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中国选手谷爱凌拿下中国雪上项目首金的消息,让潜心于冬奥主题剪纸创作的刘立宏激动不已。设计、手绘、准备材料、剪裁……不到3个小时,一幅惟妙惟肖的“谷爱凌”肖像剪纸作品出炉了。
这是刘立宏的冬奥人物主题系列剪纸中的第6个作品,也是他创作的百幅冬奥主题系列剪纸中的一个。近年来,朝阳区剪纸艺人刘立宏专注冬奥主题剪纸,以心中之爱、手中之剪,投身于冬奥文化和剪纸文化的宣传推广,为“双奥朝阳”增色添彩。
融合创新弘扬传统
今年36岁的刘立宏出生于手艺世家,6岁开始学习剪纸,母亲和姥姥都是剪纸能人。“打小就常摸剪子,一到年节就给街坊邻居剪福字、窗花”是刘立宏童年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
艺术的种子早早地深埋于心,让刘立宏有意无意地自学剪纸技艺,并找来相关书籍、视频等,广泛吸收扬州剪纸、山东剪纸、陕西剪纸以及京派剪纸等之长。上大学后,刘立宏学习了动画设计,并在中央美院等地研修,对美术、设计和手工制作的热爱,为他的剪纸创作打开了广阔的天空。
2014年起,刘立宏全身心投入剪纸艺术创作,并自创了“一剪刀剪纸”法,一剪子下去十秒钟内就能剪出一幅剪纸作品。
有别于传统剪纸,刘立宏的剪纸作品偏重于写实,简洁、明快、时尚。“我的作品吸收了国内各传统剪纸流派的技艺和元素后,进行了融合和创新。”刘立宏说,“这是一种传承,更是向深厚的传统文化致敬。”
半是虎脸、半是人脸的寅虎生肖作品,精美又带着酷酷的个性;扛着棍子迈步向前的丑牛肖像作品,又飒又可爱,强化了“牛”气冲天、果敢英勇的意味……刘立宏的12生肖作品,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每个生肖都创作了少则几幅多则百幅作品。这些作品一经推出,便获得了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喜爱。
刘立宏的创作远不止于传统剪纸题材。中国城市地标、北京中轴线、革命先烈、百年党史、时代楷模、世界名人、动物世界等等,每个系列都有几十、甚至上百幅作品。
酷爱是创作的动力。一年365天,每天8小时雷打不动地埋头工作,是刘立宏最快乐充实的时光。
创作百幅冬奥作品
刘立宏将精力转向冬奥主题创作是从2019年开始的。受北京市文旅局和外办的邀请,刘立宏创作了10个冬奥会项目剪纸作品,并带着它们前往美国,参加了“京津冀中国年”活动。这些剪纸作品和“一剪刀剪纸”大获好评。
2020年,伴随着冬奥会的临近,刘立宏开始构思冬奥主题剪纸创作,北京市冬奥组委的邀约也随之而来。为了能将自己设计的冬奥主题作品及时赶制出来,刘立宏每天早上五六点钟便开始工作,通常要忙到夜里11点才休息。
蓝色的冬奥场馆系列、红色的人物类冬奥项目系列、黑白的冰墩墩系列……每个系列还有大、中、小不同版本。加上为相关单位创作的冬奥相关“定制”作品,至今,刘立宏创作的冬奥剪纸作品近百幅。
如今,这些冬奥主题作品,有的展示于国家会议中心,有的则通过市冬奥组委、区冬奥组委等送给了国际体育组织官员、驻华大使、中外媒体记者等。等北京冬奥会结束后,他准备将自己的冬奥剪纸作品进行巡展。
“我还在不断地进行创作,并将作品不断‘复制’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冬奥。”刘立宏说,“剪纸是一门满载浓浓祝福的艺术形式,我希望将这种祝福送出朝阳、送出国门。”
身体力行宣传冬奥
刘立宏不只埋首于创作。作为一名党员和朝阳区青联委员,他还自觉将宣传冬奥、弘扬传统文化作为己任。
刘立宏多次参与冬奥主题活动,他参加中外驻京记者见面会、来到朝阳区冬奥城市志愿服务站、走进冬奥示范社区……一次次地面向不同的群体,介绍冬奥知识、宣传剪纸文化。
早在2008年,刘立宏就开始在网上义务传授剪纸技艺、宣传北京奥运会,至今已有5000多个网上剪纸教程,并出版了10余本剪纸方面的书籍。准备了两年多的《北京冬奥》《二十四节气》等一套4本冬奥相关剪纸教程图书也已完成,预计近期出版发行。
为了普及剪纸文化,2014年,在朝阳区文旅局和大屯街道等单位的支持下,刘立宏开始在街道、社区、学校教授剪纸。如今,刘立宏的义务剪纸教学活动已走进朝阳区白家庄中心小学、密云区喇叭沟小学等20多所学校。
“剪纸是老祖宗留下的手艺,我所能做的就是好好创作、好好传承,让这门中国民间艺术,与时俱进,代代相传。”刘立宏说。
(责任编辑:冯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