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19-04-02近年来,北京城市副中心在科普惠民、医疗惠民等方面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系列报道《以科技创新服务城市副中心》今天播出第二集:科技“普惠”利民惠民工程。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糖尿病研究中心,科研人员正在做实验。2018年通州区立项实施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机制研究”、“跨学科协作诊疗对女性保健及疾病诊治相对优势的研究”等9项医疗卫生科技项目,在疾病预防、诊断、精准医疗等领域开展科研攻关,形成一批创新性成果并转化应用,提升医疗健康产业整体水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赵冬告诉记者:“对通州区几百万的广大的群众来讲,如果说这些研究能够落地,会给这么大量的人提供带来医疗服务。
科技无处不在,在紧邻地铁6号线的中仓街道滨河社区,辖区内的学龄前儿童正在上科普体验课。在社区的科普体验厅内,模拟安检过程、动感的火车驾驶室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
某幼儿园老师赵会侠说:“孩子们对这种现代科技也有一些了解,能让孩子们更热爱科学,将来更能热爱自己的祖国,觉得自己的祖国越来越强大。”
中仓街道滨河社区轨道交通科普体验厅、永顺镇西潞苑社区水美通州科普体验厅以及科普书吧、科普培训教室,互动展教设施等,成了基层市民身边的科普场所。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建成市级科普体验厅11处,面积达1135平米,布置科普互动设施127件,配送科普图书3700余册,遍布全区10个乡镇街道。
区科委李牧说道:“把体验厅建在社区基层,更多的是发挥体验厅在基层的一个示范带动作用,能够让体验厅真正的融入百姓生活,给百姓带来科技成果的一个科普的应用。”
此外,2018年副中心举办了 “科技活动周”、“北京城市副中心科普创新发展论坛”等大型科普活动,积极推进市级科普基地评定推荐工作。2019年北京城市副中心新增市级科普基地6家,截止目前,全区市级科普基地达到22家。越来越多的副中心市民享受到了科技成果带来的服务,也让科技创新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责任编辑: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