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房山区文明办
时间:2022-06-08这是居家观察的酒店,更是为民服务的一线。在里面,有一群机关干部,他们既是一群战斗员,也是服务员,面对疫情,他们以细致严谨筑起安全防护网;他们把居家观察人员当亲人一样对待,用真心赢得认可,他们,就是房山区15家居家观察酒店的驻点干部。针对集中隔离期满但居住地为封控区域以及其他不具备居家条件人员,房山区推出“居家安置”措施,统一为其安排酒店进行居家观察,并从各级机关选派干部入驻其中,为“居家安置人员”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这些“勇士”逆行而上,用耐心细致地服务与守护让每一名居家观察人员感受到“家”的温暖与感动。
24小时的坚守
“大家注意,大家注意,第一批居家观察人员将在10分钟后到达,请大家再检查一遍自身穿戴的防护设备,做好准备,接收人员……”5月9日晚10点,7天优品酒店(良乡医院店)居家观察点,在紧急通知声中拉开了集中隔离期满转居家观察人员闭环转运的序幕。
刚刚在下午接到通知要执行驻点支援任务的区档案局原强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郑天石,便第一时间赶往7天优品良乡医院店居家观察点,在接受了紧张有序的培训后,晚10点,两辆满载居家观察人员的大巴车驶至酒店门口,在夜色的笼罩下,他们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批“客人”。
在忙碌的安排中,他们和酒店工作人员将各类人员一一引导至酒店房间,逐一详细询问他们的诉求,安顿好“客人”后,他们又带着各种安装设备为每间房门安装门磁……在楼梯间爬上爬下,在楼层里来回穿梭,一套流程下来,忙完已是凌晨,而完成这些任务后,他们还要开会对当天情况进行总结,探讨部署下一步工作。此时,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里,他们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
还有,从5月6号就进驻格林豪泰酒店(嘉州水郡店)居家观察点的区委老干部局安绍军和尹刚,在北京橙子优选酒店(良乡大学城店)居家观察点的京房国鑫钢材中心李昂和大石河报废汽车解体有限公司栗文明,在全季酒店(北京房山商业街店)居家观察点的区园林绿化局张伟和刘腾,在尚巢时尚酒店(良乡大学城店)居家观察点的区水务局刘均建和区住建委张恒……要知道,隔离点接收居家观察人员没有固定的时间,“白加黑”连轴转是驻点干部常态化的工作模式,有时是早上6点,有时是晚上10点,甚至是凌晨2、3点,这意味着他们要24小时待命。而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们不敢多喝水,穿着防护服在隔离区一待就是5、6个小时,搬运防疫物资、设置各种标识、准备消杀设备、逐个房间检查居家观察人员生活需要的物品,电话一天到晚总是响个不停,有时候连吃个整饭、睡个整觉的功夫都没有。而问起他们是靠什么在坚持时,他们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要说累,大家都累,那一个小区一两千人,社区干部更累,也没见他们放弃过,我们的岗位不同,但职责都是一样的,就是能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恢复正常的生活,所以,我们无论如何也得坚持下来!”
24小时的温情
“阿姨,您好,我又来‘每日问诊’啦!您今天的体温是多少?身体状况怎么样?”
