求牵涉的各利益方、各相关部门,面对面充分展开讨论,共同拿出解决方案,从而更高质量地促进问题的解决。为推动热线办理提档升级,街道还以《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实施为契机,编制《大栅栏街道“接诉即办”工作指南》。牛街街道法源寺社区推出“主动问、日常访、深入找”工作模式,扎实解决好日常走访中发现的每一件群众诉求事项。

西长安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非现场”执法取证

  西长安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向前一步,建立了群众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在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物业保安、居民群众的密切配合下,利用直接拨打队内电话和网络平台信息互通的方式,实现“非现场”执法取证,形成群众快速直接反映问题,执法队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处理问题的工作模式。

  截至今年10月31日,西城区共受理市民热线诉求41万余件,解决率、满意率均超九成,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下一步,西城区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改革,深入落实《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在开展“红墙先锋在社区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坚持以“接诉即办”为主抓手服务群众。用好12345民生大数据,聚焦高频问题,以“每月一题”集中攻坚、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精准响应居民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责任编辑:王宇静)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