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城区文明办
时间:2019-03-183月12日,在水车胡同甲9号的什刹海街道西海社区居民委会活动室里,20多位社区居民正在认真听环保专家的讲座,“通过建设空气质量监测小微站,以数据为基础,结合卫星、气象等各类大数据分析手段,对环境质量进行全面分析,以达到精准监管。”环保专家彭应登说。
“我们这儿也有一个水质监测站。”居民王大爷迫不及待地告诉专家,“就在西海边上。”专家笑着说,“所以你们这里水清,天蓝。走,咱们一起去监测站看看。”
为了激发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到“打赢蓝天保卫战”的行动中,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2019年,区环保局将有计划地组织群众近距离了解环境监测设施,并听专家现场讲解大气污染防治的一些知识,而西海水质自动监测站则是西城区首家向社会开放的环境监测设施。
“通过专家现场讲座,我知道西海的水这么清是有原因的,精细化环境管理真得不错,效果显著。”王大爷为这种环境管理方式点赞。
精细化环境管理模式,在西城还体现在对大气污染管理的方方面面。陆昆是什刹海街道城管一队的队长,2018年以来,他的微信群里又多了与环境监管相关的内容。“有说街道环境管理的,还有街道施工单位的,哪里出了问题,群里会随时通知,我们就随时去解决。”陆昆说:“我们的环境巡查员每天都会不定时巡视整个辖区里的环境问题,虽然辛苦一些,但抬头看到蓝天白云,低头看到什刹海里的水变清了,我们就会有一种成就感,苦和累就不算什么了。”
据了解,2018年初,展览路街道、白纸坊街道被市里选取为环境精细化管理试点街道,2018年底白纸坊街道在市里开展的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落实情况专项督察中被评为优秀。2019年,西城区将建成329个空气监测设备,这些空气监测设备将分布在辖区15个街道的不同社区里。
(责任编辑:吴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