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城区文明办
时间:2019-09-06家门口乱停车没了,私装地锁也没有了,自家的车也有地儿停了……自9月1日起,西城区广内街道大街东社区223号楼正式实施居民自治停车管理。目前,223号楼门前的停车位已经施划完毕,监控设备以及停车管理设备也已到位,这是该地区2019年来继宣武门西前街和长椿东街之后,第三处实施居民自治停车管理的地点。
“以前我家孩子开车回来,停车全凭运气,运气好能有车位,运气不好,开着车围着楼且转悠一会儿呢。”大街东社区居民王玉琴回忆说,以前停车无序,社区“停车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居民。现在停车位有人监管,无论回来多晚保准有地停,邻里关系也比以前和谐多了,而且还吸引了不少居民主动报名参加停车管理志愿者队伍。
据了解,从2019年4月起,大街东社区就开始启动223号楼居民自治停车管理项目,社区充分整合辖区内的公共资源,通过“挖潜”,一方面挖掘居民自治潜能,动员社区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居民在自治停车管理中的作用,实现多主体参与社区治理格局。
另一方面挖掘并整合社区资源,最大限度地增加停车位,满足社区全体居民公平、合理、有序使用有限停车位的迫切需求。
为了有效推进居民自治停车管理项目的实施,大街东社区联合广内街巷物业,开展了多次民意调研,在此过程中,社区还多次召开居民代表会议,充分征求居民的意见建议,针对居民提出的意见对方案进行了反复调整。
“核心城区没有那么多空间,都想要免费停车位不现实,大家都交一点费用,最终方便的是自己。”居民刘先生表示,居民自治管理停车在广内也有先例,在我看来运行得也都非常好,大家都能认可类似的方式。不由特定的车主长期占用车位的治理方式,也更为公平。
事儿聊明白了,居民间也达成了默契。随后,社区还携手街巷物业,开展了“以物换物”、居民自管等专项活动,清理社区空间。
在施划停车位的同时,社区携手街巷物业通过“合并同类项”,把非机动车(自行车、电动车)、三轮车、机动车分别施划停车位,垃圾桶则集中放置在小区最中间位置,并在两个大门外设置分类垃圾桶,方便居民投放。通过合并同类项,有效提升了社区空间利用率。
目前,大街东社区223号楼在两个进出口安装了2套智能停车管理设备,设立停车管理岗亭2组;施划机动车停车位50个,其中院内28个,院外22个;非机动车停车位11处,安装高清摄像头15组,全面监控停车管理区域;同时为保证车辆安全,车辆行驶路线规划为东进西出。
此外,还引进了4组傲途摩方智能充电柜,满足了居民对电动车安全充电的需求。
实施居民自治停车管理后,除了居民的车辆有地儿停,有人管外,之前在居民座谈会上曾多次被诟病的高空抛物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为了消除居民的担心,杜绝高空抛物这一不文明行为的发生,保证车辆行人安全,在此次停车管理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所安装的15组摄像头里,有6组摄像头是专门监测高空坠物、抛物的,一旦发生此类事件可“追根溯源”。
“我们在进行停车管理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把居民的车管好,也要把社区的环境搞好。”广内街巷物业工作人员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街巷物业将24小时对居民的车辆进行看护,同时也将对社区内的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责任编辑:甄珍)