“王先生,我是咱们观察点的工作人员小田,您感觉咱们的饭菜怎么样,还符合您的口味吗?对我们的服务有什么意见,您随时找我说,我们争取百分百满足!”……
这是周口店遗址管理处宋东勇和区司法局田超在天阁58酒店(矿机路1号店)居家观察点每天的“必修课”。为了减轻居家观察人员恐慌和不稳定的情绪,让他们在酒店能安心舒心,他们每天早上会对每一名居家观察人员进行电话咨询,记录体温、身体状况,同时,考虑到这些人员来自五湖四海,口味不同,还会主动向他们询问饭菜的质量,每天更换不同花样,努力满足不同地区人的需求,特别是针对女士和孩子,还增加酸奶和水果的供应,真正让他们在隔离酒店也能感受到五星级“家”的温暖。
“隗老师,有家长打来电话,询问孩子具体什么时间回家……”
“田老师,有一位客人说酒店提供的用品不干净,要拆床……”每次听到酒店前台这样的声音,区教委隗永屹、田宇二人立刻接过电话,发挥自己善于做思想工作的优势,对隔离人员进行耐心的疏导,讲清政策,安抚情绪,并为他们送上温馨的服务和暖心的关怀。
这样暖心的故事每天都有发生。在尚品假日酒店(良乡拱辰南大街店)居家观察点,驻点干部周口店遗址管理处李俨和区司法局刘远及时掌握老年人基础病和用药情况,为小朋友购买零食缓解紧张情绪,每天与抑郁症患者电话沟通缓解情绪压力,为过生日的居家观察人员购买生日蛋糕;在速8酒店(北京良乡三中店)居家观察点,驻点干部燕山发改委梁添明、区园林绿化局刘春好和区政协程换星常常穿着隔离服连续工作6小时,对65名居家观察人员认真分析个人情况,哪些老人状况如何,多少儿童需要家长陪护;在蓝庭酒店居家观察点,区红十字会干部,“60后”的李玉高充分发扬红十字人博爱奉献精神,和区商务局郑吉祥一起对内联系酒店工作人员,对外沟通医务人员,对28名居家观察人员的生活起居细心照顾,对他们的心理焦虑耐心劝导,每次同事说让他休息的时候,他总是说:“我是卫生系统的老人了,经历过非典,穿过防护服,开过救护车,经验丰富,这些事儿我都拿手,我能坚持住。”还有,在格林豪泰酒店(良乡大学城店)居家观察点的区工商联杨翔毅和国家统计局房山调查队卢迪,在潮漫酒店(良乡火车站天街店)居家观察点的区民宗办何焕生和区气象局隗宇航,在如家酒店(良乡西路店)居家观察点的区投促中心杨昊霖和孟鹏辉,在龙门客栈智选(良乡大学城天街店)居家观察点的区发改委王鹏和区人大办孙宇飞……每一名干部都在用自己“加倍”的服务让居家观察人员感受到“加倍”的温暖。
24小时的服务
“我的药都没得吃了,为什么不能让我看病?要真有点什么问题,你们能担得起责任吗?”
这天晚上,在樱花之恋酒店居家观察点,居家观察人员晏大爷又找到了驻点干部——来自区人力社保局的王晨和区水务局的范玉虎。
“大爷,您先别着急,因为您现在属于居家观察人员,不能通过正常的渠道外出就医,如果确实感觉不舒服,我们可以马上帮您联系120。如果只是想买药,您可以跟我们说,我们在网上帮您买,给您送过来。说实话,从您自身考虑,疫情期间,您去医院也不安全,如果还不放心,我们可以帮忙联系医院的大夫,您有什么不舒服就在电话上告诉大夫,帮您解答,您看行吗?”王晨耐心地劝说。
经过一番劝导和解释后,晏大爷的情绪终于稳定了下来,两名驻点干部也长舒了一口气。
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宝宝需要辅食、老人需要药品、学生上网课需要打印材料,甚至还有情绪失控人员吵着闹着要解除隔离……这些突发事件不断考验着每一名驻点干部的耐心和毅力。
“我不想在酒店待着,我要回家,你们今天要是不让我回,我就绝食,出了问题,我看你们谁能负责!”这天,在希岸轻雅酒店居家观察点,刚刚完成对逐个房间进行摸排、对人员基本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对每个房间进行逐一检查任务的驻点干部区人力社保局李景新和区住建委邢泉富,又开始了新的“战斗”。一名58岁的阿姨,由于长时间的隔离,再加之对于政策不理解,反应较为激烈,强烈要求回家。
面对这一突发情况,为了尽快稳定阿姨的情绪,他们向阿姨耐心解释当前的疫情防控政策,主动与其家人联系,帮助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同时,主动为阿姨调节饮食,及时为其购买所需的生活必需品。终于,几天下来,阿姨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
“我是一名转业军人,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在部队的时候,我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为人民服务’,现在‘战场’变了,但使命没有变,我要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解决居家观察人员的每一个困难,让大家能开开心心、平平安安地回家和家人团圆!”李景新说道。
“兄弟,这两天没少麻烦你,赶明儿疫情过去了,上我们于庄来玩啊!”
“小伙子,我这隔离时间久了,情绪有时候不太对,说话不好听,你们别往心里去啊,说真的,这几天,你们比我孩子照顾我都细心,真是谢谢你们啊!”
被驻点干部的暖心服务而感动,解除隔离的这一天,不少居家观察人员通过微信表达了对驻点干部的感谢,朴实的话语里,是对他们最大的褒奖与肯定。
在居家观察点里,他们用责任使命筑起防疫壁垒,用真心真情守护着每一位居家观察人员,而战“疫”尚未结束,新一批驻点干部也踏上了新的征程,发生在他们之间的温暖故事也将持续上演……
(责任编辑:王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